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一场战争两个输家——两伊罢战言和

Posted 决议

篇首语:胸怀万里世界, 放眼无限未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一场战争两个输家——两伊罢战言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一场战争两个输家——两伊罢战言和

一场战争两个输家——两伊罢战言和

1988年8月20日,历史将用浓墨重彩写下这一天。燃烧了8年之久的两伊战火,终于在这一天熄灭了,和平的曙光终于突破了漫漫长夜。

自两伊战争爆发后,联合国安理会曾多次呼吁两伊停战。但是,双方对和谈的要价相去甚远,态度强硬,无法沟通,所以战争一直断断续续打了下去。两伊或攻或退,战场形势胶着不下,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也屡见不鲜。

伊朗军队于1982年3月在伊朗提斯孚尔地区150公里的战线上发动了大规模军事行动。战斗打响以后,一大批娃娃兵高呼“真主伟大”的口号冲向一条12公里长的伊拉克布雷区,用他们的身躯扫雷,结果以2000人丧生、数千人受伤的代价为作战部队打开了一条血路。这是伊朗军队继阿巴丹解围之后实施的首次大反攻,取得了重大胜利。从此,伊朗开始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1982年7月,伊朗12万大军洪水般涌向伊拉克的巴士拉地区。10万枕戈待旦的伊拉克将士奋力抗击伊朗的进攻。这次行动正值伊斯兰斋月,故伊朗称之为“斋月行动”,前后持续了1个多月。这是两伊开战以来最大的一次会战,也是海湾现代史上最大的一场陆战。

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在安理会上正式宣布两伊停火

1985年8月15日,伊拉克飞机超低空飞行,躲过伊朗雷达的监视,一举炸毁了伊朗的石油命脉——哈尔克岛。9月19日,伊拉克又出其不意地炸毁了可停泊50万吨级油轮的码头。

1987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15个成员国第一次以全票一致通过要两伊立即停火和谈判解决争端的598号决议。这项决议有别于过去的一般性呼吁,而是一项具有一定强制性的文件。如两伊拒绝这一决议,安理会将“审议确保本决议获得遵守的进一步步骤”。

早在1982年6月,伊拉克就一再公开表示愿意停火。因为战争长期僵持显然对伊拉克不利。两伊相比,伊拉克人口1300万,仅为伊朗的1/3;面积44万平方公里,只有伊朗的1/4;1983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只相当于伊朗的1/5。打仗的潜力伊拉克明显逊于伊朗。1986年8月,萨达姆又提出撤军、两伊签订和平和互不侵犯条约等5点建议。但统统都被伊朗顶回去了。所以,当安理会通过598号决议以后,伊拉克很快就欣然接受,并表示愿同安理会和联合国秘书长合作,以实施这项决议。

伊朗则认为,598号决议虽有某些积极的因素,但“不公正”,“含有根本性缺陷”,即没有明确指出伊拉克为侵略者,因此,它对决议采取“既不接受,也不拒绝”的态度。1987年9月中旬,联合国秘书长访问德黑兰时,伊朗放弃了把萨达姆赶下台作为停火条件,但坚持停火必须同确定侵略者挂钩。当然,伊拉克也不会同意按伊朗的意图办事。

在598号决议通过以后,两伊战场曾一度出现相对的平静。8月29日,伊拉克首先恢复对伊朗的空袭。伊拉克宣称,它赞同598号决议,但在伊朗尚未接受的条件下,不能无限期地单方面承担停火责任。伊朗声称要给伊拉克以“毁灭性的报复”。激烈的枪炮声又在海湾上空轰响。

但这时,伊朗在军事、政治、外交等各条战线均处于不利地位。1987年初的巴士拉之役,伊朗军队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攻了1个多月,结果死伤数万之众,被阻在巴士拉城5英里之外,许多伊朗人从此看清了战争胜利无望。德黑兰的征兵站变得门庭冷落,从前那种抢着报名参战的殉教者“长龙”消失了。袭击科威特油轮,招致美苏舰只以护航名义大批涌进海湾,平添了许多新的潜在对手。598号决议,麦加惨案,使伊朗的国际处境更加孤立。7月中旬,法国因“使馆战”成了两伊开战以来同伊朗断交的第八个国家。

进入1988年之后,形势对伊朗更加严峻。2月末,伊拉克飞机袭击了德黑兰,在短短20天里,伊拉克向德黑兰发射了90枚导弹,出动飞机2000架次,造成伊朗首都人心惶惶,纷纷外逃。

4月17日,伊拉克出动9个师,在海空军配合下,经过40个小时的战斗,一举收复了被伊朗占领了长达2年之久的法奥半岛,夺回了自己的出海口。尔后,伊拉克乘胜出击,结果连战连捷,相继恢复了马季农半岛等许多被占领土。伊朗军队节节败退,在3个月内,基本丢光了过去6年浴血奋战得来的地盘。

就在4月18日,伊拉克收复法奥半岛的同一天,美国在海湾的舰队根据里根的命令袭击伊朗在海湾南部的两个石油平台,作为对护航美舰触雷的报复。美军的直接介入,使伊朗处于两面作战的被动境地。

至此,伊朗终于认识到:美国已深深地卷进了两伊战争,这个仗没法再打了,打下去必将危及伊斯兰共和国的根基。霍梅尼终于痛下决心:停火!

