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两次侵略朝鲜,套路相同,明清为何会有不同结果

Posted 日军

篇首语:如果你等到每件事都确定是对的才去做,那你也许永远都成不了什么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日本两次侵略朝鲜,套路相同,明清为何会有不同结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日本两次侵略朝鲜,套路相同,明清为何会有不同结果

对比明朝的万历朝鲜战争和清朝的甲午战争我们会惊奇的发现,这两次日本对朝鲜和中国的入侵都是如出一辙,有相当多的共同点,但为何最终明清的结果却截然不同呢? 是清朝武器装备落后吗?并不是!清朝当时有着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还有着日本畏之如虎的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虽然缺乏速射炮和开花弹,但是武器没有拉开差距。 定远舰 陆军的装备甚至还要比日本先进很多,当时中国军队甚至已经装备了11.43毫米的早期马克沁机枪,火炮不说优于日本,那也要比日本更强。更别说还有亚洲永不陷落的旅顺要塞中的克虏伯巨炮了。 分析这两次日军入侵我们能发现,两次日本都是不宣而战,在战役的前半部分掌握了绝对的主动权,每次都一战摧毁了朝鲜的基本防御力量。明朝时,日军占据了朝鲜绝大部分的战略要地,清朝日军则是在丰岛海战中击沉中国运兵船,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占据了朝鲜。可以说两次战争的开局都不利于中国。 明朝剿倭军队 在是战是和的问题上,明清也是一样的摇摆不定,明朝兵部尚书石星始终反对对日宣战,甲午战争时,西太后和李鸿章也曾严令「 ”衅不可自我开”。明清都将战争的主动权交给了日本,自己则是在摇摆不定中匆忙参战,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抗倭援朝和甲午战争结果不同呢? 旅顺要塞中的克虏伯巨炮 明朝抗倭援朝能胜利的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最高统治者,一向昏庸的万历皇帝坚持要将战争继续到底,哪怕祖承训刚一入朝就全军覆没,哪怕兵部尚书石星从头到尾一直坚决反对。 在战争初期失败后,万历皇帝很快就重整兵马,派遣辽东主力入朝参战,挽回败局。 反观清朝,虽然光绪皇帝是很坚决的主战派,但是慈禧太后却始终左摇右摆,在日本入侵朝鲜后没能做出一个肯定的决策,甚至在战争爆发后也没有宣布作战的目的,就这样一群前线将领们打的不知所措,在朝陆军一溃千里,鸭绿江也没有依靠天险布置防线,让日军直接长驱直入杀进了国土。 黄岛西南海面,靖远舰(中)被日军利用缴获的清军重炮击中搁浅 除了领导层面,清军各自为战也是失败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海陆两军没有任何配合,北洋海战中放弃了地理优势和海陆配合,在日军猛攻威海炮台的时候,北洋舰队残部躲在了刘公岛,导致最后被围困在了刘公岛全军覆没。可以说整个甲午战争中,清军的军事指挥系统几乎失效,一直都处在被动挨打的阶段。 而明朝军队呢?不仅陆军配合有度,主动进攻将朝鲜的日军围困在了沿海的几大堡垒之中,海军还不停袭扰日军运输线,最终逼得日军狗急跳墙,在露梁海域一举歼灭。 最让人觉得可惜的是,如果清朝能够像明朝一样,集合全部实力,再将南北洋舰队合二为一,日本舰队绝对不是对手,可清朝到头来想的都是如何保全北洋海军,从来不想如何歼灭日本舰队。最终,清朝不仅失去了自己的舰队,还背上了巨额赔款。 两次战争中,日本对中国的战术都是一样的,即夺取制海权,抢先占领东亚跳板朝鲜半岛,进而进攻东北和山东半岛,这是一种带有赌博性的战争,如果在一处失败,面对强大的中国,日本最终只会满盘皆输。 被定远舰击毁的日军缴获清军的克虏伯大炮 在抗日战争中,毛主席等人就看出了日本的本质,提出了持久战计划,事实也如他们所料,只要坚持抗日的信念,日本赌国运式的战争只能是以失败告终。

相关参考

元日战争的结果如何?最后胜利的一方是谁?

元日战争是发生在1274年和1281年,是元朝皇帝忽必烈和属国高丽的两次派军攻打日本而引发的战争,这场战争的参战方是元朝和日本。这两次侵略战争在日本合称为“元寇”或者“蒙古来袭”,也或者按照当年日本的

历史军事 元日战争的结果如何?最后胜利的一方是谁?

元日战争是发生在1274年和1281年,是元朝皇帝忽必烈和属国高丽的两次派军攻打日本而引发的战争,这场战争的参战方是元朝和日本。这两次侵略战争在日本合称为“元寇”或者“蒙古来袭”,也或者按照当年日本的

两次排成电影的日军"战神",给中国空军下战书,结果折条右臂

文/周洪新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亚洲的战争中,出了个有点搞笑的"战神",他就是日本陆军航空兵第64飞行战队的指挥官加藤建夫。加藤建夫是北海道人,他出生不久后,其父亲即死于日俄战争中,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军国

历史上皇太极两次征朝鲜,结果分别如何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皇太极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皇太极是清朝建立的关键人物,在他任内,后金变成了清朝,对内进行帝制改革,对外西服漠南蒙古,东揍朝鲜,南侵明朝,后金(清)与明朝的形势

忽必烈两次进攻日本为何都失败

  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在灭亡金朝之后,又迫使朝鲜半岛称臣,志得意满之下定都于大都(北京)。他即位后很快开始进攻日本。  忽必烈对日本有着明确的政治目的。第一,自唐代最后一代遣唐使之后,日本已经数

历史秘闻 忽必烈两次进攻日本为何都失败

  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在灭亡金朝之后,又迫使朝鲜半岛称臣,志得意满之下定都于大都(北京)。他即位后很快开始进攻日本。  忽必烈对日本有着明确的政治目的。第一,自唐代最后一代遣唐使之后,日本已经数

忽必烈为何两次都没能攻占日本

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在灭亡金朝之后,又迫使朝鲜半岛称臣,志得意满之下定都于大都(北京)。他即位后很快开始进攻日本。忽必烈对日本有着明确的政治目的。第一,自唐代最后一代遣唐使之后,日本已经数百年未通

忽必烈为何两次东征日本都失败了?有隐情?

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在灭亡金朝之后,又迫使朝鲜半岛称臣,志得意满之下定都于大都(北京)。他即位后很快开始进攻日本。忽必烈对日本有着明确的政治目的。第一,自唐代最后一代遣唐使之后,日本已经数百年未通

历史军事 忽必烈为何两次都没能攻占日本

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在灭亡金朝之后,又迫使朝鲜半岛称臣,志得意满之下定都于大都(北京)。他即位后很快开始进攻日本。忽必烈对日本有着明确的政治目的。第一,自唐代最后一代遣唐使之后,日本已经数百年未通

忽必烈为何两次东征日本都失败了?有隐情?

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在灭亡金朝之后,又迫使朝鲜半岛称臣,志得意满之下定都于大都(北京)。他即位后很快开始进攻日本。忽必烈对日本有着明确的政治目的。第一,自唐代最后一代遣唐使之后,日本已经数百年未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