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与和是什么关系

Posted 刘墉

篇首语: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刘墉与和是什么关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刘墉与和是什么关系

2、刘墉才是乾隆朝的铁齿铜牙

刘墉与和是什么关系

刘墉和和

说起刘墉,可能有一些人对这个名字并不熟悉,但说到宰相刘罗锅,恐怕没听说过的人就不多了。

刘墉人像图

刘墉出生于1719年,是清朝有名的政治家和书法家。他的家族是名门望族,其中成员世代为官。刘墉的父亲刘统勋更是乾隆年间的一代名臣。因着父亲的关系,他参加了乾隆十六年的会试和殿试,开始了自己的仕途之路。不过,刘墉在官场上的经历并不平顺,几经起落,但他一直恪尽职守、清正廉洁,成为了乾隆帝与嘉庆帝期间的朝廷重臣。

刘墉的清正廉洁注定了他与当时的大贪官和之间是对立关系。刘墉的年纪比和整整大了三十多岁,且两人的出身也是差距甚大。因此,刘墉的做官基础远高于和,但是他的官职在后来却一直没能超越和。这不但与他们一个是清官,一个是贪官有关,也与他们自身的性格分不开。刘墉为人小心谨慎,尽管看不惯和,也不会去得罪他,而是不阿谀奉承,选择独善其身。所以,和也一直没能收服刘墉为其所用。

在嘉庆帝扳倒和的事件中,刘墉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不畏权势,查明和利用职务贪污、搜刮民脂民膏等多项罪状,上奏朝廷。嘉庆帝随即对除去和采取了措施。不过后来,在嘉庆帝想将和凌迟处死时,刘墉等人又建议应赐其自尽,保留全尸。最终,和自尽于家中。从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刘墉并没有因公务而发泄私愤,为人公正之处令人敬佩。

和纪晓岚

说起和与纪晓岚,可能很多人的脑海中会最先浮现出《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人物形象,里面张国立老师塑造的纪晓岚能言善辩、学识丰富,是贪婪狡猾的和的大克星。然而,这部电视剧虽然可以说是在影视界收获了巨大的成功,塑造的人物形象也被人们所牢记,但它是以纪晓岚为主角的,内容上戏说了乾隆、纪晓岚、和之间的故事,一定程度上丑化了和的形象,在史实上难免有些偏颇。

《铁齿铜牙纪晓岚》和与纪晓岚剧照

纪晓岚,原名纪昀,字晓岚,他博览群书,在文学上的造诣非常高。纪晓岚于乾隆八年参加科试获得第一名而开始了自己的仕途,他先后担任过提督学政、编修、左都御史、礼部侍郎等职务。

在真正的历史中,纪晓岚的年纪要比和大二十多岁,他与和的关系不错,官职比和低,实际上也是和的助手。他们的关系并不像传统影视剧所表现出的针锋相对,而更像是忘年交一般。乾隆帝曾说纪晓岚是读书多而不明理,其实就是说他在待人处事上还不够圆滑。而比他年轻的和办事果断,处世泼辣,这时候,因年纪渐长而逐渐内敛的纪晓岚就会善意地在人际关系上提醒他。和也会在工作与生活中对纪晓岚多多照顾。另一方面,纪晓岚是个文人,在政治、治国与理财方面都无法与和并肩而论,两人的利益冲突并不大,因此并没有太多的直接碰触,也不会真像电视剧中表现的那样,斗得不可开交。

