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1980年11月12日伊朗军队空袭科威特
Posted 军队
篇首语:丈夫欲遂平生志,一载寒窗一举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1980年11月12日伊朗军队空袭科威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1980年11月12日伊朗军队空袭科威特
1980年11月12日伊朗军队空袭科威特
两伊战争爆发后,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湾阿拉伯国家站在伊拉克一边。由此伊朗和科威特之间常发生争执。1980年11月12日和16日以及1981年6月,伊朗方面三次出动飞机,轰炸科伊交界的阿卜达利地区。1981年10月1日,伊朗空军再次侵入科威特领空,轰炸了科乌姆艾什地区的石油设施,使科威特方面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科威特先后向伊朗提出强烈抗议,但伊朗方面却否认曾轰炸科威特的石油设施。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1981年10月科召回了驻伊朗大使。1988年9月,随着两伊战争的结束,科伊之间关系开始出现缓和,并恢复了外交关系。
相关参考
1980年4月25日美国人质营救计划失败1979年11月4日,伊朗百名自称是学生的人占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并扣押66名使馆人员作为人质,以强迫美国引渡伊朗前国王巴列维回国受审。人质事件发生后,美国总统
意大利 意大利·1980年11月12日“伽利略案件”重新审理
1980年11月12日“伽利略案件”重新审理伽利略生于1564年。他通过望远镜观察证实了哥白尼提出的地球绕太阳转动的学说,否定了《圣经》关于上帝创造世界的说法。结果被宗教裁判所视为异端。于1642年含
美国 1988年4月18日美国伊朗在海湾地区发生军事冲突(二)
1988年4月18日美国伊朗在海湾地区发生军事冲突(二)自美国为科威特油轮护航以来,伊朗一直极为不满。1988年4月14日,正在执行为科威特油轮护航任务的美国海军护卫舰“罗伯茨”号触雷,10多名美国海
1988年4月18日伊朗和美国再度发生军事冲突该冲突是伊朗和美国在两伊战争期间爆发的最严重的一次军事冲突。1988年4月14日,在波斯湾为科威特护航的美国海军护卫舰“塞缪尔·罗伯茨”号在巴林东北部海岸
1980年3月霍梅尼发动伊斯兰文化革命霍梅尼接管伊朗政权后,以伊斯兰教义为准则,先后对政府、军队、企业实行清洗。1980年3月,霍梅尼号召在文化领域内展开伊斯兰革命,清除旧文化教育的影响,使人们在思想
1987年7月22日美国海军为科威特油轮护航在两伊战争中,伊朗利用地理位置的优势,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对伊拉克进行“油轮战”。支持伊拉克的科威特油轮,也成了伊朗袭击的目标。在科威特政府要求下,美国同意对
美国 1987年9月21日美国伊朗在海湾地区发生军事冲突(一)
1987年9月21日美国伊朗在海湾地区发生军事冲突(一)在美国海军为悬挂美国国旗的科威特油轮护航的过程中,美国与伊朗多次发生冲突,美、科油轮触雷事件不断发生。为此美国决定对伊朗报复。1987年9月21
伊朗 伊朗·1943年11月伊朗独立地位被《德黑兰宣言》承认
1943年11月伊朗独立地位被《德黑兰宣言》承认1943年11月20日,伊朗首相索希利被告知美国、苏联、英国首脑将在德黑兰召开会议。12月1日三国发表《德黑兰宣言》,其中有关伊朗的论述指出:“美利坚合
苏联 1945年12月16日苏联在伊朗成立“阿塞拜疆民族政府”
1945年12月16日苏联在伊朗成立“阿塞拜疆民族政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美国和英国根据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分别派遣军队进驻伊朗。在波茨坦会议期间,三国曾达成协议,在规定期限内撤走伊朗境内的一
1979年12月2日美国驻利比亚使馆被焚1979年11月4日,伊朗学生占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扣留领事馆人员为人质,要求美国引渡伊朗前国王巴列维回国受审。11月20日,一批武装的穆斯林极端分子占领沙特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