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的扁担为何变成林彪的扁担

Posted 历史

篇首语: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朱德的扁担为何变成林彪的扁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朱德的扁担为何变成林彪的扁担

  十多年前,小学语文课本里是“朱德的扁担”,可在十多年之后的1967年2月,学生们过完寒假回到学校后发现,同样一篇课文,已经换成了“林彪的扁担”。无数的“红小兵”们又开始在这篇课文中学习林彪的艰苦朴素的精神……

data-filtered="filtered" 朱德的扁担

  1950年代初期,一篇颂扬朱德艰苦朴素精神的文章——《朱德的扁担》被编入了小学教材。然而,在十多年之后的1967年2月,学生们过完寒假回到学校后发现,同样一篇课文,已经换成了《林彪的扁担》。无数的“红小兵”们又开始在这篇课文中学习林彪的艰苦朴素的精神。

  仅仅数年之后,林彪事件发生,教材又悄然换回了《朱德的扁担》。一根扁担,就这样随着政治风云变幻而不断发生换位。这是对常识的亵渎,还是对现实的嘲讽?

  虽然这个故事是出现在语文课本,但从来以课本和老师的话为金科玉律的孩子们,如何去辨别虚构与真实呢?

  教材之于一个人的意义,远不止于普通的书籍。教科书中的内容成为一种先验的常识和固有的知识框架,而被不假思索接受下来。由此出发,这些常识成为我们认知这个世界的起点和原点。

  然而,一旦常识出现问题,则后续延展的知识无论是在逻辑上,还是在结果上,都会出现偏差。

  因此,学者谢咏指出,教科书的编纂,一般来说有国家强制特征,这是教科书编纂的通则,因为它可以保证知识传播的国家意志。

  而另一方面,教材本身由此面临着诸多悖反。其一,它试图提供一种“标准答案”,而这种答案,却时常随着人们的认识的深化,或者主流意识形态的变化而变化。其二,作为一种“标准答案”,它无法展现出我们对历史认知的多元性。另一方面,作为一种高度“浓缩”的规范化知识,它远不足以展示我们经历的过去的丰富与多彩。

  因此,1995年,美国学者詹姆斯·洛温写了一本书,名为《老师的谎言——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错误》。他在序言中出语惊人:“实际上,历史是唯一一门让学生学得越多就愚蠢的学科。”

  他发现,“美国人既对自己国家的过去感兴趣,却又饱受着他们中学美国历史课程的折磨。”那些充斥于课本中的谎言与偏见,有人总结为虚构之说、片面之词和掩饰之计。而这些,大多来自于沿习已久的认知误区和基于某些冠冕堂皇理由——最常见的是爱国主义——而有意的修饰。

  在《老师的谎言》中,洛温告诉人们,不必担心真相会引起混乱;最危险的,是对真理与良知的麻木,以及对思考惰性的习惯。“我们需要培养所有阶级、所有种族背景以及不同性别的美国人都能掌握历史的力量——即用自己关于过去的理解去激励和证明自己当前的行动。这样,无论是作为个人还是作为一个国家,美国人都将从历史中获得严肃的教益。历史不再只是令人厌倦的‘僵尸’”。

  那么,逐渐长大的我们,究竟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审视那些我们从小到大,认为理所当然的“常识”?

  我们能做的,只有回顾常识,回到起点,重新见识历史丰富多彩的另一面。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文章来源看历史


♦ 开国上将朱良才发表《朱德的扁担》等四篇文章的前前后后

♦ 【经典重读】小学课文《 朱德的扁担》

♦ 朱德嫡孙谈朱德与彭德怀的情谊交往


长按右图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

相关参考

经典重读小学课文《 朱德的扁担》

   42年前的今天,1976年7月6日,中国著名领导人朱德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小学课文《朱德的扁担》原文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会

开国上将朱良才发表《朱德的扁担》等四篇文章的前前后后

  开国上将朱良才,1900年9月27日出生在湖南省汝城县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1925年,当小学教师的他,抱着救国救民的朴素思想,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湖南农民运动。大革命失败后的1927年10月,他在革

历史秘闻 运输兵操起扁担歼敌

陈明仁是一员悍将。1940年在昆仑关的战斗中,陈明仁率部夺取昆仑关第一个高点——324高地后,继续指挥第4团向九塘进攻。第5团由324高地尾追敌人,向前推进。由于地形复杂,情况不明,第5团主力进入一无

历史军事 扮老乡用扁担砸出鬼子脑浆

  (讲述人:老八路陈学文)滂沱大雨过后,小院里的柚子树底下仍在滴滴答答落着雨点。陈学文坐在院子里的藤椅上,抿了口茶,笑着说:“我今年已经89岁喽,我从小是个苦孩子,没读过书,卢沟桥事变后,就和父亲一

从“十八条扁担”到红巾军之路 张士诚起义

张士诚是推翻元朝腐败统治的重要领袖之一,他是灭亡元朝的最大的功臣,但是张士诚最终却并未建立新的朝代取代元朝,在推翻元朝之后,张士诚败给了朱元璋,最后是由朱元璋建立了明朝,那么张士诚是个怎样的人呢?他为

从“十八条扁担”到红巾军之路 张士诚起义

张士诚是推翻元朝腐败统治的重要领袖之一,他是灭亡元朝的最大的功臣,但是张士诚最终却并未建立新的朝代取代元朝,在推翻元朝之后,张士诚败给了朱元璋,最后是由朱元璋建立了明朝,那么张士诚是个怎样的人呢?他为

成败早已命中注定? 十八条扁担起义的张士诚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打天下时,除了“对外”遭遇元朝的垂死挣扎的殊死抵抗外,还在“对内”中遭遇到了强劲竞争对手——张士诚。攘外先安内,朱元璋和张士诚之间的龙虎斗堪称经典,但同时也让人唏嘘叹息。今天我们来

成败早已命中注定? 十八条扁担起义的张士诚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打天下时,除了“对外”遭遇元朝的垂死挣扎的殊死抵抗外,还在“对内”中遭遇到了强劲竞争对手——张士诚。攘外先安内,朱元璋和张士诚之间的龙虎斗堪称经典,但同时也让人唏嘘叹息。今天我们来

哪位开国将军担任过“朱毛”的第一任秘书

核心提示:朱良才的文武双全在党内和军界是出了名的,他是“秀才”出身,又是“朱毛”的第一任秘书,可是,在他的一生中,只公开发表过4篇文章,其中那篇最著名的《朱德的扁担》,饱含深情、文笔细腻,作为优秀范文

历史军事 廖耀湘被包围急得用粤语下令突围

  锦州像是一根扁担,一头担着东北,一头担着华北。拔掉了锦州这个钉子,扁担一折两段,敌军一片慌乱。蒋介石认为,解放军攻锦之后至少要休整1个月,野司首长决定连续作战,「乘胜回头围歼沈阳西援之敌,同时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