刘墉才是乾隆朝的铁齿铜牙

和是清朝著名的大贪官,富可敌国,又以善于讨乾隆开心著称,而同朝称臣的刘罗锅以耿直清廉著称,两人不时有龌龊,关系颇不融洽,但两人的真实关系究竟如何,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在清代野史中,盛传刘墉与和关系颇不融洽。《清朝野史大观》中说,和天性警敏,读书不多,但能强记,做官身份高贵之后,经常请吴省钦等人到他的家中谈古论今。所以和对诗词文章也能粗通,自己写的一些东西,私下请彭元瑞、纪晓岚等为之润色,彭、纪二人怕被他诋毁,常代他写作。惟有刘墉能和他抗衡,人们传说刘墉为人耿直清廉,但并不知道他性格中还有诙谐的一面,他曾多次以戏弄的话刺激和,使和难以忍受。乾隆也知道两个人之间不够融洽,常常以温和的语言从中调和他们。

据民间流传,和与刘墉结怨有几种说法和原因。其一传说有“雪泥戏和”一事。故事情节是这样的:有一年新春,刘墉侦知和应召入宫,其时正值风雪交加,泥泞满地,便有意出和的洋相。他换上一件破旧的皮袍,匆匆赶到通往宫中的路上等候和。等和来到后,刘墉便差人拦着轿子递上帖子说:“刘大人昨日过府贺年没有遇到和大人,现在路边候着。”

和虽然不喜欢刘墉,但刘墉对自己如此尊重,又同是皇上的宠臣,此时此刻不能失礼。他只好冒着风雪下了轿子。

和正要和刘墉打招呼,就见刘墉先“扑通”一声跪在雪地上,口中说:“给和大人贺年!”

和一见刘墉跪在地上给他贺年,也不得不跪到地上回拜,可是他过年穿在身上的是特别名贵的貂皮袍,外罩锦绣马褂,一下子弄得污浊不堪。等两人站起来后,和发现,刘墉虽然身上也沾了不少泥污,但他穿的是一件旧皮袍,早已破旧不堪,根本不值几个钱,看来是有准备,又不好明说,只有心中叫苦不迭。其二是关于刘墉出对联,和献丑的事。

在民间传说中。关于刘墉让和出丑的事似乎更让人们开心。其中下面一则故事则是说刘墉借皇帝让和请自己出山之机,以灵活地对答乾隆的命题而让和出丑的事。故事说:有一年,刘墉非要告老还乡,乾隆皇帝无奈之下就让他回去了。可是,刘墉走后不久,乾隆又想让他回来,可又怕刘墉摆架子,不买他的账,就想出了个主意。

他对满朝文武百官说:“我这有三个问题,限你们三天答上来,如果答不上来,统统撤职。”什么问题呢?他说:“什么上,什么下;什么东,什么西;什么肥,什么瘦?”

文武大臣听了直犯嘀咕,这可怎么答呀?要是有刘墉在这里就好了,他准能答上来。他们想来想去,始终想不出答案,无奈之下,他们只好请刘墉的“徒弟”和连夜赶往山东诸城,请教刘墉,救大家一下。

和巴不得刘墉不在朝呢,可大伙一个劲地求他,他不去的话,不仅别人的官保不住,他自己的官也保不住,只好硬着头皮赶往山东。到刘墉家的时候,刘墉正在收拾菜园子。和顾不得休息,就把自己的来意及乾隆出题的事说了,和记忆力虽佳,可这次却把“什么肥,什么瘦”给忘了。

刘墉说:“这还不好答。”指着园子里的菜说:“你看,黄瓜上,茄子下;东瓜东,西瓜西。”

和一听,这么简单啊,高高兴兴地又快马往回赶。赶到京城时正赶上第三天早朝,和连忙穿上朝服上了金鸾殿。乾隆问:“已经三天了,我提的问题谁能答上来?”和出班跪奏:“臣能答。”

“说给我听听。”

“黄瓜上,茄子下;东瓜东,西瓜西。”

“那么什么肥,什么瘦呢?”

和一拍脑门:“糟了,忘了问了。”

乾隆故意发怒道:“什么黄瓜茄子,东瓜西瓜的,胡说八道,拉出去斩了!”

和正恨刘墉呢,就大叫:“皇上息怒,这是我老师刘墉说的。”

“好个刘墉,教学生就教这个?把刘墉给我带来!”

