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明代融贯中西的天文著作,《崇祯历书》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编译的
Posted 历法
篇首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作为明代融贯中西的天文著作,《崇祯历书》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编译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为明代融贯中西的天文著作,《崇祯历书》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编译的
《崇祯历书》是明朝时期一部相对较为全面介绍了西方天文学知识的著作,由当时朝中的几位大臣徐光启、李之藻、李天经和耶稣会的教士汤若望,龙华民,罗雅谷等人一同编译的,整个编译从崇祯二年开始,整个过程一共花费了5年。 《崇祯历书》 >那么《崇祯历书》的编译是在什么样的国内背景下开始的呢?作为一个农业为民生之本的文明古国,天文历法一直是一门非常受关注的科学,进入封建社会后,统治者更是将天文与王权统治相关联,认为日月星辰之变能给予其征兆和警示,因此我国的天文的研究和利用一直受到上层统治者的严密把控。 >而到了明朝时期历法的发展遭遇了很大的问题,首先是因为战争破坏,大量典籍的流散,想要制定新的历法,但是资料残缺不全,虽然有阿拉伯和波斯的天文历法传入,但是翻译十分不顺,不能有效利用,因此只能一直沿用以往《授时历》制定的规则,导致错误频出。其次守旧思想的作祟与学识的缺乏导致历法改革无法高效的进行,守旧者固步自封,有识之士谏言无用,国家的历法实践只能一直在各种错误中徘徊。 >徐光启 >另一方面是由于西方天文知识的传入,扩展了国人对天文历法的认识,启发了有识之士找准历法改革方向。16世纪因宗教改革的影响,天主教遭遇打击,耶稣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随着他们进入中国传教,将西方先进的天文知识带入了中国,其中最为有名的一位传教士利玛窦在发现当时的历法使用陷入瓶颈后主动自荐想通过天文知识服务政府,并请罗马耶稣会长派遣更多熟悉天文历法的。此外传教士们还将西方很多历算经典翻译过来,为历法改革打好理论基础。 >徐光启和利玛窦 >《崇祯历书》的主要编撰人徐光启,李之藻等人信仰了天主教,他们作为朝中大夫积极为改革造势,将历法改革不可拖延的原因分条列举,持续性的呼吁发声,终于在崇祯二年,钦天监再出纰漏,徐等人终于说服欲励精图治的崇祯帝进行改革,之后在徐,李等人的组织努力下,多位传教士也参与了进来,他们引进西方文献进行翻译,通过购买欧洲的天文器材确保准确的内容编写,整本巨著花费中西人士大量心血得以诞生。 >参考文献: >[1] 刘鸿亮.徐光启对《崇祯历书》的编译与其实际成效的问题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6):116-120. >[2] 沈定平. 从《崇祯历书》到《时宪历》:中西文化冲突与交融述论[A].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社会转型视角下的明清鼎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2014:16. >[3] 江晓原.《崇祯历书》的前前后后(上)[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6(04):55-59. 华 兴 春 秋 小编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赵培文 郁花相关参考
职业:数学家、天文学家和历书作者国籍:美国人为什么出名:班纳克是一个基本上自学成才、自由的非裔美国科学家。他最著名的是他广为出版的历书(1792-1797),他计算了恒星和行星的每日位置,并准确预测了
利玛窦在中国传教期间,给中国带来了西方先进的天文、数学、地理等科技知识,其著作不仅推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分享,也对日韩等国认识西方做出了重要贡献。其著作《利玛窦的记忆之宫》流传至今仍备受关注。利玛窦的
利玛窦在中国传教期间,给中国带来了西方先进的天文、数学、地理等科技知识,其著作不仅推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分享,也对日韩等国认识西方做出了重要贡献。其著作《利玛窦的记忆之宫》流传至今仍备受关注。利玛窦的
李之藻字我存,号凉庵居士,浙江仁和人,是明代著名的科学家。李之藻擅长数学和天文历法,精通“泰西之学”,与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关系甚好。五十二卷《天学初函》和《乾坤体义》是李之藻的代表作。在当时他和徐光启
·易照华易照华,天文学家,中国现代天体力学和历书天文学创始人之一。长期从事天体力学的研究和教学,在有关领域做出了创造性工作。易照华于1931年5月9日出生在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金粟镇的祖屋中。祖父为文
历史人物 战国时期齐国天文学家甘德简介,是木卫三的最早发现者
人物简介甘德,战国时山东人,战国时期著名天文学家,中国天文学的先驱之一。经过长期的天象观测,甘德与石申各自写出一部天文学著作。后人把这两部著作结合起来,称为《甘石星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据不完全统计,历史上3月19日去世的名人约有52位,年代最早的是中国朱由检逝于崇祯17年3月19日,如有谬误,敬请包涵。3月19日去世的名人(一)1、崇祯17年3月19日——中国朱由检(修《崇祯历书》
明思宗朱由检,即崇祯皇帝登基之时,正值大明王朝内忧外患之际:内有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烽火四起;外有满清八旗劲旅,虎视眈眈。历经二百多年的大明王朝,此时社稷零落,山河破碎。作为希望成为中兴大明王朝一代明主
李淳风(602-670),唐朝初年在朝为官48年,精通天文、数学、历法、阴阳等学问,在这些方面也颇有成就,有不少著作。他以预言闻名后世,其中最为出名的是他和袁天罡所著的《推背图》。李淳风是岐州雍人,现在位于陕西省宝...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甘石星经》简称《星经》。中国古代天文学著作。战国时期楚人甘德和魏人石申各写一部天文学著作。后人把这两部著作合起来,称《甘石星经》。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今佚。现存的为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