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角荣“匆匆”访华背后的故事

Posted 田中角荣

篇首语: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田中角荣“匆匆”访华背后的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田中角荣“匆匆”访华背后的故事

  1972年9月,上台执政仅两个多月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为何要在尼克松访华之后、中美正式建交之前匆匆访问中国,并在访华期间与中国实现邦交正常化?

  美国的行动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从中、日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及亚洲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的大局出发,提出了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目标。然而,战后的日本在美国的压力下,1952年4月,吉田茂政府同台湾当局缔结了所谓的“和平条约”,宣布建立所谓的“外交关系”,为中日邦交正常化设置了严重障碍。

  在此情况下,中日关系不得不从民间入手,大力开展民间外交,以“渐进积累”方式为两国关系正常化创造条件。此后,中日两国的民间贸易和文化交流不断发展起来。日本人民要求恢复日中邦交正常化的呼声也日渐高涨,从而为两国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突破奠定了基础。

data-filtered="filtered" 毛泽东与基辛格

  1971年7月15日上午,日本首相佐藤荣作看到了基辛格秘密访华的消息。这则消息对他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他绝对没想到尼克松会把日本撇在一边,便密派基辛格作为其特使访华,并决定自己也亲自前往中国访问。仅在8个月前佐藤赴美访问时,尼克松还向他保证:“关于对华政策将来的发展,将继续与贵国密切联系和协商。”

  眼前的尴尬,给日本带来巨大的冲击。日本政界一批有识之士以此为契机,强烈要求迅速开展自主和平外交,改善日中关系。

  田中接受访华邀请

  1972年7月,在中国问题上一筹莫展的佐藤荣作在一片反对声中,辞去首相职务。接着,田中角荣在选举中获胜,出任新首相,并很快组成了田中内阁,大平正芳任外相。

data-filtered="filtered" 田中角荣

  为加速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步伐,周恩来做了一系列安排。10日,周恩来派中日友协副秘书长孙平化率上海舞剧院到东京访问演出,并指示孙抓住时机,争取向田中首相当面转达他的邀请。7月16日,周恩来在会见日本社会党前委员长佐佐木更三时又表示:“如果日本现任首相、外相或其他大臣来谈恢复邦交问题,北京机场准备向他们开放,欢迎田中本人来。”

  日本方面的反应也是神速的。7月22日,大平外相会见了孙平化。孙平化转达了周恩来总理的邀请。8月11日,大平外相再次会见孙平化,正式表示,田中首相已决定访华,并对周恩来总理的邀请表示感谢。次日,中国外交部部长姬鹏飞正式宣布:中国总理周恩来“欢迎并邀请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谈判并解决中日邦交正常化问题”。

  8月15日,田中首相在东京亲自接见了孙平化,正式接受访华邀请,并告之准备在9月下旬或10月初成行。双方商定,待访华日程确定后,再由中日双方同时发表公告。田中还表示,希望通过访华,一举建交。

data-filtered="filtered" 1972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9月21口,中日双方在北京时间上午10时(东京时间11时)在北京和东京同时发表公告。至此,田中访华完全确定下来。在经过一番精心准备后,9月25日,田中首相一行启程。陪同他来访的有大平正芳外相以及其他日本政府要员。

  由于事先双方已交换了联合声明草案,意见比较接近,因此短短5天中,整个建交谈判比较顺利。不过,双方仍然在一些问题上产生了严重分歧。

  毛泽东:“你们吵架吵完了?”

  毛泽东是中日邦交正常化的高超的指挥者。他在9月27日中日建交谈判出现严重分歧、中日邦交正常化遇阻的关键时刻会见了田中一行。

data-filtered="filtered" 田中角荣

  田中和大平等在周恩来的带领下,来到毛泽东住处。刚一进门,毛泽东就说道:“你们吵架吵完了?”接着又说道,“不打不成交嘛!”田中首次领略到毛泽东的幽默、风趣。一小时的谈话,始终都在轻松、友好的气氛中进行。

  毛泽东先是开玩笑说:“我是个大官僚主义者,见你们都见得晚了。”然后又称赞大平的名字好,是“天下太平”,说得大平在一旁喜滋滋的。接着又问起会谈情况,并说道:“总要吵一些,天下没有不吵的。吵出结果来就不吵了嘛!”

