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人在结婚时有着怎样的婚俗习惯

Posted 白族

篇首语: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白族人在结婚时有着怎样的婚俗习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白族人在结婚时有着怎样的婚俗习惯

2、纳西族人结婚时有着怎样的风情 纳西族婚俗

白族人在结婚时有着怎样的婚俗习惯

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及四川凉山州。由于自己的民族文化极具特色,因而也造就了独特的白族婚恋习俗。

恋爱习俗

白族地区节日多、庙会多、歌会多。从春节到正月十八,几乎天天有节日,夜夜耍龙灯。从正月到开秧门的几个月内,月月有庙会,各村各寨都要迎送神主,过本主节,非常热闹。此外还有三月街、蝴蝶会、绕三灵、火把节、石宝山歌会、茈碧湖歌会、海西海歌会等等。这些节日、庙会和歌会为青年男女的交往和恋爱提供了极好的机会。每逢农历七月,数以千万计的青年男女都要成群结队地去参加为期七到九天的石宝山歌会。只见山上山下、树林崖边、庙宇里外,到处是参加歌会的姑娘和小伙子。姑娘和小伙子通过对歌相识并表达爱慕之情,随后就是互赠定情物,盟定终身。

结婚习俗

新郎“应考”

“正喜日”(结婚)这天一大早,新郎接回“喜神”,随着迎亲队伍早早地恭候在新娘家门口。但新娘家的大门却始终紧闭着,不准迎亲队伍进去。一位年长的老人会把住大门,先考一考新郎的聪明才智。

这迎亲的第一关叫“应考”,“考题”由老先生出,内容为历史、地理、风情、传说、谚语、歇后语等,多数是“对对子”(即对联)。如果新郎完全答对了老先生提出的问题,新娘家的大门就会向迎新队伍开启。

新娘“哭嫁”

白族新娘子出嫁,哭嫁是免不了的。当一切准备妥当,迎亲队伍准备起程时,笑盈盈的新娘突然“赖”在闺房里哭起来。

哭嫁的曲调和内容均为新娘自编,一字一句叙述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表达对父母、亲人、家庭的美好祝福和依依惜别之情。哭声悲切,往往令在场的人同泣。因而,“哭”是新娘的一项基本功,哭得越伤心就越受人称赞,人们把“哭”作为评价一个姑娘才华是否出众,是否知礼规、贤德的标准。

掐新娘

在新郎背着新娘即将跨进新郎家大门时,男方村寨的妇女、儿童纷纷蜂拥而上,围住新娘,从四面八方伸出手来,一把一把地往新娘身上掐。按照过去的说法,掐新娘能沾得“福气”,还能消灾免难。为了保护好新娘,陪娘伴女们层层围住新娘,气氛相当热烈。“掐新娘”和“护新娘”的热闹场面,把整个婚礼推向高潮。

辣新人

当新娘进入洞房时,陪宾们便将辣椒粉撒进燃烧的火盆里,使满屋子辣味四溢,呛得新郎新娘泪眼婆娑,喷嚏连响。接着在新人吃的菜、汤、饭里也拌进许多辣椒粉,辣得新郎新娘泪流满面,难以下咽。

此情此景引得人们哄堂大笑。白族语称“辣”为“气”,“气”又与白语的“亲热”谐音。在火中撒入辣椒粉,象征一对新人婚后生活亲亲热热,红红火火;在新郎新娘的饭菜里拌入辣椒粉,寓示两人同甘共苦,白头到老。

纳西族人结婚时有着怎样的风情 纳西族婚俗

结婚前一天,新郎家也是一片忙碌,布置沿房堂屋,扎搭彩棚,到处张灯结彩,写贴婚联等,同时要杀猪宰羊,挂一红纸或纸绸裹扎的筛子,上插三枝柳箭,并写“麟麟在此”四字。以阻白虎。新床由媒人和新郎佼母安置,并请一祖父母、父母健在的小男孩当晚陪新郎睡在新床上压床。

第二天,新郎由媒人、亲友等陪同,前去女方家接亲,并备一空轿或马匹,在归来时让新娘乘、骑,同时带去酒席两桌和其他部份礼品。到达女方有门口时,接亲的队伍高奏喜乐,连奏三次后,女方的大门敞开,接亲者才得以进入,随后受到热情的接待。一般在午时前后,男方接亲的女伴把新娘抱入轿中。这时,新娘使劲挣扎,一副不愿去的样子。经安慰和劝说,才告别父母和亲友,由舅舅、叔叔、妹妹等陪同乘轿或骑马上路。

新娘来到男方家门口,可男方家的门是关闭的。这时,送亲的人们在门口讥唱纳西调子,让男方家开门,金驼子来不来?银驼子来不来?女方家的人在门外唱道:“金驼子来了,银驼子来了,快快开门。”一番对唱后,大门开了,新娘新郎要双双从红纸糊的马鞍上跨过去,才能进入大门。这时,东巴要念经,同时在新娘的脑门上点几滴酥油或泼点清水,表示新娘已是男方家的人了。新娘进屋后,要送公婆各一双鞋。这时,送亲者故意把新娘送给新郎的鞋丢到新床底下的深处,让新郎弯腰将芏捡出穿上,这种习俗称为换脚鞋。接着举行拜堂仪式。新郎新娘先拜天地,祖先和公婆,再拜见家族中的长辈,接着夫妻互拜。拜堂时,新娘手握盐巴,新郎手持一个茶水罐。拜毕,新娘要象征性地看一下陪嫁的红柜,锁上后把钥匙随便在红柜一丢,孩子们顿时争抢起来,因为夜班抢到角匙,谁就可以向新娘赎喜糖。

