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如果陈友谅不杀赵普胜,会被朱元璋和徐达打败骂

Posted 手下

篇首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如果陈友谅不杀赵普胜,会被朱元璋和徐达打败骂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如果陈友谅不杀赵普胜,会被朱元璋和徐达打败骂

如果陈友谅不杀此人,绝不会被朱元璋和徐达打败,或许会君临天下,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本站小编一起看下去。>纵观中国历史,自毁长城的皇帝比比皆是。崇祯皇帝杀了袁崇焕,搞得国破家亡,令人痛惜,赵构冤杀岳飞,遗臭万年。其实陈友谅也自毁过长城,如果他不错杀赵普胜,那么未必会输给朱元璋,可能也开创了一代帝国。那么今天我给大家说一说关于陈友谅手下第一大将赵普胜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元末是个群雄并起的时代,陈友谅无疑是最有实力的,势力范围相当于四个省。自至正十八年(1358年)以来,陈友谅不劫掠朱元璋和元朝的领地,先后占领了安庆(今安徽安庆),龙兴(今江西南昌)、瑞州(今江西高安)、邵武(今福建邵武)、吉安(今江西吉安)、抚州(今江西抚州)、建昌(今江西南城)、赣州(今江西赣州)、汀州(今福建长汀)、信州(今江西上饶)、衢州(今浙江衢州)、襄阳(今湖北襄阳)等地,后来又不断扩展到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全省和安徽、浙江、福建的小部分地区。>朱元璋的势力范围仅仅是江苏和安徽的一小部分地区,还有就是浙江的中南部,全部加一起最多相当于现在中国的一个省的势力范围差不多。>朱元璋的实力充其量也就是一个省,而陈友谅却至少相当于四个省的实力,可以说两个人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朱元璋知道这陈友谅是他争霸天下道路上最大的拦路虎,但是即使你再强大,我也要把你慢慢吃掉,于是,朱元璋派了常胜将军徐达去攻打安庆和池州,想要打开西进之路。>徐达确实是个不世出的猛将,蒙古人的铁骑横扫世界,无人能敌,但是在徐达和常遇春的眼中,那是不堪一击的。在整部明史中,我们时常能看到徐达和常遇春率领着骑兵,打得蒙古骑兵满地找牙的场景。所以说徐达是个常胜将军,那是一点都不为过的,但是你要记住常胜将军并不是不败将军。(我的理解常胜将军并不是从不吃败仗的,应该是常常打胜仗,偶尔也会吃几个小败仗,所以才叫常胜将军:))>这一次,常胜将军就碰到了一个对手,那个人叫做赵普胜,是安庆和池州一带的守将。这个赵普胜善使双刀,江湖上有个绰号“双刀赵”。此人不仅善于水战,而且也善于陆地上作战(守城更猛),作战十分勇猛,自从投奔徐寿辉后,南征北战,战功赫赫。因此,陈友谅也很看重他,任命他为安庆和池州一带的守将,用来抵挡了朱元璋的西进。>>朱元璋手下第一大将徐达vs陈友谅手下第一大将赵普胜,这可是王牌对王牌啊,那么结果到底如何呢?>史书上记载,徐达多次率军进攻,结果全被赵普胜打退,无功而返。朱元璋是个聪明人,他见手下第一大将徐达也不能从正面打败赵普胜,那么自己手下其他人更没有办法从正面打败此人了,为此烦恼不已。>这个赵普胜还十分精通兵法,懂得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游击战术,等朱元璋走了,他又带兵到太平一带到处抢掠,令朱元璋十分头疼。>朱元璋知道,如果不除掉此人,不但自己西进一步都不行,而且还有后顾之忧,那么到底该怎么办呢?>朱元璋是个聪明人,知道陈友谅这个人跟曹操一样,是个枭雄,但是这种人身上还有一个毛病,就是生性多疑,于是他决定使用反间计除掉赵普胜。他先是暗中用重金买通赵普胜身边食客,让他们去陈友谅身边离间赵普胜,还四处散布谣言说赵普胜想要归降朱元璋。>陈友谅这人本来就多疑,早已担心赵普胜功高盖主,心中起了疑心,于是派了使者却赵普胜营中查看情况。可是赵普胜一直没有发觉此时,见陈友谅的使者老是在自己面前诉说自己的功劳,他觉得自己战功赫赫,脸上露出不满之色。使者回去后,将此事汇报之后,陈友谅怀恨在心,怀疑他要背叛自己,决定除掉赵普胜。>>1359年(至正十九年),陈友谅突然从江州来到安庆,派人传话给赵普胜,说自己好久没有见过兄弟了,说自己顺道想要和兄弟聚聚。赵普胜得知后,大喜不已,命令手下拿出好酒好菜,还特地烧羊来迎接朱元璋。可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一登上船只,陈友谅便下令手下,立即杀死了自己。>陈友谅杀了赵普胜之后,便自毁了长城,接着又错信了一个老朋友,结果导致龙湾大败,由强转弱,那么龙湾战役到底是怎样的呢?请听明日解说,谢谢!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赵普胜和陈友谅_赵普胜j简介_赵普胜成就_赵普胜和朱元璋

