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年号令和是什么意思
Posted 年号
篇首语: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日本年号令和是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日本年号令和是什么意思
日本在今天公布了新的年号“令和”,将于5月1月起开始正式使用。日本目前年号为“平成”,是明仁天皇的年号,从1989年开始沿用至今,因为明仁天皇此前出动提出禅位,所以才会诞生新的年号。日本此前采用的年号基本上都是出自我国的典籍,那这次的“令和”究竟又有着怎样的典故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令和”的出处,还有其中蕴藏的意思,感兴趣的话就来一起看看吧。
“令和”出自日本古籍《万叶集》。自645年日本启用首个年号“大化”以来,过去247个年号中辨明出处的均出自中国古籍,多数是《四书五经》等唐代之前的古典文献。比如“昭和”出自《尚书》的“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平成”出自《史记》的“内平外成”和《书经》的“地平天成”。因为此前负责选择年号的专家多由通晓中国古典文化的学者担任。
令和,是摘取《万叶集》的“令月”与“风和”拼凑而成。“令月”还是典出中国,意为吉月,出自于《仪礼·士冠礼》,“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郑玄 注:“令、吉,皆善也。”
本次年号的诞生全过程分为多个步骤。
首先由各界学者们开会给出提案;随后,根据学者们的意见,甄选出5个新年号的候补方案;经过大约45分钟的会议后,参议院和众议院也将给出意见,最后由全体内阁成员在内阁会议上进行协商并选出最终的新年号。
为了此次年号的修改,日本政府从日本文学、中国文学、日本史学、东亚史学等各大领域选出9位“业内大咖”,丰富新年号的文化意义。
新年号除了需要丰富的文化内涵,选取年号时,日本也遵循着其独有的标准——符合国民理想、2个汉字、容易书写、读音方便、迄今不曾被用过的、非常用名词。
此外,本次选择新年号的条件也有诸多限制,政府会尽量回避民众预测人气甚高的那一些,并且还将回避首字母与明治以来年号相同的“M、T、S、H”(明治、大正、昭和、平成)的方案。
据悉,日本的年号从“大化”到“平成”,总共援引了77部中国古代文献,而这些文献半数以上是中国唐代之前的作品。其中,《尚书》最为热门,共有36个年号出自于此。
例如,年号“昭和”便是出自《尚书·尧典》的“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而即将成为过去的“平成”则是出自《史记·五帝本纪》中的“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以及《尚书·虞书·大禹谟》之中的“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功”。
相关参考
汤和是明朝大将,是当初与朱元璋打天下的一拨人中的其中一个,是开国功臣。汤和生于公元1326年,去世于公元1395年,字鼎臣,濠州钟离人。汤和与朱元璋是同乡,而且还是一条街长大的好兄弟,这使得汤和在
汤和是明朝大将,是当初与朱元璋打天下的一拨人中的其中一个,是开国功臣。汤和生于公元1326年,去世于公元1395年,字鼎臣,濠州钟离人。汤和与朱元璋是同乡,而且还是一条街长大的好兄弟,这使得汤和在
本文摘自《回首“文革”》,张化、苏采青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1969年10月间下达全军的林彪的"第一号令"(原来的全称是"林副统帅一号战斗号令",后来有关中央文件的全称为"林副主席指示第一号令"),
蓝采和是谁:蓝采和,唐朝人。八仙之一,在今安徽省凤阳县临淮关镇得道成仙。陆游在《南唐书》中说他是唐末逸士。元代杂剧《蓝采和》说他姓许名坚。蓝采和是他的乐名。他常穿破蓝衫,一脚穿靴,一脚跣露,手持大拍板
蓝采和是谁:蓝采和,唐朝人。八仙之一,在今安徽省凤阳县临淮关镇得道成仙。陆游在《南唐书》中说他是唐末逸士。元代杂剧《蓝采和》说他姓许名坚。蓝采和是他的乐名。他常穿破蓝衫,一脚穿靴,一脚跣露,手持大拍板
八仙过海中的蓝采和是男是女?八仙过海中的蓝采和是男的。蓝采和是汉族民间及道教传说中的八仙之一,他在八仙中排第六位。他是唐朝人,在今安徽省凤阳县临淮关镇得道成仙。陆游在《南唐书》中说他是唐末逸士。元代杂
八仙过海中的蓝采和是男是女?八仙过海中的蓝采和是男的。蓝采和是汉族民间及道教传说中的八仙之一,他在八仙中排第六位。他是唐朝人,在今安徽省凤阳县临淮关镇得道成仙。陆游在《南唐书》中说他是唐末逸士。元代杂
刘墉和和|说起刘墉,可能有一些人对这个名字并不熟悉,但说到宰相刘罗锅,恐怕没听说过的人就不多了。刘墉人像图刘墉出生于1719年,是清朝有名的政治家和书法家。他的家族是名门望族,其中成员世代为官。刘墉的
刘墉和和说起刘墉,可能有一些人对这个名字并不熟悉,但说到宰相刘罗锅,恐怕没听说过的人就不多了。刘墉人像图刘墉出生于1719年,是清朝有名的政治家和书法家。他的家族是名门望族,其中成员世代为官。刘墉的父
和官职和入仕是在乾隆三十四年,那时他参加了科举,但不幸名落孙山。三年之后,和22岁,他被授予了三等侍卫。后来没过多久,和在乾隆帝面前因展现才学而获得赏识,当了其仪仗队的侍从。从此,和开始了自己平步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