  当时正在进行中的建交谈判,争论十分激烈,田中对谈判能否最后达成协议心里没底,毛泽东的这句“吵出结果来就不吵了”使他吃了定心丸。

  毛泽东十分重视日方对侵华战争如何表态的问题,他问田中:“你们那个‘增添麻烦’的问题怎么解决的?”田中回答:“我们准备按照中国的习惯来改。”毛泽东进一步告诫说:“只说句‘添了麻烦’,年轻人也不会满意。在中国,这是把水溅到女孩子裙子上时说的话。”一句轻松的俏皮话,点出了问题的实质。

data-filtered="filtered" 毛泽东会见田中角荣

  会见结束时,毛泽东指着周围书架上的《楚辞集注》六卷说:“这套书是送给田中首相的礼物。”田中高兴地说:“多谢,多谢。”尽管田中一再谦让,毛泽东还是把他们送到门口,目送着田中一行离去。第二天,田中一行参观故宫。

  在毛泽东和田中会见之后,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1972年9月29日,中日双方终于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周恩来、姬鹏飞与田中、大平分别代表两国政府在联合声明上签字。联合声明宣布自该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决定自1972年9月29日起建立外交关系,并尽快互换大使;决心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两国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

  联合声明的发表使中日两国人民为之奋斗了整整20年的邦交正常化终于实现了。1972年9月29日这一天载人了中日两国关系的史册。

  (王友)来源:《文史博览》


♦ 《中日联合声明》中为何没提“侵略”二字?

♦ 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回国后险被逼剖腹谢罪!


长按右图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

相关参考

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归来曾被逼剖腹谢罪

田中角荣(资料图)日中恢复邦交已经40年了,两国很多的年轻人都已经把这段往事给忘记了。作为田中角荣的女儿,我(指田中真纪子,下同)了解父亲为恢复日中邦交而产生的烦恼,仍然记得那段辗转反侧的岁月。40多

抱着必死的决心,曾被逼剖腹谢罪

  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角荣访华是什么时候?中角荣访华有什么目的?中角荣访华回去后为何抱着必死的决心?传闻说田中角荣访华后曾被逼剖腹谢罪?这是真的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下田中角荣访华事情真相。  田

历史人物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之后为什么被逼自杀 原因是什么

大家应该都知道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就是这位首相开始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化。但是他当时访华可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去的。首先他不知道中国的态度,他不知道自己到了中国能不能活着回去,再者他回国必将遭到日本政党的反对,

真的是给乾隆祝寿吗? 马戛尔尼访华背后的阴谋

乾隆五十八年(1793),英国马戛尔尼使团以为乾隆帝祝寿的名义来到中国。这是到达中国的第一个英国外交使团,是中英之间最重要的一次早期交往,堪称中西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别有用心的访华使团18世纪后期,英

真的是给乾隆祝寿吗? 马戛尔尼访华背后的阴谋

乾隆五十八年(1793),英国马戛尔尼使团以为乾隆帝祝寿的名义来到中国。这是到达中国的第一个英国外交使团,是中英之间最重要的一次早期交往,堪称中西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别有用心的访华使团18世纪后期,英

历史百科 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应邀访华,经过双方会谈于9月29日由周恩来总理、姬鹏飞外长同田中角荣首相、大平正芳外相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声明宣布结束中日两国之间迄今存在

杜康酒是中国的四大名酒吗?(古时候)

杜康酒是最早的中国8大名酒之一!酒名:杜康酒产地:河南省伊川县酒精度数:54%简介:中国历史名酒--杜康酒因酒祖始造而得名,千百年来广为流传,闻名遐迩。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之后,周总理提出“

知名人物 田中玉生平故事简介,田中玉历史评价,田中玉怎么死的?

田中玉,字蕴山。1869年10月(清同治八年九月)生于直隶临榆(今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小高连庄。其父田润,长年在外经商。田中玉七岁入本庄私塾,1878年,因父病故辍学。稍长,与人合伙在山海关南海开

8秒空难背后的谜团

  塔台在向太平洋舰队专机发出起飞指令后,飞行员仅仅滑行了不到几百米的距离,甚至没有滑行到跑道边缘就匆匆起飞了。  飞行员机组都是太平洋舰队航空兵部队的优秀飞行员,他们驾驶类似机型已经超过10年。他们

回忆阿卜杜拉国王首次访华

 编者按:《环球时报》与外交笔会联手开设“外交亲历”栏目,由资深外交官讲述外交生涯中的精彩故事,不定期刊登在史海回眸版,力争为读者呈现新中国外交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上周,沙特国王阿卜杜拉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