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有宰相之才,你要把握机会

Posted 宰相

篇首语: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他们都有宰相之才,你要把握机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他们都有宰相之才,你要把握机会

唐太宗非常会用人,胸襟也非一般皇帝能比,所以贞观年间出现不止一位名相,房玄龄、魏征不必多言,几乎无人不知道他们的大名。但此人位居唐初四大名相之列,才能跟魏征伯仲之间,还曾担任皇子李泰的老师,名气却相当小,他就是王珪。

王珪平时不爱讲话,整天独自在房间看书,身边朋友寥寥无几,大多数亲戚均不看好他,觉得王珪此生肯定不会有出息,只有叔叔王頍认为他与众不同。在叔叔的帮助下,王珪二十三岁那年,被朝廷授予太常治礼郎,简单来说,就是皇宫图书馆工作人员。

不慕荣利的王珪,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并未表现出过人天赋,上司对他的评价也一般,十余年都没得到升迁机会。原本王珪没有太大志向,对当时职位比较满意,不在乎升职加薪,却由于王頍跟汉王举兵谋反,身为侄子的王珪受到牵连,赶紧带着家人逃离京城,一口气跑到终南山隐居。

从那以后,王珪更加低调,每次向别人介绍自己时,始终以普通书生自居,唯独跟房玄龄和杜如晦来往密切,三人志趣相投,有聊不完的话题。当时房玄龄与杜如晦都还年轻,年纪跟王珪差不多,即使知道王珪乃朝廷通缉要犯,也不怕被连累,因为隋朝已经快不行了。

反正三人都闲着没事做,经常在一起侃大山,畅谈天下大事,虽然偶尔会因观点不同争得面红耳赤,却对事不对人,更不会影响彼此之间友谊。王珪家境一般,房玄龄相对有一些,时不时出手接济王珪,这让王珪非常感动,将此份恩情铭记在心。

有一天,王珪上山打猎,收获颇丰,把房玄龄、杜如晦请到家中,亲自下厨招待二人,且买了一坛好酒,决定痛饮一番,不醉不归。酒桌之上,他们推杯置盏、畅所欲言,分析当时英雄豪杰之中,何人最有可能夺得天下。王珪的母亲在一旁收拾东西,顺便听听儿子跟朋友聊天内容。

一个时辰后,母亲找个理由把王珪叫到房间,悄悄地对他说:“从言语之间,可看出你那两个朋友都有宰相之才,前途不可限量,你要把握机会,跟他们好好相处。”王珪笑着答应母亲。唐朝建立后,房玄龄和杜如晦皆成为朝廷重臣,王珪在他们的推荐下入朝为官,一步步坐上宰相的位子,可见他母亲眼光很独到。

参考资料:《旧唐书·卷七十·列传第二十》

相关参考

范质真的有宰相之才吗?范质对宋朝有何历史贡献?

  五代后周时期至北宋初年的宰相都是一个叫范质的人,此人自幼好学,博闻强识,才华横溢,曾经被四位皇帝称赞,有宰相之才。可纵观此人一生,发现他也没有做出什么大事呀,他真的有宰相之才吗?  范质之父范守遇

蜀汉四相都有哪几个,蜀国有他们为何最终还是亡国

蜀汉四相都有哪几个,蜀国有他们为何最终还是亡国?  东汉末年三国时代的枭雄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里,除了诸葛亮当然是第一把手王佐之才外,还有蒋琬、董允、费祎三位治世之能臣,他们四个后世称为“蜀汉四相”。 

历史秘闻 4岁神童对出绝佳下联,皇帝:你有宰相之才

从古至今,神童都属于稀有人才,天生拥有超乎常人的智商,要么记忆力超群,要么机智过人,理解能力突出,让人可望而不可及。明朝名臣李东阳,小时候就是远近闻名的神童,三岁时就写得一手好书法,皇帝朱祁钰原本不太

为何因桃花诗两次被贬 刘禹锡被认为有宰相之才

古代诗人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纯洁善良,王勃不是,李白不是,元稹不是,刘禹锡也不是。说什么刘禹锡得到重用可以振兴祖国,但昏庸无能的皇帝任人唯亲,不可能重用他……这就属于受迫害妄想了。刘禹锡的才华自然不消

为何因桃花诗两次被贬 刘禹锡被认为有宰相之才

古代诗人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纯洁善良,王勃不是,李白不是,元稹不是,刘禹锡也不是。说什么刘禹锡得到重用可以振兴祖国,但昏庸无能的皇帝任人唯亲,不可能重用他……这就属于受迫害妄想了。刘禹锡的才华自然不消

春秋战国 孟尝君的宰相之才――孟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  战国时候,齐宣王的王后去世了。当时任相国的孟尝君田文思考着:“王后去世了,得尽快立个新王后才是。大王会立谁呢?王宫中佳丽甚多,其中受大王宠爱的就有七个。但是到底谁才是大王最钟爱的呢?”>>  不

历史人物 米芾自叹书法不如蔡京 王安石竟称他有宰相之才

蔡京蔡京生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是北宋著名书法家、权臣,他一生四次任相、掌权17年之久,的确做出了一些政绩。然而功不抵过,蔡京被称作“六贼之首”,是遗臭万年的奸臣,在《水浒传》中也是彻头彻底的大恶人。

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十大名相,每一人都有天纵之才

中国有史以来,名公巨卿,车载斗量,不可胜数,然而能载誉青史,众口相传,妇孺皆知者,寥寥无几。当然,并非每一人都会追求身后之名,或许应该说,相比于实实在在的权势和享受,大多数人对于身后虚名,其实是无所谓

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十大名相,每一人都有天纵之才

中国有史以来,名公巨卿,车载斗量,不可胜数,然而能载誉青史,众口相传,妇孺皆知者,寥寥无几。当然,并非每一人都会追求身后之名,或许应该说,相比于实实在在的权势和享受,大多数人对于身后虚名,其实是无所谓

董卓麾下大将结局有多惨,9大名将惨死,只有一人修成正果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如机会到了,一个人没有实力,或者不会把握机会,即使机会到眼前也会轻易流失。董卓是一个有实力,也会把握机会的人,他能征善战,且兵多将广,这使得他具备了成就霸业的资本;遇到外戚和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