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伊战争爆发之后,美国为何不趁着伊朗虚弱的机会,将其消灭
Posted 战争
篇首语:只有上不去的天,没有过不去的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两伊战争爆发之后,美国为何不趁着伊朗虚弱的机会,将其消灭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两伊战争爆发之后,美国为何不趁着伊朗虚弱的机会,将其消灭
众所周知,原本伊朗和美国之间的关系还算不错,可惜一场革命彻底打破了这种平衡,而伊朗和美国也变成了敌对关系。 1979年,伊朗国内革命爆发之后,他们整个国家都陷入了混乱之中,其经济急剧倒退不说,紧接着他们又陷入了长达八年时间的两伊战争。战争所带来的巨大消耗,更加使得伊朗雪上加霜,他们的整个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整个军队更是疲惫不堪,其国力正在逐步的衰竭。 因此,在亡国的危机之下,伊朗不得不选择停战。再加上伊朗的最高领袖霍梅尼也很快去世,此时的伊朗可以说处在最虚弱的时候。说实话,在这种情况之下,以美国对伊朗的仇恨来说,他们本应抓住这次机会,一举将其消灭才对,但是美国为何没有选择这么做呢?其实究其原因也很简单,无非就是以下几点因素。 首先,两伊战争结束的时候,对于美国来说,此时的主要矛盾显然不在伊朗身上,他们最大的矛盾和对手还是苏联。那时候的苏联,虽然出现了国力下降的情况,但是却还没有明显表现出要解体的态势。 而对于美国来说,他们现在正是处在全球争夺的关键时期,因此其主要精力还是应该放在和苏联的对耗之上,而不是对伊朗有所行动。 其次,虽说伊朗此时处在最虚弱的时候,但是正是因为在内忧外患之下,伊朗的人民反而是更加团结了。对于美国来说,此时宣战虽然是最佳时机,但是他们同样也会付出巨大的代价,最起码要面对伊朗五十万的军队,以及数千万的巴斯基民兵组织。 因此,一旦美国真的开战,他们就很容易陷入战争的泥潭之中,就好像当初越南战争一般,即便他们能成功拿下伊朗,也必定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其三,美国虽然获得了良机,但是他们事实上不敢打也不能打。两伊战争的爆发,虽说极大的削弱了伊朗的实力,但是同样的,却也让伊拉克崛起,他们的野心也在逐步膨胀,那时候的萨达姆,已经开始在中东地区进行布局,生出了当中东老大的野心。 而对美国来说,他们最不希望看到的局面就是,中东地区一家独大,伊朗虽然是他们的死敌,但是现在却不是他们最大的威胁,美国人反倒是需要提防伊拉克。因此,即便是出现了攻打伊朗的最佳时机,美国根本不能打,也不敢打。相关参考
1980年9月22日,两伊战争爆发,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由此展开。战争爆发后,由于伊朗和伊拉克两国自身的国防工业薄弱,必须从国外进口大量武器装备及零配件。由于中国武器价格便宜、操作简单
伊拉克和伊朗之间长达8年的武装冲突。伊拉克和伊朗长期以来存在着领土纠纷、民族矛盾和教派斗争。1975年两国曾为解决争端签署了阿尔及利亚协议。伊朗同意将巴格达东北伊朗境内的约300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地划给
1988年4月18日伊朗和美国再度发生军事冲突该冲突是伊朗和美国在两伊战争期间爆发的最严重的一次军事冲突。1988年4月14日,在波斯湾为科威特护航的美国海军护卫舰“塞缪尔·罗伯茨”号在巴林东北部海岸
1984年年初,两伊战争陷入僵持对峙状态。伊拉克为了打破僵局率先发动「”袭船战”,攻击波斯湾内航行的中立国油轮和货船,意图削弱伊朗的经济实力逼伊朗就范;而伊朗随后也加入到「”袭船战”中。据统计,在两伊
世界历史 两伊战争伊朗和伊拉克都说赢了,但真正的赢家其实是另外2个大国
从世界历史来看,国家之间的战争那是无处不在的,而对于一场战争来说,无论怎么打,打多长时间,一般也只有一个赢家,总会有一个输家的,这是基本的道理。但是在中东发生的两伊战争,却出现了奇怪的一幕,那就是参战
在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成为世界警察。因此,哪里自己看不顺眼,或者哪里有反对自己的国家,立刻就要攻打,教训,如越南战争、伊拉克战争、海湾战争、利比亚战争等都是这样打响的。尤其是伊拉克的萨
一场战争两个输家——两伊罢战言和1988年8月20日,历史将用浓墨重彩写下这一天。燃烧了8年之久的两伊战火,终于在这一天熄灭了,和平的曙光终于突破了漫漫长夜。自两伊战争爆发后,联合国安理会曾多次呼吁两
两败俱伤的两伊战争 1980年9月至1988年8月,伊拉克与伊朗两个穆斯林国家之间,为了争夺领土和海湾霸权,进行了一场拉锯式的消耗
1980年9月-1988年8月伊朗—伊拉克战争1980年9月至1988年8月,伊朗和伊拉克进行了8年旷日持久的战争,简称“两伊战争”。两伊之间在领土、民族和教派方面,都存在着很深的矛盾。长期以来,两国
1980年11月12日伊朗军队空袭科威特两伊战争爆发后,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湾阿拉伯国家站在伊拉克一边。由此伊朗和科威特之间常发生争执。1980年11月12日和16日以及1981年6月,伊朗方面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