1988年7月18日,在安理会598号决议通过一周年之前2天,伊朗正式宣布接受这项决议。8月8日晚上8点15分,联合国秘书长宣布两伊于8月20日格林尼治时间3点正式停火。消息传到世界各地,各国人民感到莫大的欣慰,无不认为是“全世界久已盼望的好消息”。

两伊战争是1945年以来战斗最为激烈、破坏性最大的一场战争,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拼国力的消耗战。据保守的估计,两伊双方在战争中伤亡达148万人,由战争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6000亿美元。两国经济发展至少推迟20年。

历时8年的两伊战争终于在没有胜负的情况下结束了。这是一场历史的悲剧,也是一场空前的大劫难。战争没有解决双方的争端。伊拉克没有实现战初宣布的目标,伊朗同样没有达到战争的目的。联邦德国报纸评称:一场战争,两个输家。8年战争的结局难道不就是如此?!

相关参考

世界战争风云 两伊战争

   两败俱伤的两伊战争   1980年9月至1988年8月,伊拉克与伊朗两个穆斯林国家之间,为了争夺领土和海湾霸权,进行了一场拉锯式的消耗

土耳其 土耳其·1980年9月—1988年8月土耳其在两伊战争保持中立

1980年9月—1988年8月土耳其在两伊战争保持中立1980年9月,伊朗与伊拉克陷入了一场持续8年之久的战争。两伊虽都与土耳其接界,但两伊战争并没有给土耳其造成损失,相反它从这场战争中得到不少益处。

伊拉克 伊拉克·1980年9月22日-1988年8月20日伊拉克进行两伊战争

1980年9月22日-1988年8月20日伊拉克进行两伊战争1980年9月22日至1988年8月20日,伊拉克和伊朗进行了持续8年之久的战争。这是战后发生在海湾地区时间最长的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两伊双

两伊战争爆发之后,美国为何不趁着伊朗虚弱的机会,将其消灭

众所周知,原本伊朗和美国之间的关系还算不错,可惜一场革命彻底打破了这种平衡,而伊朗和美国也变成了敌对关系。1979年,伊朗国内革命爆发之后,他们整个国家都陷入了混乱之中,其经济急剧倒退不说,紧接着他们

究竟谁才是最大的输家? 诸葛亮七擒孟获

诸葛亮“夷人治夷”,对拉拢当地人心是有好处的,但震慑力却大打折扣,尤其是对于犯汉的外族虽然不是一场大战役,但毕竟派出了3万军人,血淋淋的战争,变成了“捉放游戏”,没人计算这场“游戏”中,汉军死了多少人

究竟谁才是最大的输家? 诸葛亮七擒孟获

诸葛亮“夷人治夷”,对拉拢当地人心是有好处的,但震慑力却大打折扣,尤其是对于犯汉的外族虽然不是一场大战役,但毕竟派出了3万军人,血淋淋的战争,变成了“捉放游戏”,没人计算这场“游戏”中,汉军死了多少人

历史百科 阿拉伯河两岸烽烟突起——两伊战争爆发

阿拉伯河两岸烽烟突起——两伊战争爆发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空军突然出动以米格-23为主的各种飞机,对伊朗首都德黑兰以及各主要军事基地进行了空袭霎时间,阿拉伯河两岸烽烟突起,炮火弥漫,两伊战争的序

历史百科 两伊战争

伊拉克和伊朗之间长达8年的武装冲突。伊拉克和伊朗长期以来存在着领土纠纷、民族矛盾和教派斗争。1975年两国曾为解决争端签署了阿尔及利亚协议。伊朗同意将巴格达东北伊朗境内的约300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地划给

两伊战争双方都用中国武器 中国武器的黄金期

1980年9月22日,两伊战争爆发,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由此展开。战争爆发后,由于伊朗和伊拉克两国自身的国防工业薄弱,必须从国外进口大量武器装备及零配件。由于中国武器价格便宜、操作简单

日俄战争,牵涉到日俄中朝四国,谁是最大赢家,谁又是最大输家

日俄战争,是日本和俄国为争夺在朝鲜半岛和满洲地区的势力范围的战争。主战场位于辽东半岛,以及朝鲜半岛一带海域。从战前和战后的局势来看一下。战前俄国和日本都不是什么好鸟,在小院看来,俄国对中国的野心和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