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朱德与云南陆军讲武堂
Posted 目的
篇首语: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朱德与云南陆军讲武堂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朱德与云南陆军讲武堂
在云南近代本站网上,有两所一文一武的学校非常有名,一文是西南联合大学,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一武是云南陆军讲武堂,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军事家、革命家,两者都在中国近代本站网上,尤其是近代教育史上享有盛誉。
云南陆军讲武堂是适应清末军制改革,建立新式陆军,需要大批新武军官而创办的。云南陆军讲武堂创办于1909年9月,讲武堂最初的总办(校长)为云南兵备处总办高尔登兼,云南留日士官学校毕业生、同盟会员李根源为监督,不久高尔登辞去兼职,李根源继任总办,主持校务。加上大批留日回国学生、同盟会员被聘为讲武堂教官,从而使当时的革命派掌握了讲武堂的大权。这样,清末的云南陆军讲武堂不仅规模较大,课程较完善,教育质量较高,而且充满着革命的气氛。正如朱德回忆说,“谁人都知道,云南是辛亥起义后首先响应的省份之一,但大家还不知道,那里有一批人不声不响,埋头培养革命力量的艰苦工作。”(《辛亥回忆》,《解放日报》1942年10月10日) 1909年,朱德离开四川仪陇家乡,与其好友秦昆,经过70多天的长途跋涉,来到云南省城昆明,目的就是要投考云南陆军讲武堂,以寻找救国的道路。第一次入学考试,两人成绩都比较好,达到了录取要求。然而出乎意料之外的是,秦昆被录取了,朱德却榜上无名。究其原因,秦昆填的是云南籍,朱德填的是四川籍,所以一个录取,一个未录取。因为云南陆军讲武堂创办之初,当局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培养为当局所需要的军事人才,另一个是为对付英法对云南的侵略。为了后一个目的,开始时对云南省外的考生,讲武堂暂不考虑录取。
又过两三周,讲武堂第二次补行招生,朱德接受了教训,遂假填籍贯为“云南临安府蒙自县”,姓名也用的是朱玉阶。由于成绩考得好,又是“云南籍”考生,自然顺利过了关录取了。
但是,入学以后却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假填籍贯的问题很快地就暴露了。按当时的规定,是要开除学籍的。由于朱德成绩优秀,精神可佳,于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讲武堂领导发生了争执。有的说,应当严格执行现有的规定,主张开除学籍,否则以后讲武堂很难管理。有的则为朱德的精神所感动,主张便通处理,不必开除学籍。主持校务的李根源最后表示:“籍贯错了改回来就可以了,不要为这样一个问题把一个不辞千里跋涉来投考讲武堂的有志青年拒于校门之外。” 朱德这才留了下来。
www.cha138.com朱德对于能够录取入云南陆军讲武堂,非常感动。据朱德的女儿朱敏回忆,朱德曾激动地说:“这是我寻找多年的地方!”又说: “我一心一意投入讲武堂的工作和生活,从来没有这样拼命干过。我知道我终于踏上了可以拯救中国于水火的道路。”(朱敏:《我的父亲朱德》第53页,辽宁出版社1996年版)云南陆军讲武堂是朱德军事生涯的起点;朱德在讲武堂学习期间又参加了中国同盟会,这又是他参加民主革命的起点。朱德从此开始了他一生显赫的军事生涯和革命生涯。
在讲武堂学习期间,李根源还曾在朱德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再次为朱德解危。朱德所在的学生队队官是教官顾品珍。那时,部分教官存在随意打骂学员的情况,朱德曾对这种情况提出了批评,引起顾品珍的不满。一次,顾品珍找到朱德一点过失,遂把不满情绪发泄了出来。因为朱德放假外出,因事回校晚了几分钟,点名时未到。顾品珍在朱德到后进行了严厉的训斥,还不准他解释。朱德和顾品珍顶撞了起来。顾在盛怒之下,找到李根源,要求开除朱德的学籍。李根源在听了顾品珍的申述后,心平气和地对顾说:“我们创办讲武堂的目的,便是一清二楚的。我们不需要培养唯唯诺诺、循规蹈矩的学生,而是要培养像朱德这样朝气蓬勃,驰不羁之才。”顾听了李根源的劝告,恍然大悟,怒气逐渐平息下来。从此,顾品珍改变了对朱德的态度,朱德在随后10多年的滇军军旅生涯中,与顾品珍保持了较好的关系,而且成为顾品珍一直信赖的部属。
从云南陆军讲武堂开始,李根源与朱德建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难忘的终生师生情谊。也是从云南陆军讲武堂开始,朱德迈出了自己辉煌一生的重要一步。
相关参考
讲武堂智斗密探 1909年春,年仅21岁的朱德,怀着“从军救国”的梦想,挥别故乡四川来到昆明,一年后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在丙班步兵科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军事训练生活。该校李烈钧、罗佩金、唐继尧、顾品
朱德(1886?1976)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 四川仪陇人。1909年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参加过辛亥革命和
抗日战场上,曾有一名中国的军长与日寇面对面拼刺刀,最后壮烈牺牲。他,就是王甲本。王甲本,云南富源人,生于1900年,其父王国栋曾就读于云南陆军讲武堂,与朱德、范石生同学,曾参加过1911年的云南重九起
马崇六字晋三,云南大理人。曾就学云南讲武堂,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十三期工科、陆军大学特别班毕业。1924年任粤军讲武堂和黄埔军校工兵教官。北伐战争中任东路军工兵营长、第六军工兵指挥官、步兵团长、参谋处长
王甲本,字立基,1901年生于云南省富源县中安镇一军人世家。其父王国栋曾就读于云南讲武堂,与朱德、范石生同学,曾参加过1911年的云南重九起义和讨伐袁世凯等活动,在朱德手下任过滇南副镇守使。1917年
一、国内大事记♦ 1909年8月28日云南陆军讲武堂成立110年前,1909年8月28日,云南陆军讲武堂成立于昆明。胡文澜任总办,李根源为监督,罗佩金、李烈钧、唐继尧、刘存厚、顾品珍、方声涛
中华民国人物中文名:赖心辉别号:赖大炮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四川省三台县出生日期:1886死日期:1942职业:云南陆军讲武堂结业院校:云南陆军讲武堂重要造诣:一度担负四川省长字:德祥(历史lis
一、国内大事记♦ 1909年8月28日云南陆军讲武堂成立 109年前,1909年8月28日,云南陆军讲武堂成立于昆明。胡
我国武林界一直都有「”南拳北腿”的说法,我军开国将帅中也有不少武林高手,其中有两个人最能代表「”南拳北腿”,北腿就是大名鼎鼎的许世友,而南拳则非陈奇涵莫属。陈奇涵虽然名声不响,但他的资历却非常深,这一
众所周知,1927年底,朱德在南昌起义失败后,率领余部辗转到江西安远县时,后面有追兵,部队没有给养、弹药,逃兵无数。为此,他想到了自己在云南讲武堂的同学、金兰好友、时任国民党第16军军长的范石生,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