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何不杀徐达
Posted 功臣
篇首语:年轻不是用来放纵的理由而是奋斗的资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朱元璋为何不杀徐达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朱元璋为何不杀徐达
众所周知,朱元璋通过“蓝玉案”、“胡惟庸案”等大案,对开国功臣大肆杀戮,致使京城血流成河。有人说,朱元璋之所以大肆杀戮功臣,都是为了太子朱标,可惜事与愿违,朱标早逝。
可凡事都有意外,明朝开国六公爵中魏国公徐达的结局相对较好。注意,野史中(包括影视作品)说徐达后背生疽,结果吃了朱元璋送来的蒸鹅病情恶化而亡。
这是完全的抹黑,根本不是一回事,徐达在洪武十八年去世,终年53岁。与其他开国功臣相比,徐达是善终了,为什么他能得到善终呢?我们要明白一点,诛杀杀功臣,并不是说他乱杀无辜。
总结朱元璋的杀戮功臣的特点,有三个方面:“功高震主”、“恣意妄为”、“难以驾驭”。大家熟悉的蓝玉,总结他的生平,上面三个方面全部满足。
徐达,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是朱元璋同乡,同样也是世代务农。徐达自幼习武,拥有一身好功夫。朱元璋奉郭子兴回家乡募兵时,22岁的徐达欣然参军,从此开启了戎马生涯。
徐达为人宽厚,精通兵法,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不是功勋,“开平摧锋陷阵,所向必克,智勇不在中山下;而公忠谦逊,善持其功名,允为元勋之冠。”根据《明史》记载,朱元璋对徐达极其信任,“赐休沐,宴见欢饮,有布衣兄弟称。”
朱元璋越是信任,徐达反而越发小心谨慎,把前面提到朱元璋杀功臣的三个原因,徐达一个都不满足。信任归信任,可朱元璋多疑的性格,对他的猜测依旧存在。
徐达平定北方,这是莫大的功勋。当徐达班师回朝时,朱元璋率领文武百官出城门迎接,激动之余,朱元璋竟然让徐达坐上他的龙辇,甚至还要给徐达亲自驾车。皇帝让你坐,你坐不坐?徐达何等睿智,立即拒绝,表示君臣有区别。
功勋人物,死亡时间往往也非常重要。徐达死于洪武十八年(1385年),这是一个比较耐人寻味的时间。我们来回归下朱元璋诛杀大臣的五次大案具体时间,“洪武九年,空印案;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洪武十八年,郭桓贪污案;洪武二十三年,清除胡惟庸逆党案;洪武十六年,蓝玉案。”
仔细观看朱元璋诛杀功臣的过程,最后才涉及到淮西功臣,也就是说空印案和胡惟庸案是跟徐达没有关系。
相关参考
徐达(1332—1385年)其人,明史说:“徐达,字天德,濠人,世业农。”濠是指濠州,他是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也就是说,他是朱元璋的同乡。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徐达追随郭子兴造反,结识
徐达(1332—1385年)其人,明史说:“徐达,字天德,濠人,世业农。”濠是指濠州,他是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也就是说,他是朱元璋的同乡。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徐达追随郭子兴造反,结识
曹操为什么不杀徐庶曹操为人虽然奸佞,但是却爱惜人才,网罗天下,收集名士,希望为他以后争霸天下中出谋划策。徐庶本是刘备阵营中的军事,他“八门金锁阵”威名天下,曹操想尽办法要将他收入麾下。曹操剧照曹操知道
如果陈友谅不杀此人,绝不会被朱元璋和徐达打败,或许会君临天下,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本站小编一起看下去。>纵观中国历史,自毁长城的皇帝比比皆是。崇祯皇帝杀了袁崇焕,搞得国破家亡,令人痛惜,赵构冤杀岳飞,遗
徐辉祖,原名徐允恭,大明第一将军徐达的长子,长八尺五寸,这是明清时代的尺码,可能相当于现在的一米七八左右,“以勋卫署左军都督府事”,就是说他年纪轻轻就在“朝廷中央军委”担任领导工作,这是因为他有着显赫
徐辉祖,原名徐允恭,大明第一将军徐达的长子,长八尺五寸,这是明清时代的尺码,可能相当于现在的一米七八左右,“以勋卫署左军都督府事”,就是说他年纪轻轻就在“朝廷中央军委”担任领导工作,这是因为他有着显赫
徐达,字天德,明朝开国军事统帅,为淮西二十四将之首。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大败陈友谅。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任他为左相国。至正二十七年(1367
徐达,字天德,明朝开国军事统帅,为淮西二十四将之首。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大败陈友谅。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任他为左相国。至正二十七年(1367
读《明史 徐达传》,有一句话,颇费思量。“洪武诸功臣,惟达子孙有二公,分居两京 ”。此句字面,当好理解。当年协助朱元璋打下大明天下的诸功臣,只有大将军徐达的子孙,承
新的王朝建立之后,有些开国皇帝为了江山的稳定,就开始对开国功臣下手,尤其是那些手握重兵的武将。比如汉高祖刘邦,就以造反的罪名,先后干掉了彭越、韩信等人,而萧何、张良却得以善终。无独有偶,同为草根出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