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276年唯一一位配享太庙的汉人,为何落得无官无爵的凄凉晚景
Posted 太庙
篇首语:如果不能改变结果,那就完善过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276年唯一一位配享太庙的汉人,为何落得无官无爵的凄凉晚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276年唯一一位配享太庙的汉人,为何落得无官无爵的凄凉晚景
清朝是我国东北的少数民族满族人建立的,由于皇室是爱新觉罗姓氏,因此我们多称它为「 ”满清”。满清是中国古代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政权,更是治国能力较强的少数民族政权,276年国祚虽有波澜起伏,却始终没动摇其统治。清朝下级地方官吏有许多都是汉人,中央朝廷占据要位的汉臣却几乎没有,受到一定的压制。1840年之后的晚清,汉臣才再次出现影响历时进程的大人物,一手覆灭清王朝的也正是汉臣,防了几百年还是没防住。清朝276年的历史,仅有一位配享太庙的汉人,却落得无官无爵的凄凉晚景。 太庙,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但这东西到底是什么,恐怕很少有人说得清。太庙,简单来说就是供奉皇帝先祖、皇后和功臣神位的地方,根据「 ”敬天法祖”这一传统习俗而来的,民间的祠堂类似皇家太庙。简化版的「 ”太庙”早在夏朝就已经出现,太庙这一称呼是秦汉时叫起的。 能配享太庙的臣子,地位无比崇高,跪拜了一辈子的皇帝,死后终于能被皇帝下跪祭拜了。配享太庙是种荣誉,并没有什么实际且直接的好处。配享太庙是无数臣子梦寐以求的,能做到这一地步的也都是得到当朝皇帝和大臣们所认可的。清朝太庙分东西两殿,东边供奉宗室、外藩有威望的王爷,西边供奉的是功勋卓越的臣子。 张廷玉,熟悉清朝历史的人一定熟悉的历史人物。张廷玉的父亲张英进士出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廷玉也不差,是康熙三十九年的进士,本来可以更早考中的,因康熙三十六年父亲张英为总裁官而不参加考试,再等了三年。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中进士对张廷玉来说太简单了。 张廷玉在32岁就入值内廷南书房,进入大清的权力中枢,成为康熙近臣。张廷玉主要从事文职工作,跟随康熙四处巡行,资历越来越老。张廷玉行走内廷,却不耽误他从翰林院检讨,做到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翰林院士、经筵讲官(讲书给皇帝听)、武英殿试读卷官、刑部左侍郎、吏部左侍郎等。一身兼任数职,内廷外廷、中央地方的事情张廷玉都办的妥妥当当,俨然一副政治新星的姿态。 公元1722年十一月,康熙驾崩,雍正即位,虎父无犬子,父亲那么优秀,儿子哪能差。刚即位的雍正胸怀大志,立志革除康熙朝的一些弊政,再次实现大清盛世,谁最合适帮助自己呢?久经官场、成熟老练的张廷玉毫无疑问是最好人选,可以帮助帮助自己处理军政要务。 张廷玉兼学士衔,处理两帝交替之际的众多事务,频繁出入宫廷,荣宠至极,不到一年就升任六部尚书之一的礼部尚书,正式跻入清廷最高统治阶层,得雍正多次言语夸赞。若说张廷玉能得雍正帝如此重用,是全凭自己本事,就太过了,还是靠了点裙带关系的(雍正恩师是张廷玉父亲),有这层关系在,两人就更加亲密了。 清朝中央官职老是叠加在一人身上,不是就和珅一人如此(数十高级官职),张廷玉是同样的。张廷玉再入南书房,还为众多阿哥们的老师。雍正朝,张廷玉可谓位极人臣,领太子少保(荣誉称号)、署理都察院事、户部尚书、四朝国史总裁官、保和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军机大臣等等要职。 1735年10月,雍正帝的生命走到尽头,临终诏命张廷玉为新任皇帝乾隆的顾命大臣,同时死后可配享太庙。这些是遗诏里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写的。这时的张廷玉已是64岁高龄,依旧坚守在自己的中枢岗位。一朝天子一朝臣,张廷玉是雍正喜欢的重臣,未必是乾隆喜欢的臣子。 