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日本为何抢在美国之前与中国建交
Posted 首相
篇首语:我永远要记得我所想要的。而不是我所恐惧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1972年日本为何抢在美国之前与中国建交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972年日本为何抢在美国之前与中国建交
1972年9月,上台执政仅两个多月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为何要在尼克松访华之后、中美正式建交之前匆匆访问中国,并在访华期间与中国实现邦交正常化? 周恩来与田中角荣举杯庆祝中日建交(资料图) 让日本大为尴尬的美国外交行动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从中、日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及亚洲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的大局出发,提出了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目标。然而,战后的日本在美国的压力下,1952年4月,吉田茂政府同台湾当局缔结了所谓的“和平条约”,宣布建立所谓的“外交关系”,公然对新中国进行挑衅,为中日邦交正常化设置了严重障碍。 >在此情况下,中日关系不得不从民间入手,“民间先行,以民促官”,大力开展民间外交,以“渐进积累”方式为两国关系正常化创造条件。此后,中日两国的民间贸易和文化交流不断发展起来。日本人民要求恢复日中邦交正常化的呼声也日渐高涨,从而为两国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突破打下了群众基础。 >1971年7月15日上午,日本首相佐藤荣作开完内阁会议,刚要走出会议室,他的秘书把一份备忘录送到他面前。佐藤看完备忘录后,脸色顿时变了,只见上面写道:“基辛格博士于7月9日至11日访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尼克松总统将于明年5月以前访华。(尼克松访华公报)发表时间为日本时间上午11时半。”佐藤连忙看手表,11时27分,离发表仅剩3分钟。 >这则消息对他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他绝对没想到尼克松会把日本撇在一边,事先既不联系也不商量便密派基辛格作为其特使访华,并决定自己也亲自前往中国访问。仅在八个月前佐藤赴美访问时,尼克松还向他保证:“关于对华政策将来的发展,将继续与贵国密切联系和协商。”如今,尼克松这种撇开日本决定访华的做法使佐藤政府陷入尴尬境地。 >佐藤荣作是1964年11月出任日本首相的。上台前,他在对华政策上讲了不少漂亮话。可执政后却继续追随美国,亲蒋反华。因此,在他执政的7年零8个月之中,中日关系依然原地踏步,没有任何进展。美国总统的中国之行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给日本带来巨大的冲击。日本政界一批有识之士以此为契机,强烈要求日本当局迅速开展自主和平外交,改善日中关系。 田中首相上台,接受访华邀请 >1972年7月,在中国问题上一筹莫展的佐藤荣作在一片反对声中,被迫辞去首相职务。接着,田中角荣在选举中获胜,出任新首相,并很快组成了田中内阁,大平正芳任外相。 >在7月7日召开的第一次内阁会议上,田中就公开宣布“要加快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邦交正常化的步伐”。他还表示:“充分理解”中国政府一贯主张的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原则,即: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二、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三、日台条约是非法的、无效的。大平正芳外相说得更加明确:为实现邦交正常化,首相或外相有必要在某个时期访华。 >为加速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步伐,周恩来作了一系列安排。10日,周恩来派中日友协副秘书长孙平化率上海舞剧院到东京访问演出,并指示孙抓住时机,争取向田中首相当面转达他的邀请:“只要田中首相能到北京当面谈,一切问题都好商量。”7月16日,周恩来在会见日本社会党前委员长佐佐木更三时又表示:“如果日本现任首相、外相或其他大臣来谈恢复邦交问题,北京机场准备向他们开放,欢迎田中本人来。” >日本方面的反应也是神速的。7月22日,大平外相破例会见了孙平化。孙平化转达了周恩来总理的邀请:如果田中、大平先生愿意去北京直接进行首脑会谈,中国方面表示欢迎。 8月11日,大平外相再次会见孙平化,正式表示,田中首相已决定访华,并对周恩来总理的邀请表示感谢。 >次日,中国外交部部长姬鹏飞通过新闻媒介正式宣布:中国总理周恩来“欢迎并邀请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谈判并解决中日邦交正常化问题”。 8月15日,田中首相在东京的帝国饭店亲自接见了孙平化,正式接受访华邀请,并告之准备在9月下旬或10月初成行。双方商定,待访华日程确定后,再由中日双方同时发表公告。田中还表示,希望通过访华,一举建交。 9月21日,中日双方在北京时间上午10时(东京时间11时)在北京和东京同时发表公告:“日本国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愉快地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邀请,将于9月25日至30日访问中国,谈判并解决中日邦交正常化问题,以建立两国之间的睦邻友好关系。”至此,田中访华完全确定下来。相关参考
周恩来与田中角荣举杯庆祝中日建交(资料图)让日本大为尴尬的美国外交行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从中、日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及亚洲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的大局出发,提出了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目标。然而,战后的日
周恩来与田中角荣举杯庆祝中日建交(资料图)>本文原载于《文史博览》2012年第5期让日本大为尴尬的美国外交行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从中、日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及亚洲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的大局出发,提出
1972年9月,上台执政仅两个多月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为何要在尼克松访华之后、中美正式建交之前匆匆访问中国,并在访华期间与中国实现邦交正常化? 美国的行动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从中、日两国人
1979年1月1日美国与中国建交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和《中美上海公报》的发表,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1973年中美双方互设了联络处。但在此后一段时期内,两国关系改善步子不大。1978年5月,卡特总
1972年9月29日中日建交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中美关系解冻和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极大地震动了日本。日本各阶层人士纷纷要求恢复日中邦交。1972年7月,田中角荣新内阁上
1972年9月29日日本恢复与中国的邦交1972年9月29日,日中双方在北京签署旨在恢复日中邦交的《日本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联合声明》,并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对日
中日关系的新篇章——中日建交1972年9月2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充满了热烈的气氛:中日联合声明签字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周恩来总理和姬鹏飞外长与日本田中角荣首相和大平正芳外相分别代表两国政府在联合声明上
1972年新中国虽与日本建交,但双方关系并未正常化,1978年,中日重启了缔结“和平友好条约”的谈判。然而,正在此时却发生了一件大事。日本拦截中国渔船1978年4月,中国百余艘渔船进入钓鱼岛附近海域捕
墨西哥 墨西哥·1972年2月14日墨中建交和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
1972年2月14日墨中建交和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1953年9月,墨中友好协会成立;1959年,墨西哥卡德纳斯总统访华。此后,两国文化、新闻、经贸等方面代表团及友好人士经常互访,进一步推动了墨中人民友谊
一、中外建交的过程和意义一、1971年双方以乒乓外交拉开了两国建交的序幕。二、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中美开始实质意义上的双边关系。三、1986年十一月,美国太平洋舰队访问中国青岛,中美双边关系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