和这时得意了:刘罗锅子,看你这次如何收场。

几天后,刘墉被宣进金鸾殿,乾隆问他:“什么上,什么下;什么东,什么西;什么肥,什么瘦?你能答上来吗?”

刘墉答道:“臣能答上来。君为上,臣为下;文为东,武为西;肥,肥不过春天的雨;瘦,瘦不过九月的霜。”

乾隆听后直挑大拇指:“答得好。”“不过,你为什么教给你学生黄瓜、茄子??”

“我这叫在哪里说哪里的话。那会我是在菜园子里,自然说的是黄瓜茄子;今天我是在朝堂上,说的当然是国家大事。”其三是关于和中计,受辱又赔银的事。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纪晓岚和刘墉等一班正直大巨,对和的贪婪行为极为痛恨,早就想整治一下,一时间苦无机会。

乾隆四十二年,直隶山东两省大旱,田土干裂,河流干涸,禾苗枯萎,颗粒无收。初秋,又遇到一场多年不遇的蝗灾,蝗虫遮天盖地飞来,所经之处,连树木的叶子也啃噬干净。百姓生活无着,到处乞讨为生。纪晓岚隶籍河北河间府献县,刘墉乃山东诸城人,两人为了家乡灾情,极力向朝廷疏请,发银赈济,又呼吁当地富商大员,捐纳钱粮,救济百姓,还厚着脸皮向朝中官员募捐,筹集钱物,寄回家乡,但仍不能使灾情缓和。

有一天,刘墉来到纪府,两位志同道合的大臣见面,纪晓岚忽然眼睛一亮,冒出一个主意来。

纪晓岚附刘墉耳边如此这般一番,刘墉抚掌大笑而去。

刘墉回府分派几个得力家人动手做好一切准备,又命一个与和府家人相熟的管家,附耳布置了任务,一切就绪,静待恶狼入阱。

这天,和早朝后回府,一个心腹家人上前悄悄说:“大人,小人探得一个重要消息,特向相爷禀报。”

“什么消息?”和一面喝茶一面漫不经心地问。

“刘墉学士府中藏有二十万两银子,定于后天清晨用马队载出崇文门送往老家山东,救济灾民。”家人悄悄说。

和听此消息,初只有些惊奇,继而笑出声来,他自言自语:“刘墉呀刘墉,你三番两次上章弹劾本官贪污受贿,这次可落到我手中,你刘氏父子哪来这么多银两?定是来路不明,弄到赃银,就有好戏看!”于是,点齐一百名家丁,悄悄作了安排,专等明早去拦截刘府马队。

第二天,和的人马将刘府的五十匹马全部劫回和府。接着便开箱取银,结果两百只木箱装的全是石头。至此,和这才醒悟到中了刘墉的以假充真的诡计。

这天早朝刚开始,和就被刘墉参了一本,刘墉跪在地上说:“启奏皇上,和派家丁将臣运往山东救济灾民的二十万两白银全部劫走。”

乾隆皇帝一听大惊,忙厉声向站在朝中的和问道:“和,可有此事?”

和一肚子委屈,无法申诉,只好哭丧着脸,跪在地上回奏说:“启奏皇上,确有这事,但马上驮的不是银两,全是石头,是刘墉故意陷害微臣。”

此言一出,乾隆皇帝又是一惊,这位一向自诩聪明的皇帝也被弄糊涂了。他望着跪在御案前的两位重臣,心里纳闷,忙向刘墉说:“刘爱卿,你且回答,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刘墉回奏道;“木箱中所装,全是白银,计二十万两,怎么会是石头,一定是和搞鬼,蓄意想吞没这笔白银。”

乾隆想了想,大声喝道:“大胆和,你指使家丁拦截赈银,形同盗匪,理应治罪,姑念你平日还勤于政事,免于处罚,交出所截银两,另外罚款二十万两,以赈济灾民。”和这下子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得乖乖的认赔,因此就与刘墉结下了不解之怨。

