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激发青年叶剑英的报国之心 促其入讲武堂学习

Posted 母亲

篇首语:丈夫欲遂平生志,一载寒窗一举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何事激发青年叶剑英的报国之心 促其入讲武堂学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何事激发青年叶剑英的报国之心 促其入讲武堂学习

核心提示:我们的同胞们在海外的境遇这样的凄惨,就因为国家没有地位,国家不够强盛,所以华侨在外面才有这样的一种境地。看到这样的景象以后,更激发了他的报国之心。  叶剑英 资料图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本文摘自:《知情人眼中的叶帅》,主编:陈弘君,出版:花城出版社,本文系节选 采访者:您在家里有没有听父亲讲过老家的感想、趣闻? 叶向真:他对我讲过我祖母的故事,我觉得他是在对我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他最爱的就是他的母亲,因为他的父亲对他比较严厉,从小的时候就比较严,而他的母亲对他特别慈爱,而且我的祖母是信佛。父亲说祖母很善良,经常拿自己家里的东西去接济那些要饭的或者家里穷的人。那时候,父亲家里并不太富裕,开了一个小小的店,我祖父在村子里头替人家杀猪。祖父杀猪的时候,父亲帮着拉猪尾巴。他对他的父亲就不如对母亲,主要是因为他觉得母亲很有爱心。他说他记得有一些要饭的敲门乞讨,能不能给点吃的,我祖父,因为家里也不宽裕,就把人家赶走了;我祖母一定会把后门打开,把那个人叫过来,偷偷地背着我祖父把这些饭给了这个要饭的。她老是这样子,这些都被我父亲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所以他觉得他母亲是非常慈祥的一位老人,这些对他的影响都很深。他之所以跟我们讲这些故事,我觉得他是有用意的。意思就是,他这么尊敬自己的母亲,这么爱自己的母亲,孝敬自己的母亲,他也希望我们能够学习祖母的品质。我觉得他一生在做人方面,受了他母亲影响。 采访者:请讲一讲叶帅怎么下南洋? 叶向真:我的爷爷,他是五兄弟当中最小的一个。他的四个兄长都在马来西亚,我父亲高中毕业之后,他的伯父们就觉得家里只有他一个人,比较有学问,让他去记记账、帮帮忙也好。这样,就要我阿公带我父亲一起到他们那边去。这时他正好毕业了,也想去那边找一份工作,但是没有钱买船票,怎么办呢?就用一点钱买通了船上的船员,因为他们没有钱坐客舱,于是那位被买通的船员就趁人不备的时候,把一个货舱打开,让他们走下去,然后就把这个货舱盖上了。那个舱里装的全都是咸菜这一类的食品,味道非常难闻。因为货舱里面根本没有透气的窗户。他们摸到了一个通气的口,也就是一点点大的通气口,他们两个人就在装咸菜的缸上,轮流对着这个孔呼吸,用这个方法才能够呼吸到一些新鲜空气。好多天的时间,他们不知道白天,也不知道黑夜,又不能出去,就靠着这个孔呼吸、透气,爷俩最后就这样到了马来西亚。 采访者:后来又怎么回来的呢? 叶向真:回来的时候,是因为云南陆军讲武堂招生。那个时候他在南洋也没有太多的事情做,就在中学里教教书,但他的报国之心,从小就有。他觉得男子汉一定要为国为民做点事情,所以说好男儿一定要有志向。云南陆军讲武堂招侨生,他就报名去了,希望自己学点东西,以后能够有本事,尽忠报国。 他毅然放弃了南洋的工作,坐船到了越南,然后坐小火车到云南。在路上,火车停停走走,不知什么时候就停下来,一停就停很长时间。在某个地方停车的时候,他下车去走走,就看见在荒郊有一具死尸,他从此人的装束看出来是一个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同胞陈尸在铁路边上,没有人收拾,心里非常难过,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他想,这就是我们的同胞!我们的同胞们在海外的境遇这样的凄惨,就因为国家没有地位,国家不够强盛,所以华侨在外面才有这样的一种境地。看到这样的景象以后,更激发了他的报国之心。 进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后,他的成绩非常优秀。在他毕业的时候,学校还希望他能够留下来为学校服务,到海外去再招这样的一些侨生到这里来学习。但他毅然谢绝了学校对他的厚爱,一心想着回广东参加粤军,跟着孙中山干革命。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尽忠报国,所以他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这样一条道路。

相关参考

唯一一个和敌人拼刺刀殉国的军长

  王甲本,字立基,云南省曲靖富源县人,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九军中将军长。青年时立志从军报国,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十四期,他学习刻苦认真,在军事方面颇显才华。毕业于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第三期。王甲本  19

唯一一个和敌人拼刺刀殉国的军长

  王甲本,字立基,云南省曲靖富源县人,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九军中将军长。青年时立志从军报国,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十四期,他学习刻苦认真,在军事方面颇显才华。毕业于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第三期。王甲本  19

人物志 叶剑英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叶剑英,1897年4月28日出生于广东省梅县雁洋堡一个小商人家庭。幼读私塾,后入中学。1916年赴南洋谋生。翌年回国,入云南讲武堂学习,毕业后即追随孙中山革命。1921年在广西桂林参与北伐的准备工作。

中国军事人物 叶剑英

   叶剑英(1897?1986)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广东梅县人。1917年入云南陆军讲武堂。曾任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2师师长,第4军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人物·叶剑英

中国现代史·历史人物·叶剑英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广东梅县人。1917年就学于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后追随孙中山投身革命。1922~1923年,任广州革命政府东路讨贼军第八旅参谋长,

中共人物传 叶剑英人物传,叶剑英生平事迹,叶剑英评价

就学于云南讲武堂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叶剑英,于1897年4月28日诞生在广东省梅县雁洋堡。父亲叶钻祥,一生以小商为业,兼做为南洋华侨捐钱送物的“水客”,为人耿直豪爽,乐于助人。母亲陈秀

历史人物 朱德与云南陆军讲武堂

  在云南近代本站网上,有两所一文一武的学校非常有名,一文是西南联合大学,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一武是云南陆军讲武堂,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军事家、革命家,两者都在中国近代本站网上,尤其是近代

历史人物 袁世凯少年赌博玩乐输到赤裸

袁世凯  一八九五年,清政府开始建新军的工作。它分批派送“可靠”青年出国学习军事,并在国内各主要城市设立各级军事学校,如武备学堂、讲武堂、干部学堂、陆军小学等,以培养新式军事人才,准备逐步训练新军,首

他师从清朝武举人,云南讲武堂毕业后做了黄埔教官,后授衔上将

我国武林界一直都有「”南拳北腿”的说法,我军开国将帅中也有不少武林高手,其中有两个人最能代表「”南拳北腿”,北腿就是大名鼎鼎的许世友,而南拳则非陈奇涵莫属。陈奇涵虽然名声不响,但他的资历却非常深,这一

国民党史 杨希闵

杨希闵字绍基,云南宾川人,1886年生。1909年入云南讲武堂学习。1911年参加云南重九起义;同年参加援川战役。1912年入江西讲堂学习。1913年任江西步兵第三旅上尉参谋。二次革命爆发,参加湖口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