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真的是老了才不受重用的吗?为何他身在魏楚两国却思念着赵国?
Posted
篇首语:努力一点,现在想要的以后你都会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廉颇真的是老了才不受重用的吗?为何他身在魏楚两国却思念着赵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廉颇真的是老了才不受重用的吗?为何他身在魏楚两国却思念着赵国?
看过廉颇的经历以后,发现他其实是一个可怜之人。只不过因为招惹了一个小人,就年年都犯太岁、走霉运,到死也不能满足心愿,回到赵国。赵悼襄王死后,他的儿子赵幽缪王赵迁以太子的身份继位赵王。自从长平之战结束以后,秦国屡屡派兵攻打赵国,若说当年的赵国或许还能和秦国拼上一拼,可如今的赵国已经不复当初,再没有能力和秦国争斗,所以只能挨打。年轻的赵幽缪王担负起赵国这个大任,十分担心赵国的存亡,想要用人,可赵国又无人可用。曾经赵国有那么多名将,赵奢、赵括、李牧、廉颇、庞暖、乐乘、乐间,可是除了那个在魏国流亡的廉颇以外,这些人早已经去世了。没办法,就想到了曾经的赵国名将廉颇。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廉颇也已经快有六七十岁了吧,他还能不能带兵打仗呢?
秦昭王见赵国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刻,就发兵大举进攻赵国。邺城、阏与、安阳等十几座赵国的重城都被秦国占领,赵国的局势已经十分危急。情况已经差到了这个地步,大臣们可等不起赵幽缪王犹犹豫豫的,有个大臣就提出了将魏国的廉颇将军召回的办法。可是,赵国的国相郭开却极力反对这件事,因为他和廉颇有仇。
还是赵孝成王时期,廉颇曾经在一个宴会上,当着众人的面训斥了郭开,郭开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一直在等待机会报仇。郭开为什么要等待机会,而不是当即就想个办法报仇呢?原因就是那时候的廉颇在赵国的地位很高,在赵国人和赵孝成王心中的分量也很重,郭开没有实力扳倒廉颇。可是,郭开是什么人,他可是一个小人。小人一般都是活得最久的,郭开心胸狭隘,但是惯会对上级拍马屁。在赵悼襄王还是太子的时候,郭开就是他的伴读,两个人整天待在一起,便成为了很要好的朋友。甚至还有人说他们俩的关系不一般呢,很有可能赵悼襄王赵迁和郭开就是同性恋人的关系。赵孝成王死后,廉颇失去了庇护,在朝中的地位也不如曾经了。相反的是,郭开因为受宠,在赵国很吃得开,已经成为了赵国的国相。郭开对赵悼襄王进谗言,污蔑廉颇谋反。赵悼襄王向来信任郭开,对此不疑,罢免了廉颇的职位,收走了廉颇的军权。廉颇对于赵悼襄王受小人蒙骗很是生气,就带着几个兵攻打接替他的乐乘。后来他也知道自己这一冲动,犯了错误,赵国待不下去了,只好投奔了魏国。
魏王不敢重用廉颇,但是也不轻慢对待廉颇,就以客卿之礼养着廉颇。想廉颇当年是何等的威武和风光,如今身怀将才之能,却不能上战场带兵打仗,这得有多憋屈啊!
赵国受到了秦国的威胁,危在旦夕,大臣提出来让廉颇回赵国也是情理之中。可是郭开就是不同意这件事。他还说什么廉颇已经老了,怎么有能力带兵呢?不服气的大臣就反驳郭开,说:“你撒谎,前几天我家有个亲戚从魏国大梁回来,还说廉颇将军老当益壮呢,如今怎么被你说成那副虚弱的样子?我请求大王派人去调查这件事情。”
其实,赵幽缪王和朝中的许多大臣们对此都很好奇,因为廉颇将军的年纪的确已经是老年了,他还能不能上战场呢?带着这个疑问,赵幽缪王立马就召来了一个叫做唐玖的宦官,让他带着礼物去魏国见一见廉颇将军。廉颇离开赵国多年,一直记挂着赵国,对赵国遭受秦国的威胁也很担心,他也想要重新回到赵国,回到战场上,因此对赵使唐玖很殷勤。为了表现出自己身体很好,他还当着使者的面一连吃了三碗饭。廉颇不知道,赵国还是那个赵国,可很多人和事物都已经发生了改变,他曾经的朋友和伙伴都相继去世,他所思念的赵国不是现在的赵国。尽管廉颇很想回赵国去,可使者回到赵国却对大王说廉颇已经老了,不能带兵,因此廉颇再没有机会回到赵国,带赵国的兵。
相关参考
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如此说道“颇、牧不用,王迁囚虏。”意思就是,赵王迁放着廉颇和李牧而不重用,因此他才会被秦国俘虏,赵国才会灭亡的。那么,如果赵王迁重用廉颇和李牧的话,是
廉颇,嬴姓,廉氏,名颇,生卒年不详,曾担任赵国、魏国以及楚国的职务。在历史上,廉颇是一个“名人”,我们语文课本上至今还有那一篇廉颇给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故事。在战国时期的赵国,廉颇从赵惠文王时期就开始
廉颇是赵国一名英勇善战的名将,他的英雄声名在诸侯间传扬。长平之战,赵惠文王中了秦人的反间计,以纸上谈兵的赵括换下廉颇作将军,结果一败涂地,牺牲了四十五万人,令赵国损失惨重。赵悼襄王立位以后,以乐乘代替
廉颇,嬴姓,廉氏,名颇,生卒年不详,曾担任赵国、魏国以及楚国的职务。在历史上,廉颇是一个“名人”,我们语文课本上至今还有那一篇廉颇给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故事。在战国时期的赵国,
赵云之子赵统资料简介赵云的儿子为何不受重用 赵云的儿子 赵云是三国蜀汉时期的大将军,他共有儿子,名字分别为统和广。虽然赵云一生战功赫赫驰骋沙场,但是他的儿子们似乎并没有得到重用,他们的名声也没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赵云,在民间也有“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的说法,足以证明赵云在三国时期的能力和名气。不过赵云跟随刘备多年,忠心耿耿、屡立奇功,三闯敌营救刘备之子阿斗,在进军益州和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赵云,在民间也有“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的说法,足以证明赵云在三国时期的能力和名气。不过赵云跟随刘备多年,忠心耿耿、屡立奇功,三闯敌营救刘备之子阿斗,在进军益州和
三国之后的西晋时期,盛行门阀制度。门阀士族在政治、经济上享有极大的特权,操纵“九品中正”的选官制度,在政坛造成了“公门有公,卿门有卿”以及“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赵云不得重用,很大的一个因素
石原莞尔:应该说石原莞尔是个天才。 在重视武器这点上石原莞尔和日本陆军不同,这也是石原莞尔最后被东条英机排斥的原因之一。 在1941年出版的《战争史大观》中石原不仅强调了飞机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
公元前546年(周灵王二十六年),在宋国大夫向戍倡导下,晋、楚、齐、秦、鲁、卫、陈、蔡、郑、许、宋、邾、滕等14国在宋国的西门外举行春秋第二次弭兵会盟,会盟后中原诸侯列国之间出现了相对和平的局面。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