历史人物 杨荣为什么受到朱棣的重用
Posted 大臣
篇首语: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杨荣为什么受到朱棣的重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杨荣为什么受到朱棣的重用
杨荣为明朝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有“三杨”之东杨的称呼,“三杨”另二位是杨士奇和杨溥。生于公元1371年,去世于公元1440年,最初叫杨道应,后祖父改名子荣,又经永乐帝赐名杨荣,字勉仁,建安人士。其为人老成持重,警敏通达,是帝王的重要辅政之臣。
三杨在明朝政治上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三人共同把持内阁多年。又因为三人都是台阁重臣,地位极高,所以三人的影响甚至渗透进文学层面。三人的诗风,直接影响到从永乐年间到万历年间的诗歌创作,形成所谓的“台阁体”。而杨荣个人在文学成就上也不低,据《明史·艺文志》载,其著作有《训子编》一卷、《北征记》一卷、《两京类稿》三十卷、《玉堂遗稿》十二卷。
杨荣是明朝首辅、太师,五朝大臣,历仕建文帝朱允、永乐帝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非常重要的大臣。特别是在明朝永乐年间,也就是朱棣当政期间,杨荣受到朱棣的宠信和重用。
杨荣之所以受到朱棣的宠信,此后再朱棣一朝屡屡高升,最终成为内阁首辅,在明朝政治上占据重要地位,不是无中生有,肯定是有原因的。
最开始的原因是,杨荣给朱棣留下的感官非常的好。杨荣不是朱棣燕地旧臣,而是建文帝的旧臣。朱棣获得三年“靖难之役”的胜利后,进入南京,杨荣并不像许多大臣那样跟随建文帝而去,或者是对朱棣极尽谄媚。他在朱棣进入都城之时,不卑不亢说:“殿下是先拜谒太祖陵呢,还是先即位?”这是提醒朱棣先去拜谒朱元璋陵寝,昭示正统呢!毕竟燕王出兵打的是清君侧的名义,如今建文帝失踪,虽然大家心知肚明是怎么回事儿,但是也要做个样子。
杨荣的及时建议,给朱棣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所以在登基不久之后,就将杨荣放在了文渊阁中,还赐名杨荣。
第二个原因,自然是杨荣是真的有才,而不是只有一点小聪明,光凭耍嘴皮子成事儿的。杨荣在文渊阁当值七人中,是年龄最小的那一个,但是却十分机敏。有一次朱元璋受到“宁夏被围”的奏报,正好是杨荣当值。于是朱棣就问杨荣,此事该如何是好。杨荣思考了一番,回答到,奏报发到京城,用了十多天的时间。按照时间算来,此时宁夏之围应该已经解了。果然没有多久,就传来宁夏之围已解的消息,此后朱棣越发重视起杨荣来。
历史评价,杨荣是一个性警敏通达,善于察言观色之人。在明成祖之时,他的这个性格特点更是十分突出,对于朱棣的所思所想,杨荣基本上都能知道一二。所以常常能提出符合朱棣心意的建议。
杨荣任右谕德之时,评议各部门事宜,都符合朱棣的意旨。朱元璋毕竟是能征善战,态度强横的帝王。所以在与大臣议事之时,如果大臣们不能及时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朱棣就会大怒。大臣们战战兢兢,大气都不敢喘一声。但是这个时候,只要杨荣在场,朱棣的脸色都会变好。而杨荣也往往能顺利解决事情,拿出最好的解决方案来。
有这么些优点,又善于察言观色,揣测上意,受到朱棣重视和宠信,也是应当的。
王世贞评价杨荣:“荣为相,以才敏见知,上当大系未决者,取片言信。又周习地理兵将、险强弱,然于礼乐儒雅,则无称焉。宾守大不及才,亦一时之捷臣也。”
杨士奇:“荣晓畅边务,臣等不及,不宜以小眚介意。”,“桓桓文敏,通才博识。遭际圣明,光奋于绩。承明廷阁,著作之庭。以翱以翔,舒叶振英。北裔西垂,从狩万里。职典署文,亦兼知武。外蕃胸臆,帅垣弱强。重瞳屡顾,数奏惟明。”
相关参考
朱棣把皇位传给了谁?是他儿子还是孙子?朱棣把皇位传给了他的长子,朱高炽。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以后返回北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和朱高燧趁机作乱,两人商量后决
1398年,朱元璋的嫡长孙朱允炆继承皇位,年号建文,朱允炆当了皇帝以后,一改他爷爷朱元璋的政治作风,实行了宽仁的治国政策,重用大量的文臣,平反了很多受到朱元璋牵连的冤假错案,客观的讲朱允炆和他的亲爹朱
明朝时期的宦官是所有朝代中活得最有底气的,这全都归功于明成祖朱棣。朱棣在位期间重用宦官,还设置了东厂衙门这一监察机构,助长了宦官为祸朝纲的风气。 不过,朱棣之所以要重用宦官不是没有原因的,他身边
明朝的諸多皇帝中,除了朱元璋之外,誰的歷史功績最高?這裡,我們就不得不說一下明成祖朱棣了。只不過,他的皇位是從他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那裡奪來的,算不上名正言順的皇帝,所以,朱棣一直受到世人的詬病和批判。
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的长子,自由沉默少言,但他心地善良,喜欢读圣贤书,深得爷爷朱元璋的宠爱。但在朱棣看来,朱高炽的性格与自己不太像,加上他不喜好运动,身体过于肥胖,就想把太子之位传给能战善战的次
明成祖朱棣的儿子?朱棣的儿子都是谁? 据说明成祖朱棣一共有4个儿子,他们分别是: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朱高。 明仁宗——朱高炽 朱高炽是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的长子,生于1378年,死于1
如何评价朱棣的历史功绩?明成祖朱棣是历史上争议颇大的一位帝王,他立有不世之功,创造了明初盛世,但他好大喜功,多疑好杀,手上沾满了鲜血。总体来说是功大于过。 朱棣十一岁就被父亲朱元璋封为燕王,并于二十
众所周知,明成祖朱棣是通过“靖难之役”当上皇帝的。所谓“靖难”,就是平定祸乱、扫除奸臣的意思,但这其实只是朱棣篡夺皇位的借口。而自古篡位者都难免会受到非议,也必然会想方设法进行粉饰,朱棣便是如此。建文
明永乐至崇祯的皇帝们都是朱棣的后代吗是的,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的长子,明宣宗宣德帝朱瞻基是仁宗的长子,明英宗朱祁镇是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明代宗朱祁钰,明宣宗朱瞻基次子,英宗的弟弟;明宪宗朱见深,明英
朱棣的下一位皇帝是﹖朱棣的下一任皇帝是仁宗朱高炽(1378-1425)年号“洪熙”,祝你好运朱棣为何传位给朱高炽?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而且朱高煦是一位十分能干的将领,和明成祖一样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