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12年后的又一次“批邓”

Posted 资本主义

篇首语: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改革开放12年后的又一次“批邓”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改革开放12年后的又一次“批邓”

本文摘自《变化:1990-2002年中国实录》,凌志军著,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谁也没有想到,在1991年春天,从官方自己的媒体中传出一个新的声音——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的热情、洪亮、与众不同的声音。这声音是以评论的方式连篇累牍抛出来的。在中国,这种情形一旦出现,就意味着发生了某些重要的事情,以致报刊的编辑认为有必要采取一种非常规的手段昭告世人,更何况这一次《解放日报》还煞费苦心地选择了发表评论的时间。2月15日,也即农历正月初一,人们都在喜气洋洋地过春节,第一篇就出来了。文章不长,却让人觉得处处大有深意。你这里刚刚若有所思,它却断了档,等你就要把它忘了,它又出来了。就这样,后面三篇文章用了65天才全部刊登出来,作者都是一个名字:皇甫平。他写道:“十二年一个轮回。回首往事,上一个羊年——1979年,正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开创中国改革新纪元的一年。”“抚今忆昔,历史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的唯一道路!”这些话让今天的人读来可能会觉得空洞,但在当时,几乎所有人都会从中嗅出强烈的政治倾向,因为北京的报纸已有19个月没有用这种口吻谈论80年代的改革开放了。如前所述,媒体正在集中火力抨击那时的“右的错误”。现在,皇甫平却在怂恿人们“振奋精神,敢冒风险,敢为天下先”,还说1991年应该成为“改革年”。这些话充满了暗示:不要理会北京的那些意识形态纠纷,赶快干自己的。 毫无疑问,这会令一些人不快,然而事情才刚刚开始。在接下来的文章中,皇甫平警告人们不要“陷入某种‘新的思想僵滞’”。什么是“新的思想僵滞”呢?他说来说去,其实是在拐弯抹角地批评北京报纸上的那些东西:一讲市场经济就以为是资本主义,一说利用外资就以为不是自力更生了,甚至还把深化改革同治理整顿对立起来,反改革之道而行之。“有些同志总是习惯于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经济,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认为在市场调节背后必然隐藏着资本主义的幽灵。”记性稍好的人读到这里,不免吃一惊:他说的“有些同志”,不就包括宣传部的部长么?正是这位部长1990年2月22日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把“取消计划经济,实现市场化”叫做“资本主义化的改革”。现在,这个皇甫平居然明目张胆地说,计划和市场“不是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还说这是“又一次更大的思想解放”。 写了这些,皇甫平仍然意犹未尽。他说要警惕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新的思想僵滞”。他不肯指名道姓,旁人只能猜测:是不是那些义愤填膺批判别人的人?是不是那些煞有介事地呼喊“你们要警惕”的人?也许还有这位部长?可是猜归猜,不能作数。北京媒体还在忍气吞声,没有回击。如果皇甫平就此作罢,就不会发生后来的那些事,不料此人不知见好就收,在下一篇评论中,终于说出了那句让不少人忍无可忍的话: 如果我们仍然囿于“姓‘社’还是姓‘资’”的诘难,那就只能坐失良机。 这就把一场风波的“导火索”给点燃了。 “导火索”那一边连着北京。《当代思潮》怒火中烧,拍案而起,向上海方向发出第一轮反击。在4月20日这一期上,它发表文章质问“改革开放可以不问姓‘社’姓‘资’吗?”然后自己回答说,在自由化思潮严重泛滥的日子里,曾有过一个时髦口号,叫做“不问姓‘社’姓‘资’”。结果呢?“有人确实把改革开放引向了资本主义化的邪路”,诸如经济上的“市场化”、政治上的“多党制”,还有意识形态上的“多元化”。在列举了这一系列恶果之后,作者说:“不问姓‘社’姓‘资’,必然会把改革开放引向资本主义道路而断送社会主义事业。”这样一来,皇甫平就成了“资产阶级自由化分子”了。 对于很多洞悉中国政治的人来说,值得注意的还不是皇甫平说了什么话,而是皇甫平是个什么人。行家一望而知,这只是一个笔名,是取了“黄浦江评论”的谐音,但只有很少人才知道,这是一个三人小组——《解放日报》党委书记周瑞金、评论部的主任和上海市委的一个干部。至少有一个人,当时上海市市委书记朱镕基,心里明镜似的:这三人的背后还有人,那就是邓小平。他们文章中那些最富于新鲜感和挑战性的话,几乎都是邓小平说的。其实,只要你稍有政治经验,就算没有机会亲耳聆听邓的讲话,也能看出一点蹊跷:看看当日中国南北所有那些理论家和政治家,能够这样来谈论改革、谈论国家意识形态纠纷的人,除了邓小平,还有谁啊? 事情肇始于邓小平在1991年旧历新年的上海之行。当日官方发布新闻、告诉老百姓“邓小平同志和上海人民一起过年”的时候,局面已经出现戏剧性的变化。

