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横的英法联军进驻北京之后,与清军维持着怎么样的微妙关系

Posted 联军

篇首语:能够说服别人最好的方式,其实就是你始终坚持在做的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骄横的英法联军进驻北京之后,与清军维持着怎么样的微妙关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骄横的英法联军进驻北京之后,与清军维持着怎么样的微妙关系

英法联军疯狂抢劫圆明园之后,纵火焚烧,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以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和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和工匠葬身火海,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那么骄横的英法联军进驻北京之后,与清军又维持着怎么样的微妙关系?咸丰皇帝又为何再次把恭亲王奕䜣推到谈判桌前,而俄国人又是如何故伎重演,乘火打劫? 圆明园里放着他们历代的清朝帝王的画像,当时远在承德避暑山庄的咸丰心痛不已,心中还留存着一丝侥幸,想让人去看看那些画像还在不在。于是他就秘密下旨,说你们过去看看那些东西还在不在。两个大臣就带了几个从人趁着夜黑偷偷摸摸的打个灯笼进去看了,找了很久最后找到了。但是皇帝的那些遗像都已经被踩在地上撕破了,而且历代皇上的脸上都被踩了无数个脚印,全都是大兵的靴子印。 圆明园被毁了,谈判还得谈。这个时候的恭亲王奕䜣非常意外的没有被杀,不仅没有被杀,还留在了北京的军队,包括这个步兵统领的手下的这些军队也没动,因为他们没有抵抗。北京这个时候维持的秩序是英法联军和恭亲王治下的留守政府联合进行,所有的告示都是一起出,最后还以中国皇帝的名义以及法国国王的名义落款。全是这样的告示。所以当时那些留在北京的读书人很是生气,他们纷纷觉得气愤,怎么能这样呢?怎么我们的皇帝和他们的皇帝是并列的呢?这成何体统啊?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实际上说实在的,并列也已经算是英法便宜你了。 当时咸丰一看,这个恭亲王奕䜣居然没有被杀,既然没死那就让他办事吧,然后就让恭亲王去跟英法谈,让他告诉英法那边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于是奕䜣就再跟他们谈判,这次谈判又像《南京条约》一样了。中国方面什么条件都不提,英法说什么就是什么。恭亲王奕䜣唯一担心的一件事就是,他们会不会不走了一直待在北京,把北京给占了。如果按照以前的惯例,人家打到你的首都了,可能就是该换新朝了。所以这个时候,俄国人又来了,他们又跟中方承诺帮忙说和,说这次肯定能让他们走。 俄国人知道英法联军并不想占领北京,也并不想建立新朝,他早晚会走的,所以他大包大揽,拍胸脯打保票,说他帮我们调解肯定没问题。像上次一样,他同样向我们索要代价。于是恭亲王奕䜣先跟俄国人签了中俄《北京条约》,把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这块土地彻底给了人家,作为俄国人调解的答礼。 俄国人又一次占了便宜,后来英国人法国人说,这个大仗打的,他们没出一兵一卒,我们费了这么大力气打到北京,结果最大的便宜让他给占了。但是没办法,当时就是这样。谈判谈完了以后,重新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跟原来的《天津条约》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除了赔款多了之外,还加上了一个圆明园被抢了。 外国公使驻京,互派使节这个事情就彻底的敲定了,没有什么价钱可还了。于是签约仪式就举行了,中国人把签约仪式的地点定在礼部大堂,这是有小心眼的。因为当年我们跟藩属国就是跟我们的朝贡国打交道就是在礼部大堂。所以这次在礼部大堂签约,也有点暗示的意味在里面,好像是在羞辱他们,但是洋人根本就不理会这一套,他们只觉得把条约签了就行了。

相关参考

圆明园付诸一炬,只是因为英法联军要给咸丰帝一个“教训”

1860年9月18日中午,英法联军近4000人与清军僧格林沁部约万人大战于通州以南约8公里的张家湾,结果清军大败。9月21日,英、法联军约6000人与清军僧格林沁部、瑞麟部、胜保部约3万人大战通州城南

历史军事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清军是怎么打赢英法联军的?

1859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第二次进攻大沽口,不过这次罕见的清军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也是清军伤亡比较少的一次。当时清政府已经算是穷途末路,对于欧洲来的列强简直束手无策,但是清军在第二次大沽口之

历史军事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清军是怎么打赢英法联军的?

1859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第二次进攻大沽口,不过这次罕见的清军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也是清军伤亡比较少的一次。当时清政府已经算是穷途末路,对于欧洲来的列强简直束手无策,但是清军在第二次大沽口之

中国历史 法国逼签《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以后,1860年(清咸丰十年)8月,英法联军于北塘登陆,而清军却连战连败,以致塘沽、大沽、天津、通州相继被英、法侵略军占领。到9月底,联军已进抵北京东郊。此时,清政府已经乱作一团,咸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图清军在北京八里桥同英法联军激战(绘画)英法联军焚烧后的圆明园欧式宫殿残迹——谐奇趣正厅第二层平台之一部  第二次鸦片战争(汉语拼音:Di-erCiYapianZhanzheng;英语:

中国历史 英军焚毁圆明园及翰林花园

1860年(清咸丰十年),英法联军为报复上一年在大沽口的惨败,大举侵略中国。清军屡战屡败,联军迅速推进到通州一带。9月21日,清军精锐悉出,于八里桥与英法联军进行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最后一场大战,但再

历史军事 揭秘残酷的八里桥之战清军竟惨败成这样?

八里桥之战是一场非常残酷的战争,对于中国来说八里桥之战伤亡非常严重。当时清军三万多多人其中伤亡超过一半,而当时英法联军一万多人伤亡却非常少,只有十几个人阵亡。当时法国联军将领回国之后就因为八里桥之战的

历史军事 清军为何打不过装备相当的八国联军

  清军与八国联军,11.3万人对2万人的较量,北京地区的战争仅仅打了56天就全线溃败.  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军队与外国列强军队的作战,几乎逢战必败.每一次战败都使得国家利益进一步丧失,民

而不是紫禁城? 为什么英法联军烧的是圆明园

1860年,英法联军打进了北京,烧毁了圆明园。这件事中国人都知道,它被当成国耻写进了历史书里。然而,有一个问题我们似乎没有想过:为什么英法联军打进北京后,烧的是圆明园,而不是紫禁城?按理来说,紫禁城是

而不是紫禁城? 为什么英法联军烧的是圆明园

1860年,英法联军打进了北京,烧毁了圆明园。这件事中国人都知道,它被当成国耻写进了历史书里。然而,有一个问题我们似乎没有想过:为什么英法联军打进北京后,烧的是圆明园,而不是紫禁城?按理来说,紫禁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