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西藏,才懂父母的家国情怀(三)

Posted 通信

篇首语:知识就是力量,时间就是生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从军西藏,才懂父母的家国情怀(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从军西藏,才懂父母的家国情怀(三)

中国西藏网讯 王蜀明的父亲王友卿,原名王喜贵,1922年生于河南省岗李乡北石庄村。王蜀明至今记得:「 ”我爷爷王木林是一名长工,力大无比,远近闻名,可以打两份工,挣得粮食比较多,因此能够供父亲读书。” 图为20世纪50年代,王友卿在西藏军区司令部作战处留影。 从长工的儿子到中国共产党员 王喜贵在洧川县立中学读书时,接触了地下党,参加了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春,经中共地下党员英语教师张葆和介绍,王喜贵参加了「 ”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同年12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王喜贵积极从事救亡运动,在农村通过演剧活动宣传抗日。 1940年2月,经党组织介绍,王喜贵到豫皖苏新四军六支队政治部工作,改名王友卿,后到随营学校。是年6月,王友卿被调到新四军六支队无线电训练班学习,学习过程中他被指定为班长。同年12月,王友卿从无线电训练班毕业,自此开始了他一生的通信工作。 图为1962年,王友卿在西藏军区通信兵部办公楼前留影。 以扎实的通信工作为解放战争建立功勋 解放战争时期,王友卿历任豫皖苏军区独立旅电台队长、二分区通讯股长、十八军后防司令部通信科长、十八军通信营政委等职,曾参加解放开封、淮海、渡江、湘南等战役。 1947年1月13日至14日,在河南永城龙岗战斗中,王友卿因通信保证工作完成得好,立三等功。是年,敌六绥区周岩对我军全面围剿,施行棋盘战术,企图一步步吃掉我军。我军对其反围剿,一个个粉碎他们的进攻,战斗打得艰苦激烈,通信工作不仅对上下联络保证战争需要,同时还要利用收讯机进行对敌空中侦察,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王友卿立了二等功。1948年淮海战役中,豫皖苏军区对敌展开大规模破击战,通信工作发挥了重大作用,王友卿又立二等功。 图为1966年,王友卿在贡嘎机场通航典礼上讲话。 图为1966年,王友卿在今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扎囊水电站留影。 图为1966年,王友卿在今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扎囊水电站留影。 毕生建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新中国成立后,王友卿历任十八军后防司令部通信科长、西藏军区通信处副处长、作战处副处长、边防主力团政治委员、西藏军区通信兵部政治委员、西藏军区工程指挥部副政委等职。 在这二十多年中,王友卿除了参加过西藏昌都战役、1959年平息西藏叛乱、1962年中印边境反击战外,对部队通信工作的发展建设、甘孜机场、康藏公路的修建均发挥了通信保证作用。他热爱西藏,热爱通信工作,为通信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和美好年华。 由于战争环境、西藏高原气候,王友卿的妻子杨瑾较早地转业到四川,一家人长期两地分居,他没有充分享受过家庭生活之乐。 从1957年到1962年5月,王友卿从未离开西藏,当他在1962年中印边境反击战结束后返家时,小儿子王小康(1956年出生)竟因为从未见过父亲,一直叫他「 ”解放军叔叔”而不改口,旁边的战友看到这种情况,心酸得热泪盈眶。 1970年,王友卿调回成都军区,还没怎么享受阖家团圆的天伦之乐,两年后便不幸病逝。他在病逝前曾说:「 ”我这一生虽然多在动荡紧张的情况下生活,我是个军人,战斗的紧张岁月有苦也有乐,生活是充实的,也是幸福的。” 图为20世纪50年代,王友卿、杨瑾夫妇与四个子女的合影,最右边的是王蜀明。 跨越时空的和解:从军才懂父母心 直到现在,谈起父亲,有一件事情依然令年近古稀的王蜀明记忆犹新。「 ”1954年,十四世达赖赴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55年,十四世达赖返回西藏,父亲作为十四世达赖一行随行的卫队队长,参加了警卫工作,途经成都,却没来看过我一眼。” 儿时的不理解与埋怨,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之自己从军西藏的经历,不仅得到了化解,还生发出一份浓浓的家国情怀。 「 ”我们家两代人的西藏岁月,于我们而言,一是增加了我们的荣誉感,还记得小时候去到北京,别人一听说我父亲在西藏工作,都表现得很尊敬;二是赋予了一份责任感,我们一直心系西藏的发展,每一点进步都很为之欣喜。” 王蜀明还记得,上个世纪60年代在拉萨当兵时,除了八廓街有贸易总公司,只一些尼泊尔商店。1994年,王蜀明在执行任务期间又回到了西藏,到了拉萨、日喀则、聂拉木,比他当年在西藏时要繁华多了。王蜀明不禁感叹:「 ”现在,我在电视里看到的拉萨,完全是一个现代化都市的面貌,真不得了。” 新西藏的发展面貌,更让王蜀明坚信:十八军进军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建设西藏,永远是名垂青史的。他说:「 ”随着十八军进藏,前前后后有7万多工程技术人员、专家学者到西藏去,对西藏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解放西藏、建设西藏的经历,使得十八军战士们身上升华出了‘老西藏精神’,他们的党性和爱国情怀、民族团结意识得到了考验与锤炼。作为十八军后代,我们也受到了前辈们的影响。” 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从历史到现实,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家国大义,「 ”小家”同「 ”大国”同声相应、紧密相连。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家国,可说是华夏儿女的精神原乡。 作为十八军战士,王友卿与杨瑾在历史的关键阶段,为了祖国的统一、人民的解放、民族的团结,总是选择舍「 ”小家”、顾「 ”大国”。如今,回看父母的选择,王蜀明满怀深情地说:「 ”西藏就是我们两代人永远的家乡,两代人的精神寄托,没有西藏就没有我们,可以说,西藏是我们的生命意义之所在。”(中国西藏网 记者/李元梅 讲述者/王蜀明 图片由王蜀明提供)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一介书生的家国情怀