张廷玉是老臣,熟悉各方事务,对新皇帝乾隆难免指手画脚,不受喜爱。乾隆虽然在前面执政的十余年时间里仍受重用,却是假借他手来制衡其他满族顾命大臣。张廷玉年老体衰,多次请求乞骸骨归乡安度晚年,均被乾隆拦下,盖因乾隆帝还需他做挡箭牌。 乾隆十四年,张廷玉再次请辞,并且老糊涂的要求乾隆出示「 ”先帝遗命臣配享太庙”凭证,免得耍赖。乾隆帝表面开开心心答应了,内心其实愤怒不已。第二天因为一些琐事,乾隆帝下令削去他的伯爵,但辞官一事还是没结果。第二年,张廷玉再次请求归乡,彻底激怒了乾隆帝,乾隆帝要罢他配享。担心公信力不够,还请出大学士九卿议,罢配享,免治罪。这事终于折腾完了,张廷玉能归乡了。 后来受他人牵连,三朝帝王颁赐诸物都被乾隆要回去了。乾隆二十年三月二十日,张廷玉病逝家中,终年八十四,谥号「 ”文和”。乾隆帝最终仍遵先帝遗诏,命配享太庙,不过没给他官复原职和原爵。 后话:乾隆为何给张廷玉配享太庙呢?众说纷纭,比较可信的是:乾隆想缓和满汉矛盾。相关参考
导读:清朝,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开创者为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满清入关后,为了更好的统治,虽然也任用了不少汉臣,但对他们却依旧有所防备,不能做到充分的信任。然而,却有这么一位大臣,深得雍正帝的
导读:清朝,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开创者为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满清入关后,为了更好的统治,虽然也任用了不少汉臣,但对他们却依旧有所防备,不能做到充分的信任。然而,却有这么一位大臣,深得雍正帝的
最早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后来皇后和功臣功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清朝太庙前殿为祭祀主殿,中殿供奉努尔哈赤以下历代帝后神龛,中殿后界供奉努尔哈赤以上四世先祖。前殿东庑以功勋王公配
张廷玉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重臣,在康熙朝出入仕途,步步高升,在雍正一朝之时,盛宠隆恩,乾隆之时,却引得皇帝记恨,君臣矛盾严重。 张廷玉的父亲张英,是康熙朝重臣,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等同
同是汉臣张廷玉配享太庙,曾国藩为什么不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古代臣子如果能够到配享太庙的地步,可以说是非常厉害了,而清朝时期,大部分大臣都是满清人,原本汉人臣子就不多,然而在这些汉人臣子当
众所周知,在清朝初期,为了让自己的满族能和前明汉族合作的融洽,便广招汉族贤士为己用,特别到世祖顺治爷、太宗皇太极时期更加的明显。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比如范文程、洪承畴、吴三桂、尚可喜、
请问清朝配享太庙的有哪些人啊?爱新觉罗·代善、爱新觉罗·胤祥、张廷玉、富察·傅恒、图海等。1、爱新觉罗·代善爱新觉罗·代善(1583年8月19日-1648年11月25日),满洲正红旗人。清朝宗室大臣,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缘起于内外东北,入关之后终结了明末大混战,康熙皇帝继位后,帝国日趋稳定。>本篇文章,咱们来聊一聊清朝时的一位名臣。之所以聊他,是因为其自身镌刻着一个极为特殊的标签——
张廷玉一生政路坎坷起伏,辅佐不同的皇帝遭受着不同的境遇,早年雍正时期,备受赏识得到重用,可晚期由于得罪乾隆而屡屡碰壁受到冷遇,他没能安享晚年,却在死后得到至高的殊荣。然而作为政治待遇落差如此之大的一位
张廷玉一生政路坎坷起伏,辅佐不同的皇帝遭受着不同的境遇,早年雍正时期,备受赏识得到重用,可晚期由于得罪乾隆而屡屡碰壁受到冷遇,他没能安享晚年,却在死后得到至高的殊荣。然而作为政治待遇落差如此之大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