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守东北边疆三十年
Posted 沙俄
篇首语:欠伸展肢体,吟咏心自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镇守东北边疆三十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镇守东北边疆三十年
在晚清东三省建立前的200多年间,清廷以军府建置统治东北,其中吉林将军占有重要地位。吉林将军前身是宁古塔(今黑龙江海林、宁安一带)昂邦章京(满语音译,汉语意为总兵官),康熙元年(1662年)升为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康熙十五年(1676年)移驻吉林乌拉城(今吉林永吉),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改称吉林将军。
军府制度对稳定清朝在东北的统治起到重要作用,在清初反击沙俄对黑龙江地区的侵略、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等方面作用尤其显著。其中,首任宁古塔将军巴海及其父沙尔虎达在反抗沙俄侵略的斗争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沙尔虎达,瓜尔佳氏,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出生在黑龙江中游虎尔哈地方的苏完部。后金天命十年(1626年),他随父投归努尔哈赤,参加了对明朝的战争,立有战功,并于顺治元年(1644年)奉调入关。
data-filtered="filtered" 沙尔虎达
在清朝统一中原的战争紧张进行的时候,俄国对中国东北黑龙江流域的侵略也一步步升级。先是波雅科夫率领的哥萨克(突厥语音译,意为“自由人”,东欧草原的游牧社群,后成为沙俄的特殊军人阶层,是支撑俄国向东扩张的主要力量)侵入中国达斡尔人居住的地区,疯狂劫掠,烧毁村庄;后来又有哈巴罗夫匪帮窜扰黑龙江,强占了中国的雅克萨城,并对达斡尔人进行野蛮屠杀。
由此,清廷决定加强黑龙江地区的防卫力量,抗击沙俄入侵。顺治九年(1652年)七月,沙尔虎达奉命统率所部驻防宁古塔。十年五月,升任昂邦章京,管辖开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滨海地区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与沙俄入侵者展开了面对面的斗争。
刚上任不久,沙尔虎达就身患重病。顺治帝特地派御医从北京前往宁古塔为其治疗。沙尔虎达深受感动,带病在前线坚持指挥。俄国哥萨克侵略黑龙江地区,给这里的达斡尔等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他们听说沙尔虎达率兵驻守宁古塔的消息后十分高兴,头人们纷纷前来请求保护。沙尔虎达顺应形势,采取措施,密切与各族头人的联系,并通过他们在各民族中编户设官,继续扩大影响,很快建立起一整套的管理制度,为稳定边疆、抗击侵略打下了基础。
沙尔虎达病体康复后,立即率军向入侵者发起进攻。顺治十一年(1654年)六月,他统领满洲兵300名、朝鲜鸟枪兵100名、赫哲族壮士300人,分乘20多只战船和140多只小桦皮船,在松花江上和斯杰潘诺夫率领的370余名哥萨克展开激战。在清军强大火力的攻击下,斯杰潘诺夫匪帮狼狈逃窜,龟缩在黑龙江上游呼玛城堡里,很长时间都不敢出来。
顺治十二年之后,哥萨克又开始四出骚扰,黑龙江流域各民族的安定生活再次受到严重威胁。面对这种情况,沙尔虎达想尽一切办法消灭入侵者。顺治十四年(1657年)初,当地天寒地冻,大雪纷飞,哥萨克龟缩在黑龙江下游的尚坚乌黑地方(今佳木斯市附近山音村)。沙尔虎达获取这一情报后,领兵长途奔袭,出其不意,大败哥萨克,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顺治帝对此战果非常满意,特意颁赏衣帽等物给他。
顺治十五年(1658年)春,沙尔虎达建造了40只大船,大大加强了水上作战能力。他上奏顺治帝,希望照会朝鲜国王,派出能熟练使用鸟枪的士兵200名配合作战。朝鲜鸟枪手在五月中旬到达宁古塔。准备工作完成后,沙尔虎达密切关注俄国哥萨克的动向,以捕捉战机。
七月,斯杰潘诺夫带领500名哥萨克,乘船在黑龙江上抢劫,并闯入松花江。沙尔虎达立即率领所部,分乘47只战船,在松花江和牡丹江会合处(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城附近)布好阵势,准备全歼入侵者。他命令先把敌人的船队拦截住,防止其逃跑;然后鸟枪手齐射,把敌人赶到岸上,再给以致命打击。