  北京大学未名湖畔,一位87岁的老人依旧笔耕不辍。作为《儒藏》项目的首席专家,他把这个浩大的典籍编纂计画延续到2025年。>  作为当代中国哲学界代表性人物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创建中华文化书院推动

为保家国献身匈奴单于父子 传奇美女王昭君

王昭君于公元前52年出生,本名为王嫱,其家庭是个贫寒人家,父母健在,有两个兄长和兄嫂,甚是和睦,对其尤是疼爱,以大家闺秀抚养,越长大出落的越美丽,为乡里乡外人赞叹其美貌。公元前38年,当时汉元帝选美,

为保家国献身匈奴单于父子 传奇美女王昭君

王昭君于公元前52年出生,本名为王嫱,其家庭是个贫寒人家,父母健在,有两个兄长和兄嫂,甚是和睦,对其尤是疼爱,以大家闺秀抚养,越长大出落的越美丽,为乡里乡外人赞叹其美貌。公元前38年,当时汉元帝选美,

传奇美女王昭君为保家国献身匈奴单于父子

王昭君于公元前52年出生,本名为王嫱,其家庭是个贫寒人家,父母健在,有两个兄长和兄嫂,甚是和睦,对其尤是疼爱,以大家闺秀抚养,越长大出落的越美丽,为乡里乡外人赞叹其美貌。公元前38年,当时汉元帝选美,

武则天死后为什么把皇位还给李家?唐朝灭亡后,才懂她的用心!

武则天死后为什么把皇位还给李家?唐朝灭亡后,才懂她的用心!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要说到武则天,学过历史的人一定知道这个名字,她作为千古一帝,在历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位置,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

懂得了她的难,你才懂得了她的苦

提到汉高祖刘邦的发妻吕雉,可能大家都会认为她狠毒无比,看过各种各样评价吕雉的文章,几乎通篇充斥着残忍、狠毒这些字眼,如吕雉把戚夫人制成了人彘,如吕后杀了多少多少人,还有吕后和审食其那理不清解还乱的关系

历史人物 刘备的思虑,为什么一生不用赵云直到死前才懂

赵云是一个多么完美的男子!他武艺不输关羽、张飞,直追吕布吕奉先,人品高洁,一生忠于蜀汉,还是难得有智谋的将军,是诸葛亮使用最顺手的武将。>然而我们知道赵云一辈子却没有得到刘备的重用,虽然有个五虎上将的

传奇美女王昭君为保家国献身匈奴单于父子

...于公元前52年出生,本名为王嫱,其家庭是个贫寒人家,父母健在,有两个兄长和兄嫂,甚是和睦,对其尤是疼爱,以大家闺秀抚养,越长大出落的越美丽,为乡里乡外人赞叹其美貌。公元前38年,当时汉元帝选美,于是王昭君...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含哪些具体内容?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1.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包含: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民群众是

名人趣事 野读书成就“嫦娥之父”

  对金庸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如数家珍,“我最佩服乔峰的坦荡大气和家国情怀”;小小的一个永新县城,屈指可数的几家旧书摊经常被他翻得底朝天;《科学》杂志激发了他对地球之外世界的探索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