相关参考

刘墉才是乾隆朝的铁齿铜牙

和是清朝著名的大贪官,富可敌国,又以善于讨乾隆开心著称,而同朝称臣的刘罗锅以耿直清廉著称,两人不时有龌龊,关系颇不融洽,但两人的真实关系究竟如何,却有着不同的看法。在清代野史中,盛传刘墉与和关系颇不融

历史上真实的乾隆与和、纪晓岚、刘墉的关系是怎样的

乾隆、刘墉、和|、纪晓岚(纪昀)是这些年来电视荧屏上经常出现的欢喜冤家,或是乾隆、刘墉、和|一组,或是乾隆、纪晓岚、和|一组。历史上,他们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刘墉与乾隆关于刘墉与乾隆的关系,民间有

福康安与和是什么关系 为何一同被嘉庆处死

关于这个问题,最直接的证据是朝鲜人提供的,好像《李朝实录》里朝鲜使臣的报告,福康安“稍欲岐贰于,颇矜持,收拾人望,而宠权相埒,势不两立”。还有间接证据,如考虑到阿桂因素;阿桂是公认的和对立面,对和采取

传乾隆与和是同性恋

清末明信片“名妓花”“食色,性也”,追逐美色,在男权社会中屡见不鲜。现代社会,官员的绯闻亦不断见诸媒体,让人想起清朝官员的性丑闻。1、清初严厉禁娼清初,统治者吸取明朝荒淫亡国的教训,下令京城之内严禁各

历史中真实的纪晓岚、刘墉、和是什么样的

纪晓岚,纪晓岚,纪昀,字晓岚,号春帆,晚号石云,又号观弈道人、孤石老人。世称茶星、纪河间。谥文达。雍正二年六月十五日午时出生。纪晓岚传略:纪昀祖籍为应天府上元县,传其家为纪家边。明永乐二年(1404)

刘墉才是乾隆朝的铁齿铜牙

和|是清朝著名的大贪官,富可敌国,又以善于讨乾隆开心著称,而同朝称臣的刘罗锅以耿直清廉著称,两人不时有龌龊,关系颇不融洽,但两人的真实关系究竟如何,却有着不同的看法。在清代野史中,盛传刘墉与和|关系颇

乾隆与他的大臣 ,以及大臣与大臣之间关系如何?

如果说刘墉与和|处于对立面的话,那么,他与纪昀的关系则相当融洽。纪昀出自刘墉之父刘统勋的门下,两人有师兄、师弟之谊。大学士英和在其《恩福堂笔记》中记载,纪昀与刘墉关系极好,纪昀才思敏捷,刘墉字写得很好

正史上的和珅,有两个死对头,并非纪晓岚与刘墉,而是这两人

和珅是比较有名的贪官,在电视剧与传说当中,在朝廷中与和珅斗智斗勇有很多人,其中最多的就是刘罗锅和纪晓岚,其实真正的史料当中,这两个人并没有能力和实力与和珅斗,在乾隆后期,有两个重要人物,他们也深受乾隆

福康安与和相比谁更受乾隆皇帝的宠信

与清圣祖康熙皇帝一起开辟了康乾盛世的乾隆帝,在他手下有一对文臣武将,帝国双璧,这两人就是和和福康安。和是文臣的头头,福康安是武将的龙首,福康安主外,和主内。福康安,生于公元1754年,字瑶林,号敬斋,

历史上乾隆、刘墉、和、纪晓岚间的真实关系

乾隆、刘墉、和、纪晓岚(纪昀)是这些年来电视荧屏上经常出现的“欢喜冤家”,或是乾隆、刘墉、和一组,或是乾隆、纪晓岚、和一组。历史上,他们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刘墉与乾隆关于刘墉与乾隆的关系,民间有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