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手下有哪些宦官受到重用?他们有何功绩?

Posted

篇首语: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天天讲不吝千万言,时时做不惧千万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朱棣手下有哪些宦官受到重用?他们有何功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朱棣手下有哪些宦官受到重用?他们有何功绩?

  明朝时期的宦官是所有朝代中活得最有底气的,这全都归功于明成祖朱棣。朱棣在位期间重用宦官,还设置了东厂衙门这一监察机构,助长了宦官为祸朝纲的风气。

  不过,朱棣之所以要重用宦官不是没有原因的,他身边的宦官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都十分著名。

  先说说七下西洋的郑和吧,这可是个了不起的外交家,唯一可惜地方就在于他是个宦官。

  郑和是云南人,战乱时被俘虏,这才入宫受了宫刑,十岁左右的他被调至尚衣局培训了两年时间,后来便进入朱棣所在的燕王府做事。

  朱棣认为郑和才智过人,军事才能突出,对朝廷局势也有独到的见解,加之郑和少年时便服侍在他身边,所以十分器重郑和。

  后来,知人善任的朱棣封郑和为正使,让郑和率领二万八千多士兵出使西洋,为此朝廷专门建造了62艘长44丈广18丈的大船。郑和一共出使了36个国家,在这期间,他经历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危机。七下西洋给明朝带来的不仅仅是一段段外交关系,更是弘扬了华夏文明,62岁的郑和辛劳半生,最后死在了回国的路上。

  明朝伟大的航海家、外交家王景弘也是朱棣极为器重的宦官,他是郑和的助手,曾任南京守备,政绩斐然。

  宦官侯显是一位功绩仅次于郑和的人,他才思敏捷,十分勇敢,当时朝廷派他深入卫藏,他说服了哈立麻等一批宗教首领,让他们顺利地到达南京并接受新王朝的官职、封号。另外,他也曾跟随郑和下西洋,永乐十三年时,侯显还独率舟师,出使榜葛剌诸国。在《明史·侯显传》中,有侯显“劳绩与郑和亚”的高度评价。

  明朝著名的建筑师阮安也是朱棣十分信任的宦官。在古代的建筑师中,阮安极为出色,他只需要实地考察一番,便能给出符合各方面要求的建筑方案,根本不用查阅资料。

  经阮安主持的工程有皇宫三大殿(奉天、华盖、谨身)的重建工程、通济河的疏浚工程、固安河河堤加固工程以及北京城墙的包砖改造工程等等。

  在明朝两百多年历史中,有许多建设工程项目,但是往往主持这些项目的人都会中饱私囊,真正廉洁的人极少,阮安就是这极少数中最廉洁的。阮安最后一次主持的是张秋河的治理工程,他在前往张秋的途中病逝,人们收拾他的行李时才发现,阮安所有银子加起来竟不足十两!

  以上几位宦官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有着突出表现,而且能力过人,抛开他们的宦官身份不说,就单看他们的功绩,真是令许多朝廷官员都感到汗颜呢!

相关参考

朱棣:为什么要违背祖训重用宦官

序言:公元1384年,明太祖朱元璋曾在宫门中立了一块铁牌,一块刻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字样的铁牌,严防宦官干政。可是后来的明成祖朱棣不但重用宦官,甚至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宦官主导的「”东厂”特务

历史人物 清朝开国大将图尔格简介,图尔格在历史上有何功绩

人物生平累有战功图尔格年少时跟从努尔哈赤征伐,累积功绩授封世职参将。娶和硕公主为妻。由于他久经沙场,年轻有为,皇太极继位后,他更受到重用。皇太极在八旗的每个旗中设两个大臣,以备调遣,也叫"十六大臣",

刘表手下的五虎大将为何放着不重用? 三国谜团

喜欢三国演义的朋友一定对刘备的五虎上将记忆深刻,他们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上将”,他们战功赫赫,为蜀汉政权立下不朽的功绩。但身为荆北之龙的刘表,其实手下也有五员虎将,在一定时期内

刘表手下的五虎大将为何放着不重用? 三国谜团

喜欢三国演义的朋友一定对刘备的五虎上将记忆深刻,他们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上将”,他们战功赫赫,为蜀汉政权立下不朽的功绩。但身为荆北之龙的刘表,其实手下也有五员虎将,在一定时期内

楼缓为何在赵武灵王和秦昭王两位君主手下任职?楼缓有何功绩?

  楼缓是谁呢?分明是赵国人的楼缓为何要到秦国去呢?楼缓在赵国是赵武灵王手下最信任的大臣之一,如此好的前途为何要放弃呢?  楼缓在历史上活跃于公元前307年到公元前259年,之间相差五十多年的时间。不

明朝历史 宦官刘瑾对明朝有何贡献

刘瑾是明朝大宦官,专权擅政,鱼肉百姓,最后被凌迟至死。刘瑾虽然是一个危害极大的奸宦,但是刘瑾却并不是一个无能之辈。虽然过错比功绩大,但是还是有功绩存在的。刘瑾的主要功绩,便是针对时弊,提出了一些建设性

历史人物 杨荣为什么受到朱棣的重用

  杨荣为明朝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有“三杨”之东杨的称呼,“三杨”另二位是杨士奇和杨溥。生于公元1371年,去世于公元1440年,最初叫杨道应,后祖父改名子荣,又经永乐帝赐名杨荣,字勉仁,建安人士。

杨荣为什么受到朱棣的重用?如何评价杨荣这个人?

  杨荣为明朝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有“三杨”之东杨的称呼,“三杨”另二位是杨士奇和杨溥。生于公元1371年,去世于公元1440年,最初叫杨道应,后祖父

靖难之役”后,朱棣五次亲征蒙古有何实质意义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在「”靖难之役”后夺取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但是在后世对朱棣评价时却并没有过多的苛责他的「”篡位之举”,而是称赞其为「”永乐大帝”,主流意见认为他留给后世四大功绩——

历史人物 明朝四大开国功臣,揭秘他们有何功绩最终结局如何

大家好,我是小编,说起李善长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诸多明朝开国功臣中,最突出的无外乎四个人——文有李善长、刘伯温,武有徐达、常遇春。朱元璋对他们也都有极高的评价。以下一一解读。一、李善长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