傍晚晚时分,在新房里摆上由女方家带来的酒席,新娘新郎由几个孩子陪同共进晚餐,其余宾客则由男方家盛情宴请。晚上,青年男女可以去闹房,可以欢聚在一起跳纳西舞,纳西东巴们则一刻不停地唱(结婚调),充满了热烈、欢腾的气氛。这一天,女方家也同时宴请亲友,请东巴唱(嫁女调)。

第二天,婆婆要亲自端来并喂新媳妇一碗莲子粥,一碗面条,以示对新娘的关心。这一天,还要举行认亲仪式,即把男主家族中的人全部请来,按长幼顺序,让新娘一拜见。长辈们也向新娘致以祝福,并送新娘见面礼物。

第三天为回门。新郎新娘要带礼物回到女方家。一一拜见女方的父母、舅舅、叔叔、伯伯等长辈,并同他们共同进餐。按习俗,不管路途多远,新婚夫妇要当天返回男方家。

第四天,新娘由小姑等陪同,上街买鱼、葱和松明等东西,分别表示鱼水之情、照亮前程和孩子聪明等含义。婚礼结束后,还要举行送喜神的仪式。

相关参考

羌族的订婚和结婚有着怎样的仪式 羌族婚俗

订婚羌族婚俗订婚时经三道程序,首先“开口酒”,即许口酒。当男女还未成年时,男方请媒人到心目中的女方说亲,如同意则由家长提出一定时间,男方到女方家办酒席宴请,名“开口酒”。酒席上女方提出聘金数目,双方议

满族人结婚时有着怎样的习俗 满族婚俗

满族自皇太极当政之日起,就严禁家族内婚,严禁童婚,但通婚范围仅限于满与满蒙等族之间,禁止与汉族通婚,1902年宣布准许了满汉通婚。满族传统的婚礼仪式同这个民族的生活环境、信仰崇拜和生存方式有直接的关系

纳西族人结婚时有着怎样的风情 纳西族婚俗

结婚前一天,新郎家也是一片忙碌,布置沿房堂屋,扎搭彩棚,到处张灯结彩,写贴婚联等,同时要杀猪宰羊,挂一红纸或纸绸裹扎的筛子,上插三枝柳箭,并写“麟麟在此”四字。以阻白虎。新床由媒人和新郎佼母安置,并请

水族人对于结婚有着怎样的习俗 水族婚俗

水族实行“同宗不娶”的族外婚。水族多“聚族而居”,汉文化传播输入之后,才出现姓氏,但同一姓氏并不一定是同血缘关系。因此个别地区虽出现同姓通婚现象,但依然格守“同宗不娶”的原则,即使相距千里之外,相隔数

布依族结婚有什么风俗习惯 布依族婚俗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的文化习俗都各有特色。就说婚俗吧,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婚俗文化。我们挑一个很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来说吧。布依族的年轻人是在新春佳节的时候,采用“唱花歌”的形式来寻找自己的伴侣,

水族人的婚礼有着怎样精彩过程 水族婚俗

择日水族青年男女结婚要请阴阳先生选择吉日,然后男方要给女方家送去较丰富的聘礼。聘礼中选择吉日,然后男方要给女方家送去较丰富的聘礼。嫁妆聘礼中除现金外,一般还有猪肉、红糖、项圈、衣服、首饰等。女方则根据

兄妹之间可通婚 奇葩婚俗习惯

...人以为只是一些表兄妹之类的关系,其实不然,这里面的结婚的人甚至可以是自己的亲身父亲,兄弟都是可以结婚的

拉萨人结婚有什么风俗习惯 藏族婚姻习俗

在旧西藏,拉萨聚居了众多的贵族,他们的婚姻带有浓重的门第观念,因此,婚俗显得格外繁褥。从择偶、求婚、定婚到举行婚礼以及婚礼后的规矩,各种礼仪、禁忌颇多,这为传统婚俗留下了典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

土族结婚花轿是怎样进门的 土族婚俗

在娶亲的前一天,是女方家的嫁女宴,土族称“麻择”。女方本家各户、亲戚、朋友、左邻右舍送来礼物。女方家设宴招待,并摆嫁妆,当众一一交待男方送来的财礼,缝制了多少件(套)衣服,以及女方家的陪嫁等等。这时姑

白族男女是怎样恋爱的?其结婚又有啥习俗

白族地区节日多、庙会多、歌会多。从春节到正月十八,几乎天天有节日,夜夜耍龙灯。从正月到开秧门的几个月内,月月有庙会,各村各寨都要迎送神主,过本主节,非常热闹。此外还有三月街、蝴蝶会、绕三灵、火把节、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