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劝谏废除禁酒令,孔融与简雍所得到的结果为何截然相反

Posted 孔融

篇首语:惜时专心苦读是做学问的一个好方法。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同是劝谏废除禁酒令,孔融与简雍所得到的结果为何截然相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同是劝谏废除禁酒令,孔融与简雍所得到的结果为何截然相反

三国时期,战乱不断,如果再遇到天灾,老百姓就会颗粒无收,出现严重的饥荒。为了应付饥荒,统治者们往往会下令禁酒,因为他们认为,酿酒太浪费粮食了。 曹操与刘备都曾下过禁酒令。面对禁酒令,支持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而在反对者当中,孔融和简雍又最为典型,他们曾分别对曹操和刘备提出劝谏。有意思的是,孔融和简雍劝谏的结果截然相反。为何会如此呢? 孔融,字文举,山东曲阜人,是大圣人孔子的二十世孙,家学渊博,且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俊秀,历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将作大匠,少府,太中大夫。 不过,孔融自持有才气,为人心高气傲,喜欢抨议时政,且言辞激烈。故而东晋葛洪说:「 ”孔融文学邈俗,而并不达治务。”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也说,孔融「 ”岁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高谈清教,盈溢官曹,辞气清雅,可玩可诵,论事考实,难要悉行。” 建安年间,有一回天灾,百姓出现饥荒,曹操下令禁酒,孔融对此十分颇有意见,写文章嘲讽说:「 ”天有酒旗之星,地列酒泉之郡,人有旨酒之德,故尧不饮千钟,无以成其圣。且桀纣以色亡国,今令不禁婚姻也。” 孔融劝谏曹操废除禁酒令,出发点或许是好的,但他的言辞,听起来却十分刺耳,令人很不舒服,难以接受。 曹操因此对孔融心生不满,最终导致他下定决心让人罗列罪名,将孔融杀了。 无独有偶,刘备在入主益州后,也遇到天灾,百姓出现饥荒,于是他也下令禁止百姓酿私酒,并规定,凡是在家中搜出酿酒器具的,都按律问罪。 对此规定,简雍与孔融一样,也有意见。 简雍,本姓耿,字宪和,涿郡人,年少时便与刘备相识,为人幽默,不拘小节,除了在诸葛亮面前,简雍稍微收敛点,而在其他蜀汉众人面前,简雍都是一副大大咧咧的样子,独占一榻,卧姿对话,从不屈就于人,甚至在刘备面前,简雍也时常盘腿而坐,不理刘备的威仪。简雍最大的历史贡献,是劝说益州牧刘璋投降刘备。 话说回来,简雍对刘备的禁酒令有意见,便想找机会劝谏。一天,简雍与刘备一同出游,见路上有一对男女。简雍灵机一动,觉得劝谏刘备的机会来了,就对刘备说:「 ”他们正想苟合,为什么不命人把他们抓起来?” 刘备闻言,十分诧异,问道:「 ”你怎么知道他们正想做那事呢?”简雍说:「 ”因为他们身上都带着苟合的器官。” 刘备听了,略一思索,不禁大笑,知道简雍这是借机劝谏自己,于是下令废除「 ”凡是在家中搜出酿酒器具的都按律问罪”的规定。 同样是劝谏废除禁酒令,孔融与简雍之所以会得到截然相反的结果,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刘备比曹操更加乐于纳谏。曹操其实是一位十分乐于且善于纳谏的人,比如他「 ”奉迎天子”、坚持在官渡与袁绍决战,都是听从了荀彧的建议;实行屯田是采纳了枣祗的建议;不拘一格用人才则是听从了和洽的建议等等。 孔融与简雍之所以会得到截然相反的结果,主要原因是,他们劝谏的方式和说话的方式不同。 孔融劝谏曹操,采用的是直来直去的方式,话也说得十分犀利,甚至带有嘲讽的意思。这样的劝谏,不要说是曹操,换作其他人,恐怕也难以接受。 而简雍劝谏刘备,则是采取比较委婉的方式,说话的方式也是以半开玩笑的方式进行,在轻松随意的环境中,把劝谏的意思表达了出来。如此方式,比孔融的劝谏,就更加容易让人接受了。 有人认为,世间最难办到的两件事是:一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一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劝谏,本质上将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很难。加之历史的帝王们为了维护他们所谓的权威和尊严,往往强调「 ”君无戏言”,帝王们说出口的话,或决定了的事情,即便是错误的,人们也很难加以劝谏。 所以,劝谏,不仅需要忠诚,也需要智慧。说话,不仅要让人听懂,也要让人能够接受。

