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败早已命中注定? 十八条扁担起义的张士诚

Posted 张士诚

篇首语:搓绳不能松劲,前进不能停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成败早已命中注定? 十八条扁担起义的张士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成败早已命中注定? 十八条扁担起义的张士诚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打天下时,除了“对外”遭遇元朝的垂死挣扎的殊死抵抗外,还在“对内”中遭遇到了强劲竞争对手——张士诚。攘外先安内,朱元璋和张士诚之间的龙虎斗堪称经典,但同时也让人唏嘘叹息。

今天我们来看这个有着“枭雄”之称的张士诚的发迹史。

元英宗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张士诚生于出生于泰州兴化白驹场(今属江苏省大丰市)一个贫苦的盐民之家。他从小便有及时雨的绰号。

绰号是这样来的。因子承父业的关系,张士诚在青少年时,就做当地盐场的帮闲记账一类的杂差,很能损公肥私,凭关系让三个弟弟干上操舟运盐的营生,顺便走私贩盐。这性质与现在派出所所长让亲戚开歌舞厅、按脚房一样,不算什么大恶,却无“职业道德”可言。手中有了钱,张士诚却跟一般人不一样,别人是目空一切,而他却是仗义疏财,广结天下英豪之士,跟《水浒传》中的宋江有一比,也正是因为这样,颇得当地老百姓欢心,便有了“及时雨”的称号。也正是因为这样,张士诚后来被俘后自尽,葬于南京,缅怀者甚多。

总之,他不是良民,不是君子,也不是英雄,只是一个平庸的天才。原因是拥有江浙这个中国最富裕的地方,革命之初,草根出身的张士诚勤政爱民,大力减轻税赋,让饱受战乱、苛政之苦的百姓过了一阵好日子,然而,他是个小富即安的人,随着他渐渐坐稳了割据东南的“吴王”位子,他便骄奢淫逸起来。建造了“香桐”和“芳惠”两座楼阁,专门安置四处搜罗来的美女,供他淫乐,如今此地就有“桐芳巷”。再比如“锦帆路”,当年是一条河,张士诚用锦绣丝绸做船帆,泛舟河上游玩,便有了现在这样一个路名。张士诚一心享乐,朝政交给了弟弟张士信。偏偏张士信和张士诚一个样,“性荒淫,务酒色”,虽然当着丞相,却无心公事。哥哥将朝政“承包”给他,他又“转包”给黄敬夫、蔡彦文和叶德新三个文人。这三位每天醉心于舞文弄墨,也都不是干实事的料。于是自上而下,贪腐成风,最终张士诚败于朱元璋,也是势在必然。

张士诚的革命经历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经商生涯。张士诚尽管因为贩卖私盐挣了些钱,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日子,但相对那些财大气粗的人便是小巫见大巫。同时因为地位低下,他也受不了少气。他经常贩盐到一些富人家,这些富家却为富不仁,没少凌辱了他。压价是小,不给钱的也大有人在。盐场弓手(管治安的)丘义就是欺侮老张最过分的一个,估计当日的情景就类似今天的城管欺压小贩吧。他有事没事就找张士诚当出气筒,有事没事就辱骂张士诚。刚开始,张士诚总是选择了忍让。后来见丘义变本加厉,越来越嚣张,越来越目中无人,忍无可忍就无须再忍,惹得张氏兄弟一怒之下,来了个“一窝端”。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年夏天,正值天下开始大乱,张士诚和他三个弟弟,以及一个名叫李伯升的好汉,率众起事,当时一伙人一共才十八位。起事时,他们并无远大理想,只是杀人泄愤而已。就这十几号人,先冲进盐场保安室把弓手丘义乱刀剁死,然后遍灭周围诸富人家,放火烧掉不少大宅院,史称“十八条扁担起义”。从举事的这一刻起,张士诚也宣布“经商生涯”正式结束。

第二阶段:创业生涯。张士诚不会料到,就是他一时愤起发起的十八条扁担起义,会带来多米诺骨牌效应。由于当时盐场工厂生活极其艰辛,苦大仇深,见有人带头挑事,纷纷报名加入,共推张士诚为主,百多人聚集一起,一下子就“攻克”了泰州。接着,他又破兴化,占领重镇高邮,开始了他新的“创业生涯”。

