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封疆大吏,去世后连棺材都买不起,皇帝亲自为他撰写碑文

Posted 碑文

篇首语:讨厌自己明明不甘平凡,却又不好好努力。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代一封疆大吏,去世后连棺材都买不起,皇帝亲自为他撰写碑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古代一封疆大吏,去世后连棺材都买不起,皇帝亲自为他撰写碑文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不少像和珅一样的大贪官,但也有很多清官,如包拯、海瑞等人。客观来说,只要能成为朝廷重臣,仅靠俸禄就能生活的不错,至少比普通百姓要好的多。然而,却有这么一位清官,曾经是封疆大吏,但他去世后棺材都买不起,令皇帝相当感动,亲自为他撰写碑文。

此人就是于成龙,出生于公元1617年,从小聪明好学,与其他读书人一样,都想通过科举考试踏入仕途,施展自己的满腔抱负。22岁的时候,于成龙参加乡试,因得知主考官徇私舞弊,心中非常的愤怒,在试卷上痛陈时弊,勉强考取了个副榜贡生(并非举人)。

顺治八年的时候,于成龙再次参加乡试,结果又落榜了,此时他已经35岁了。因家境贫困,为了养家糊口的于成龙,没有时间参加考试,但他却始终没有忘记心中的理想。十年后,于成龙入国子监学习,得到了一些大臣的赏识。

在大臣的举荐下,于成龙被任命为广西罗城县令,因此地极为偏远,且难以管理,之前的两位县令中一死一逃,家人都劝说他不要赴任。但是,于成龙却不顾亲朋的劝阻,果断接下了朝廷的委任状,马不停蹄地赶往广西罗城,并留下了“心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理良”的誓言。

在于成龙的治理下,不到三年的时间,就使罗城摆脱混乱的局面,百姓无不对他爱戴有加。就这样,于成龙因政绩突出,受到了两广总督金光祖的赏识,很快就升任为四川合州知府,并在两年后被提拔为湖广黄州府同知。

三藩之乱爆发后,于成龙亲自招募一些士兵,在平乱中身先士卒,得到了康熙帝的嘉奖。康熙十八年,于成龙被提拔为湖广下江陆道道员,几个月后,又升迁为福建按察使。仕途一帆风顺的于成龙,并没有任何的自满,在每个岗位上都做出了不错的政绩。

另外,于成龙不仅为官清廉,还经常拿出俸禄救济贫困百姓,自己却过得很清贫,甚至被同僚所嘲笑。两年后,康熙又下了一道圣旨,任命于成龙为两江总督,成为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且深得皇帝的宠信。

康熙二十三年,68岁的于成龙病逝,为官多年,没有给家人留下任何家产,跟随他多年的木箱中,除了一套官服外,没有其他东西,更不必说金银珠宝了。据记载,在于成龙病逝后,南京的百姓、商贩及僧侣全都痛哭流涕,塑建雕像祭祀。康熙皇帝称赞他“清官第一,天下第一廉吏”,并破例为于成龙亲自撰写碑文,此殊荣很少有人能享受到。

相关参考

古代一“富二代”,花钱买官终成封疆大吏,皇帝宠信百姓爱戴

在中国古代,有些人为了做官,通过各种关系花钱买官。在做官之后,就开始利用手中的权力,剥削、压榨百姓,搞得是天怒人怨,甚至是遗臭万年。而在清朝时期,有一个“富二代”,花钱买了一个小官,因政绩较为突出,最

历史秘闻 古代一“富二代”,花钱买官终成封疆大吏,皇帝宠信百姓爱戴

在中国古代,有些人为了做官,通过各种关系花钱买官。在做官之后,就开始利用手中的权力,剥削、压榨百姓,搞得是天怒人怨,甚至是遗臭万年。而在清朝时期,有一个“富二代”,花钱买了一个小官,因政绩较为突出,最

封疆大吏曾泄露皇帝秘旨

导读:古话说,机不密祸先发。要件泄密,历来都备受关注。晚清曾频发泄密事件。刘坤一时任江西巡抚刘坤一泄密事件同治九年(1870年)“庚申,刘坤一以漏泄密谕,褫职留任”。刘坤一时任江西巡抚,作为封疆大吏,

古代一文盲,花钱买了一个小官,最终成为封疆大吏,一生清正廉洁

在隋朝之前,做官基本靠他人举荐,也就是所谓的察举制。隋炀帝时期,朝廷为了选拔人才,开创了影响中国一千多年历史的科举制度,普通人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踏入仕途。但是,即使科举制度开创之后,也并不是唯一的做官途

历史秘闻 古代一文盲,花钱买了一个小官,最终成为封疆大吏,一生清正廉洁

在隋朝之前,做官基本靠他人举荐,也就是所谓的察举制。隋炀帝时期,朝廷为了选拔人才,开创了影响中国一千多年历史的科举制度,普通人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踏入仕途。但是,即使科举制度开创之后,也并不是唯一的做官途

晚清最后一位封疆大吏,大清已灭亡他仍在率兵作战,还差点成功了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以皇帝的名义宣读了《清帝退位诏书》,两百多年的清朝寿终正寝,封建制度的终结。大清的灭亡,并不影响顽固派对他的愚忠。晚清有这样一位封疆大吏,清朝都灭亡了,他还依旧率部向革命

历史秘闻 古代一小官,只因上了一次夜班,就成为封疆大吏,跪服

导读:在中国古代,人们将“金榜题名”看作人生四大幸事之一,与洞房花烛同等级别。不少寒门子弟,经过十年寒窗苦,能够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从而得以踏入仕途,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但是,即使考中进士,也只能

历史秘闻 古代一小官,只因上了一次夜班,就成为封疆大吏,跪服

导读:在中国古代,人们将“金榜题名”看作人生四大幸事之一,与洞房花烛同等级别。不少寒门子弟,经过十年寒窗苦,能够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从而得以踏入仕途,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但是,即使考中进士,也只能

世界历史 西北正打仗,62岁的封疆大吏非要回京考进士,慈禧太后一听慌了

在古代中国,普通人要想做官,要想成就一番伟业,唯一的途径那就是考科举,中进士。而如果不是进士出身,那么就会遭到别人的嘲讽。就像现在很多单位摆学历一样,考个本科还可以,要是专科,或者更低,别人嘴上不说,

历史人物 封疆大吏岑春煊是个什么样的人

  人物档案  姓名:岑春煊  别名:春泽、云阶  绰号:官屠  国家:中国  民族:壮族  所处朝代:清朝  出生地:广西西林  出生时间:公元1861年  去世时间:公元1933年  职业: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