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人日常都会有哪些礼仪 白族习俗
Posted 白族
篇首语:撒网要撒迎头网,开船要开顶风船。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白族人日常都会有哪些礼仪 白族习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白族人日常都会有哪些礼仪 白族习俗
白族性格外向、好客、尊老爱幼,在对人的称谓前喜欢加个“阿”字表示亲切和尊敬。白族访友或探病时一般不选择在上午,到农村遇到主人家有人分娩或有重病人时,进屋时应谨慎。在喝酒方面,白族很文雅,通常是各自随意。
白族就餐很讲礼仪,长辈、客人坐上首,晚辈依次坐两旁或下首,并随时要为长辈和客人添饭加汤,热情待候。
白族热情好客,先客后主是白族待客的礼节。家中来了客人,以酒、茶相待。着名的三道茶就是白族的待客礼。但白族人倒茶一般只倒半杯,倒酒则需满杯,他们认为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受到白族人热情的款待,应说声挪卫你(谢谢)来表示你的谢意和感激之情。
尊敬长辈是白族的传统美德。见到老人要主动打招呼、问候、让道、让座、端茶、递烟。起床后的第一杯早茶要先敬给老人。吃饭时要让老人坐上席,由老人先动筷子。
在老人面前不说脏话,不准跷二郎腿。一些山区的白族,家庭成员各有比较固定的座位,一般男性长辈坐左上方,女性长辈坐右上方,客人和晚辈坐下方和上方。
白族人家的火塘是个神圣的地方,忌讳向火塘内吐口水,禁止从火塘上跨过。白族人家的门槛也忌讳坐人。男人所用的工具,忌妇女从上面跨过。家庭内忌讳戴着孝帕的人进入,认为这样会给家庭带不洁。
相关参考
白族通常习惯于日食三餐。农忙季节或节庆期间,则多加早点和午点,平坝地区的白族多以大米、小麦为主食;山区的白族则多以玉米、洋芋、荞麦为主食。主食都以蒸制为主,常吃干饭,外出做活随着携带盒饭,就地冷餐。白
春秋战国时代,白族先民的“滇僰”墓葬形式,有竖穴土坑墓葬、瓮棺葬、圆坑墓葬多种。祥云大波那已有“干栏”式重型铜棺;弥渡苴力已有大量石板墓。住在碧江的白族,死后不用棺,把死者放在一块木板上,覆以屋上的茅
白族的很多文化都和汉族相同,但生活在怒江、独龙江地区大山里的白族与大多数白族的习俗差别很大。以婚姻习俗为例,年轻人在婚前不受约束。家中的女孩子都有自己的闺房,虽然一家人生活在一处,但闺房有单独的小道出
白族维系一夫一妻婚姻制,同姓同族不通婚。订婚要测算生辰八字,财礼较厚重。新娘到了男方家门,要“退喜神”,即由两人持火把在新娘周身晃过,也称“退马车”。新郎新娘在堂前拜礼,新娘要依次先后敬苦茶、甜茶、泡
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及四川凉山州。由于自己的民族文化极具特色,因而也造就了独特的白族婚恋习俗。恋爱习俗白族地区节日多、庙会多、歌会多。从春节到正月十八
在各家各户满栽满插“关秧门”之后,不少白族村寨里的老人,都要选择一个“黄道吉日”,举行一次祭祀土神的“春社”活动。举行“春社”活动的地方,一般都在位于山头岭角的寺庙溶洞中。这一天,村寨里一些热心热肠的
三月街又名观音市,相传南诏细奴罗时,观音于三月十五日到大理传经,因此每年届时,善男信女们便搭棚礼拜诵经并祭之。三月街成了讲经说佛的庙会。由于大理地处交通要道,古代云南信佛者甚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庙
白族民居讲究内部装饰,正房明间底层不论民居大小,都用6扇雕花格子门,其形式和比例尺寸已基本定型,普通雕花格子门市场上有售,新居落成后,买来装上即可。大型民居的格子门要根据堂屋的高矮宽窄专门制作,为镂空
和汉族地区一样,白族春节的序曲在腊月底就已开始,主要活动是杀年猪,腌制腊肉、火腿和白族风味食品“猪肝鲊”。大年二十九合家打扫卫生,清除当年的年画、对联等。白族人民早上写对联,家家户户的人都以贴上自编、
和汉族地区一样,白族春节的序曲在腊月底就已开始,主要活动是杀年猪,腌制腊肉、火腿和白族风味食品“猪肝鲊”。大年二十九合家打扫卫生,清除当年的年画、对联等。白族人民早上写对联,家家户户的人都以贴上自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