第三阶段:皇帝生涯。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正月,张士诚称诚王,建国号大周,自称诚王,以天佑为年号,开始过称王称帝的生活。第四阶段:监狱生涯。皇帝生涯虽然快活、快乐、快意、快慰,但也很“快速”。因为张士诚很快就体会到了什么叫树大招风。至正十五年(公元1354年),元朝的丞相脱脱亲自率百万大军来剿张士诚这个“匪”,并且在高邮把张士诚及他的革命军来了个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当时的张士诚就像做牢狱一样,叫天不灵,呼地不应,悔得肠子都青了,连扇自己嘴巴怪自己招摇惹事。皇帝是这么好当的吗?最惨的是,他想投降都不行,脱脱铁定了心攻下高邮后要尽屠当地兵民,以在江南树威示警。张士诚也因此由皇帝生涯涉入“监狱生涯”。当然,好在他吉人天相,很快结束了非人的“监狱生涯”。脱脱想把张士诚当成典型来抓,想法是好的,但现实却不尽如人意。人算不如天算,正当脱脱一步一步向高邮城逼近,要完成他的“宏图大志”时,不料阴沟里翻了船,脊后中了朝中奸臣的“暗算”,元顺帝听信谗言后,当机立断,一纸诏书把他就地解职,并且要押往吐蕃进行“服役”。辛辛苦苦一辈子,一夜回到解放前,脱脱欲哭无泪,心中的愤怒欲罢不能。走到半路,他来了个“欲盖弥彰”,半路毒酒赐死。至于那“百万大军”,一时星散,群龙无首,张士诚终能逃出生天,率一股人马逃出高邮去了。

第五阶段:革命生涯。在“革命”形势不断发展下,张士诚很快东山再起。至正十六年,就在朱元璋率大军破釜沉舟进攻集庆一带时,张士诚也没闲着,他们迅速占领了江南最富庶的常熟、平江两个重镇,从而在江东地区站稳了脚跟。而后,张士诚势力发展极为迅速,湖州、杭州、诸全(诸暨)、绍兴、宜兴、常州、高邮、淮安、徐州、宿州、泗州全部被其占领。一波三折的张士诚很快进入了革命生涯。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革命的深入,张士诚和同样身为革命领袖的朱元璋展开了一场扣人心弦的龙虎斗,当真印证了一山不容两虎这句古训。

相关参考

从“十八条扁担”到红巾军之路 张士诚起义

张士诚是推翻元朝腐败统治的重要领袖之一,他是灭亡元朝的最大的功臣,但是张士诚最终却并未建立新的朝代取代元朝,在推翻元朝之后,张士诚败给了朱元璋,最后是由朱元璋建立了明朝,那么张士诚是个怎样的人呢?他为

从“十八条扁担”到红巾军之路 张士诚起义

张士诚是推翻元朝腐败统治的重要领袖之一,他是灭亡元朝的最大的功臣,但是张士诚最终却并未建立新的朝代取代元朝,在推翻元朝之后,张士诚败给了朱元璋,最后是由朱元璋建立了明朝,那么张士诚是个怎样的人呢?他为

笑谈大明(十二)为何张士德宁死不降朱元璋,反而建议张士诚降元

张士诚是朱元璋在建立大明朝过程中的主要对手之一,也是反元义军中独立于红巾军之外的一只重要力量。起初张士诚响应韩山童和刘福通的颍州起义,率领十八名盐丁起兵反元,史称"十八条扁担起义"。起兵后张士诚相继攻

一个呆在舒适区不愿出来的暴发户

在元末的起义军中,张士诚的地盘,来的最容易,刚开始,勤政爱民,隐隐有霸主之气。可惜,却毁在了美色上。背景:张士诚,出身盐贩子,发动十八条扁担起义,攻占高邮,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高邮这地方,很重要。于

张士诚为什么会起义抗元 张士诚的故事传说

  有着两千多年封建统治历史的中国,百姓们无论是精神层面还是物质方面受到的压制都极强。加之又是一个以农为本的农耕国家,所以自古以来中国的百姓都是最容易满足的一群人之一。只要衣食无忧,只要有土地给他们耕

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为何败给朱元璋

张士诚是元末农民起义的领袖,还曾经在高邮称帝,建立属于他的王朝。张士诚被称作灭元的盖世英雄,但是在后期,他的弟弟被朱元璋所俘虏,他也被朱元璋进行关押,最后还死在了监狱中。关于张士诚的故事很多,大多是表

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为何败给朱元璋

张士诚是元末农民起义的领袖,还曾经在高邮称帝,建立属于他的王朝。张士诚被称作灭元的盖世英雄,但是在后期,他的弟弟被朱元璋所俘虏,他也被朱元璋进行关押,最后还死在了监狱中。关于张士诚的故事很多,大多是表

历史人物 张士诚为什么会起义抗元 张士诚的故事传说

  有着两千多年封建统治历史的中国,百姓们无论是精神层面还是物质方面受到的压制都极强。加之又是一个以农为本的农耕国家,所以自古以来中国的百姓都是最容易满足的一群人之一。只要衣食无忧,只要有土地给他们耕

元末盐枭张士诚起义为什么最终以失败结束

元末盐枭张士诚为什么失败了?这跟他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张士诚跟朱元璋相持有近十年,双方打来打去,谁也不能打败谁。直到鄱阳湖之战中,朱元璋一举消灭了陈友谅,同时又击溃了张士诚的军队,最终朱元璋举得了胜利

元末盐枭张士诚起义为什么最终以失败结束

元末盐枭张士诚为什么失败了?这跟他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张士诚跟朱元璋相持有近十年,双方打来打去,谁也不能打败谁。直到鄱阳湖之战中,朱元璋一举消灭了陈友谅,同时又击溃了张士诚的军队,最终朱元璋举得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