相关参考

三国时期蜀汉秉忠将军孙乾简介

孙乾,北海(治今山东昌乐西)人,东汉末年刘备部下之臣。刘备入主益州后,孙乾被拜为秉忠将军,其待遇仅次于糜竺,与简雍一样。不久便病死。历史传记刘备入主徐州时,名士郑玄推举孙乾给刘备,刘备便辟他为从事。刘

历史人物 截然不同,刘黑闼逃往突厥为何没被杀

就在李世民与刘黑闼进行决战时,大唐为了不被两面夹击,再次派使者带了大批金银珠宝前往突厥,表达愿改善双方关系。得到好处的突厥颉利可汗立即答应进行和亲,双方随即进行交换人质。>不过,大唐的统治者很快就大跌

历史人物 截然不同,刘黑闼逃往突厥为何没被杀

就在李世民与刘黑闼进行决战时,大唐为了不被两面夹击,再次派使者带了大批金银珠宝前往突厥,表达愿改善双方关系。得到好处的突厥颉利可汗立即答应进行和亲,双方随即进行交换人质。>不过,大唐的统治者很快就大跌

明朝历史 过程差不多,结果为何大不同

宋朝和明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两个封建王朝,二者同是汉族政权,年代也接近,相似点比较多,甚至连生死巨变也非常相似:北宋在经济发达,国势比较强的时候突遭了“靖康之变”的厄运,明朝在国家蓬勃发展的时候同样突

历史人物 同是装傻,皇帝和大臣做出来,结果却不尽人意

曹操为立太子的事拿不定主意。大儿子曹昂,二儿子曹铄,一个战死,一个早夭,三子曹丕勤奋听话,各方面还不错,按长幼顺序当然应立曹丕为太子,但是,他的另一个儿子曹植才华横溢,深得他的宠爱,立哪个为太子,曹操

历史人物 孔融得罪过何进,违背过董卓袁绍,最后怼曹操结果全家被曹所杀

此人得罪过何进,违背过董卓袁绍,最后怼曹操结果全家被曹所杀,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本站小编一起看下去。>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八月,丞相军谋祭酒路粹上书,称太中大夫孔融“大逆不道,宜极重诛。”路粹举报孔融的罪状

日本两次侵略朝鲜,套路相同,明清为何会有不同结果

对比明朝的万历朝鲜战争和清朝的甲午战争我们会惊奇的发现,这两次日本对朝鲜和中国的入侵都是如出一辙,有相当多的共同点,但为何最终明清的结果却截然不同呢?是清朝武器装备落后吗?并不是!清朝当时有着号称亚洲

明朝历史 古人酒桌上为何爱好行酒令

现代人酒桌之上爱好划拳拼酒,其实古人在酒桌上也偏爱拼酒,不过比起拼酒,他们更加喜爱行酒令,古代的行酒令可不比如今的划拳喝酒,身处古代,若是肚子里没些墨水,少些才气,怕是上了酒桌就该倒下了,既然这样古人

美国 美国·1928年11月6日胡佛当选总统

1928年11月6日胡佛当选总统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赫伯特·胡佛在1928年11月6日举行的全国大选中,以绝对优势击败民主党候选人。原纽约州州长史密斯。史密斯主张废除禁酒令,又是一名天主教徒,这些直接影响

曹操为何不杀祢衡

祢衡是个社会愤青,在东汉末年也小有名气,整天这个看不上眼,那个也没有水准。只是敬佩两个人,一个是孔融,一个是杨修。这两个人在当时很有名气,孔融是因为年轻的时候得到过大名士朝廷重臣李膺的首肯,再加上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