相关参考

太平洋战争中的又一次偷袭,日军南下企图是否得逞

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后,美军在太平洋的军事力量蒙受了巨大损失。为了早日实现南下英美殖民地,掠夺石油等资源的战略目标,欲求不满的日军把眼光落在了菲律宾群岛上。只有攻下菲律宾,日军才能以此为跳

著名的 ”喀提林阴谋”本质上是罗马平民派和贵族派的又一次斗争

公元前一世纪,雄霸地中海的罗马共和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自格拉古兄弟改革失败之后,罗马社会平民和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两派代表人物的争斗已经从政治层面上升到战争层面。共和国的根基已经动摇,许多人都感觉到末

“神风敢死队”“申遗” 日本右翼的又一次疯狂

日本要为“神风敢死队”“申遗”了。在经历了“购买”中国钓鱼岛、公然参拜靖国神社、否认侵略历史、四处展开包围中国外交等一系列近乎疯狂的举动之后,无论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国家,都已经不再对安倍政府的“疯狂”感

中国历史 善后大借款——对中国主权的又一次空前劫掠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成立以后,由于当时国家财政已濒临破产,而整顿秩序、遣散军队、偿还积欠外债和赔款、兑现对清室优待条件等善后问题,都亟需大量款项,因此向外国借款和要求垫款便成为极重要的大事。帝国主义列强遂

继 ”高平陵之变”之后的又一次政变—— ”嘉平之变”

曹魏(陈造)睢盱汉鼎漫心劳,梦觉俄惊马食槽。马渐天飞龙在井,当途能得几时高。大家都知道,三国时期魏、蜀、吴三足鼎立,最后却全归了司马氏。这得从「”高平陵之变”说起。司马懿趁着曹芳和曹爽拜谒高平陵的时候

苏联 苏联·苏联共产党1987年1月中央全会

苏联·苏联共产党1987年1月中央全会1987年1月27—28日在莫斯科举行。这是二十七大之后,苏共进行改革准备的又一次重要会议。全会的主要内容是讨论改革和干部政策问题。戈尔巴乔夫作了《关于改革和党的

历史百科 对肯尼迪政府的又一打击——古巴猪湾事件

对肯尼迪政府的又一打击——古巴猪湾事件猪湾事件是美国政府在1961年4月一手策划并利用古巴流亡分子颠覆卡斯特罗政权的军事入侵行动。由于入侵分子的登陆地点在猪湾,故称猪湾事件。实际上,入侵计划早在196

历史百科 沙皇政府的又一杀手锏——俄国六三政变

沙皇政府的又一杀手锏——俄国六三政变1905年初爆发的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直持续到1907年。这使俄国一时成了世界关注的中心。1906年召开的第一届杜马,沙皇政府的意图是使农民和地主和解;从而拉拢

历史百科 人类疾病的又一克星——瓦克斯曼成功发现链霉素

人类疾病的又一克星——瓦克斯曼成功发现链霉素50多年前,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等疾病与今日的癌症一样,令人生畏。直到1943年瓦克斯曼发现链霉素,人类才战胜了结核性疾病,摆脱了这一疾病的威胁。塞尔曼·亚

历史人物 王天木指挥的又一场成功刺杀

  抗战前期,国民党军统进行暗杀活动最为活跃的舞台是上海。原因很简单,上海有个号称「孤岛」的租界,日军势力达不到这里。国民党军统局在此处设有专门的地下机关,一方面在租界外活动的军统特工碰上风声紧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