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培诗案”牵连到了大思想家顾炎武,惊动了康熙皇帝,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Posted 诗集
篇首语:不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黄培诗案”牵连到了大思想家顾炎武,惊动了康熙皇帝,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黄培诗案”牵连到了大思想家顾炎武,惊动了康熙皇帝,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季我努学社 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 有清一代发生过不少大案要案,其中“文字狱”这个类别尤为引人注目,“黄培诗案”即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性案件,案情曲折复杂,最后甚至牵连到了大思想家顾炎武,惊动了康熙皇帝,山东巡抚、总督也亲自过问,这个大案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最后又有怎样的结局。下面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 黄培 黄培,字孟坚,号封岳,山东即墨人,按今天的行政划分属于青岛人。16岁史荫袭了锦衣卫指挥佥事,这在当时属于正四品的官阶,是可以接触到皇亲贵胄的政治地位。但是不久明王朝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宣告灭亡,黄培失去了官职,回到故乡,绝不仕清,蓄发明志,做起了大明的遗民,以创作诗文养活自己,据说还曾接济过反清义士的武装抗清活动。1663年,黄培出版了自己的诗集《含章馆诗集》,此诗集一开始只是在同黄培志同道合的“遗民”中流传,后来逐渐传阅开来,落入了与黄培家有宿怨的姜元衡手中。 《含章馆诗集》书影 姜家曾是黄家的家奴,一度也改姓黄。明清鼎革之后,姜家后人黄元衡潜心读书,后来还考中进士做了翰林,并且恢复了本姓。但这个满腹诗书的姜元衡看见黄培失去官职无依无靠,心生为祖宗“报仇”的歹意,就在《含章馆诗集》上“下起了功夫”。 姜元衡“苦心研读”,使用断章取义、主观发挥的“解读方法”,终于在黄培的诗作里找到了不少“反动”言论。黄培诗句中有“一自萑符纷海上,更无日月照山东”、“杀尽楼兰未肯归,还将铁骑入金徽”、“平沙一望无烟火,惟见哀鸿自北飞”这样的说法,在常人眼中这些诗句不过是直抒胸臆的私语而已,但姜元衡却认为“更无日月照山东”是黄培怀念大明的铁证;姜元衡还指出,“杀尽楼兰未肯归”,是黄培暴力反对清政府的号召。经过这样一番扭曲,姜元衡将此事诉至公堂。 黄培自然不会承认这样的污蔑,姜元衡被激怒,于是想把事情闹大,称明朝遗民顾炎武曾经与黄培多有交往,还一起创作并印制了反清刊物,其背后的“团队”可能有数百人之多。聚众谋反,这对于满清统治集团而言,触及了最敏感的神经。康熙帝亲自下旨追查,提审顾炎武,山东总督、巡抚亲自询问案情。、 顾炎武雕像 康熙七年(1668年)二月,顾炎武再三权衡,决定到山东投案,被投入大牢达七个月之久。在名士朱彝尊等人多方奔走营救之下,他最终在九月得以保释出狱。但“主谋”黄培就没有那样好运,次年被清廷处死。 参考资料: 陆月宏:《顾炎武》 王春瑜:《明清史散论》 陈益:《钥匙桥:江南人文手记》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即墨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即墨文史资料 第9辑》 华 兴 春 秋 小编 :闫红相关参考
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是明末清初三位非常著名的思想家,他们对明朝程朱理学进行批判,在程朱理学衰退之时,开启了清朝思想界的新出路。 就顾炎武个人的思想而言,最重要的在于两点:一、对程朱理学的批判;
顾炎武对明代空疏学风展开了激烈的批判。这一点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中已有涉及,然而对于顾炎武极其痛心地揭示的明代空疏学风的具体表现、实质特点和危害,尤其是,顾炎武对造成空疏学风盛行的深层原因的分析,空疏学风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首先顾炎武是也一位儒学大家,是是清朝“开国儒师”、“清学开山&rdquo
顾炎武的思想顾炎武(1613年—1682年),号亭林,江苏昆山人。年轻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斗争。清军南下,参加当地的抗清斗争。抗清失败后,遍游华北,载书自随。所至垦田度地,访问风俗,搜集材料,尤致力于
顾炎武手不释卷顾炎武,字宁人,号亭林,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出生在一个官僚地主家庭,自幼跟从祖父和母亲读书,受到良好的家庭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语言学家,他精通经学、史学、音韵、小学、金石考古、方志舆地以及诗文诸学,在这些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放在普通人身上,能在一方面取得不错的成就就已经不错了!顾炎武青史留名
顾炎武 顾炎武(汉语拼音:GuYanwu;1613~1682),明末清初经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亭林镇人。初名绛,字忠清,清兵南下时改名炎武,字宁人,曾自署蒋山傭,世称亭林先生
顾炎武 顾炎武(汉语拼音:GuYanwu;1613~1682),明末清初经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亭林镇人。初名绛,字忠清,清兵南下时改名炎武,字宁人,曾自署蒋山傭,世称亭林先生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是当时及后世许多文人的榜样,梁启超先生很敬慕顾炎武,称他为“人师”。 顾炎武有如此成绩除开他本身就是一个
,, 顾炎武(1613年7月15日—1682年2月15日),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人,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本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