经过一场激战,有270余名哥萨克或被击毙或生俘,还有一些慑于清军声威,不战而降。斯杰潘诺夫本人也在战斗中丧命。只有180余名哥萨克逃往黑龙江上游而得以活命。沙尔虎达上奏此役情况后,顺治帝颁发谕旨:“命兵部议叙,以所俘获,分赐有功将士。”(《清世祖实录》)不久,清军收复了雅克萨城,拆除了哥萨克强建的堡寨。沙俄的另一个侵略据点——呼玛城堡,也被中国军民烧毁。抗俄斗争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此后不久,沙尔虎达又患重病,于顺治十六年(1659年)一月在宁古塔逝世,享年61岁。三月,沙尔虎达的灵柩运往京师,顺治帝派遣内大臣赍茶酒迎奠,追封他为太子太保,谥号“襄壮”,并立碑纪念。顺治帝还谕示吏部:“宁古塔系边疆要地,沙尔虎达驻防年久,甚得人心。今已病故,其子巴海素著勤慎,堪代其父。”于是,巴海被授为宁古塔总管,继承父志,开始了抗击沙俄、保卫边疆的斗争。
data-filtered="filtered" 巴海
康熙元年(1662年),宁古塔总管升格为宁古塔将军,巴海成为首任宁古塔将军。为有效抗击沙俄入侵,他主要做了两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管理。康熙十年,巴海派遣副都统安珠瑚“招徕东海部落四千七百余丁,安置宁古塔附近,设佐领四十员……分辖其众,号新满洲”,这大大加强了清朝在东北的防卫力量。二是积极操练军队,整备器械。康熙十五年,宁古塔将军移防吉林后,巴海即上奏商调内地汉族工匠前来修造战舰,兴建水师。这一年共修造战舰40艘,“设营炮水手总管一员,四品官二员,五品官二员,骁骑校四员。”为后来雅克萨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巴海任宁古塔将军20余年,尽职尽责。他和其父沙尔虎达的抗俄斗争,反映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保卫国家的伟大精神。
♦ 为何清朝入主中原后始终没有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
♦ 清政府四次割地赔款,割让的土地都归了谁?
♦ 晚清四大名臣启示录:大厦将倾,独木难支也
长按右图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此人坐镇东北三十年,把扰乱大明的蒙古、女真势力一个个打趴下
李成梁>大明万历年间,一代名相张居正掌权。重用一批牛人,边疆安定稳固。东南戚继光,西北麻贵,东北则是李成梁,一个坐镇东北三十年的将军,把扰乱大明辽东的蒙古、女真势力一个个打趴下,威振胡夷。>整个辽东只
古代边疆是距离政治权利最远的地方,为了不让匈奴进犯边疆,皇帝就会派人带着军队驻扎在边疆,保护边疆百姓的安危和国土的完整。为了让镇守边疆的将军能够安心地镇守在边疆,为皇帝卖命,所以就会让这些将军手握重权
清朝初年,国内的局势还不明朗,满清入关之后,还需要大量的汉人来安抚汉人,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其中,西南的三个藩王就是代表,清廷一方面钱粮税收都下放给当地,另一方面,也需要他们替清廷弹压边疆的叛乱。因为此
《三国演义》传遍大街小巷,爱好者自读《三国志》。但说到刘备的刎颈之交,大家都只会想到关羽、张飞,甚至四将军赵云、诸葛亮。而在历史真正留下记载却另有其人。要不是孙楚记载了他的碑文,大家都不知道他这位为曹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元璋的养子沐英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1389年冬天,明太祖朱元璋在奉天殿请一名风尘仆仆的客人吃饭。这名客人叫沐英,是朱元璋的养子,来自遥远的西南边陲云南。>
镇守南关的冯子材冯子材(1818~1903)字南干,号萃亭,广东钦州(广西钦州)人。他原是行伍出身,道光三十年(1850年)参加过刘八领导的广东天地会的反清起义,次年接受了清政府的招抚。起初,他随从向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李成梁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位高权重的李成梁,应该算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在明代严厉控制武将的大环境下,他能够镇守辽东,控制东北军事、经济达三十年之久
...粮税收都下放给当地,另一方面,也需要他们替清廷弹压边疆的叛乱。因为此时,北方和西北边陲仍旧有蒙古和准格尔各部落蠢蠢欲动。但是,随着康熙皇帝继位之后,朝廷的国库逐渐空虚起来,在扳倒了权臣鳌拜之后,康熙的...
作者:张磊,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亦失哈,宦官,又名易信,海西女真人,长期为明王朝经略广阔的东北。在宣德时期,朝廷边防战略转变后,长时间镇守辽东,保障边疆。他是明王朝恢弘壮阔、多元雄浑时代的缩影。>亦失
自元至正二十二年正式出宦,至明洪武二十五年身赴黄泉为止,享年四十八岁的前后在仕途奋击达三十年之久。在此期间,他不负朱元璋、马氏等所望。「以一举而开闽关,大业辟矣;再奋而运斗枢,大政立矣;三厉而西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