中文名:赵普胜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安徽庐江逝世日期:1359年职业:军事家性别:男赵普胜——元末红巾军将领  无为州庐江县(今安徽庐江)人,元末红巾军将领。  简介  赵普胜(?-1359年),

明朝那些事儿具体人物,明朝那些事儿人物大全

明朝那些事儿人物大全《明朝的那些事儿》人物统计1明太祖朱元璋洪武1368~1399郭子兴徐寿辉陈友谅张士诚常遇春徐达冯国胜朱文正李文忠傅友德蓝玉刘基叶琛章溢李善长汤和韩山童刘福通李贞赵普胜丁普郎胡大海

明朝历史 明太祖朱元璋为何命令徐达杀光山东人

   不过,每个人都有弱点。陈友谅比较狂妄,而朱元璋呢,则比较平易近人,他能吸引很多人帮忙。在军事上,朱元璋处于劣势,可在道义上,他却处于优势。可不,双方打了很久,最终,还是让朱元璋胜了。当

历史人物 徐达两个儿子有多厉害

今天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徐达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徐达,作为明朝的开国军事统帅,深受朱元璋倚重。在其打败陈友谅,消灭张士诚,推翻元朝过程中,可谓是战功赫赫,更是被敕封为魏国公。而即便是个人生活

历史人物 陈友谅中了朱元璋的离间计

大家都知道元朝末年在长江以南地区的几股抗元势力(也算割据势力)之中,建立汉国的陈友谅势力最强。陈友谅为人性雄猜,好以权术驭下,据史书记载陈友谅在登基称帝之前就将头号大将赵普胜给杀了。后世就有人说杀了赵

朱元璋为何不杀尽徐达的后人 徐达帮朱元璋打江山

徐达(1332—1385年)其人,明史说:“徐达,字天德,濠人,世业农。”濠是指濠州,他是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也就是说,他是朱元璋的同乡。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徐达追随郭子兴造反,结识

朱元璋为何不杀尽徐达的后人 徐达帮朱元璋打江山

徐达(1332—1385年)其人,明史说:“徐达,字天德,濠人,世业农。”濠是指濠州,他是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也就是说,他是朱元璋的同乡。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徐达追随郭子兴造反,结识

朱元璋为何不杀徐达

众所周知,朱元璋通过“蓝玉案”、“胡惟庸案”等大案,对开国功臣大肆杀戮,致使京城血流成河。有人说,朱元璋之所以大肆杀戮功臣,都是为了太子朱标,可惜事与愿违,朱标早逝。可凡事都有意外,明朝开国六公爵中魏

历史人物 朱元璋如此喜欢杀功臣 为何最后会不杀徐达呢

还不知道:朱元璋为什么不杀徐达的读者,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的出身很低,他侥幸做了皇帝后,心里很没安全感,第一件事就是大肆屠杀功臣,几乎所有的功臣都未能躲过帝王的屠刀

官场潜规则朱元璋送徐达一只鹅徐达就非死不可

徐达,字天德,明朝开国军事统帅,为淮西二十四将之首。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大败陈友谅。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任他为左相国。至正二十七年(1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