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质真的有宰相之才吗?范质对宋朝有何历史贡献?

Posted

篇首语:社会的善意点燃了希望的火苗,但要让生活火起来,还是要靠自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范质真的有宰相之才吗?范质对宋朝有何历史贡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范质真的有宰相之才吗?范质对宋朝有何历史贡献?

  五代后周时期至北宋初年的宰相都是一个叫范质的人,此人自幼好学,博闻强识,才华横溢,曾经被四位皇帝称赞,有宰相之才。可纵观此人一生,发现他也没有做出什么大事呀,他真的有宰相之才吗?

  范质之父范守遇为郑州防御判官,据说范质出生的那天,他的母亲梦见一位神仙交给她一支五色笔。当时的人都认为,这代表她怀的孩子将来一定有大才华。后来果不其然,范质出生以后,真的非常聪明好学,他九岁就能写诗文,十三岁就已经开始攻读诗经,十四岁便可以招生收徒做教书先生了!

  后唐年间,范质进士登科,受到宰相桑维翰的器重,官至户部侍郎。契丹侵扰边境时,石重贵打算颁布一道诏令派刘知远等十五位将领出征,可深更半夜的哪有学士来给他起草诏令,当即他便要召诸位学士进宫,最后被在朝中当值的范质给拦住了。范质说:“宫门已关,如再召人恐怕事情泄露。”于是他就自己起草了诏令,石重贵看过之后连连称赞。后来,郭威四处出征,每次朝廷派发下来的诏书都符合军中机宜,有一次他好奇的问写诏书的人是谁,得知是范质以后,就感慨的说:“真是宰相之才啊!”

  说过这句话的人可不只他一个,还有周世宗柴荣、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呢!可是仅凭写诏令写得好就说他能当宰相是不是太片面了些呢?范质的“宰相之才”应该不止这些吧!

  郭威建立后周政权以后,首先做的一件事就是找到范质,并委任范质为兵部侍郎、枢密副使,后加拜为中书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并兼任参知枢密院事。入朝为官以后,范质依然坚持学习,有的人就劝他,说范质你都当上这么大的官了,还废这些力气干嘛?范质就告诉他们,说曾经有相士给他看过相,说他将来是要当宰相的人,如果不学习,他哪来权术处理政事呢?

  周世宗柴荣在位时期,范质终于被封为宰相。除了起草诏令的本事以外,范质还会适当的向皇帝提出自己的政治建议,比如柴荣征伐寿州回来以后,范质就向柴荣进言,称国家的法律条例繁冗,刑罚轻重也没有一定的标准,有的官员便喜欢钻这个空子干坏事。柴荣采纳了范质的建议,特命他详细审定法律,即后周的《显德刑律统类》,宋代第一部法典《宋刑统》直接来源于此法典。

  陈桥兵变以后,范质迫于形势向赵匡胤低头,赵匡胤评价范质时说:“朕闻范质止有居第,不事生产,真宰相也。”赵匡胤坚持聘用范质为宰相,后来,范质和王溥、魏仁浦同日罢相,那一年范质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临终前,范质让儿子们不要向朝廷请赐谥号,也不要刻墓碑。范质当了多年宰相,但是他依然过得很穷,因为他都把自己的俸禄分给那些孤寡之人了。

相关参考

宋初宰相范质简介 范质是怎么死的?

  宋朝有三百多年的国祚,上承五代下启元朝,从北宋到南宋出了十八位帝王。帝王都有十八位,期间起用的宰相就更是数不胜数了。这些宰相,有的建立伟业被后世铭记,有的则慢慢的被历史遗忘。本文的主角范质就是一位

历史人物 宋初宰相范质简介 范质是怎么死的

  宋朝有三百多年的国祚,上承五代下启元朝,从北宋到南宋出了十八位帝王。帝王都有十八位,期间起用的宰相就更是数不胜数了。这些宰相,有的建立伟业被后世铭记,有的则慢慢的被历史遗忘。本文的主角范质就是一位

历史人物 范质简介 范质怎么死的 范质当了几朝宰相 范质和赵匡胤

  本名:范质  别称:范鲁公  字号:文素  所处时代:北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大名宗城  出生时间:911年  去世时间:964年www.cha138.com  主要作品:《显德刑律统类

如何评价范质这个人?范质为什么能在宋朝为相?

  人物档案  姓名:范质  字号:文素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北宋  出生地:大名宗城  出生时间:911年  去世时间:964年  主要作品:《显德刑律统类》、《诗八百言》  官

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范质这个人

  人物档案  姓名:范质  字号:文素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北宋  出生地:大名宗城  出生时间:911年  去世时间:964年  主要作品:《显德刑律统类》、《诗八百言》  官

赵匡胤施行“废座撤茶”是为能在文臣面前立威?

茶始盛于唐,至宋影响力达到顶峰,不仅成待客“必需品”,更发展成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而推动者恰是宋太祖赵匡胤。960年二月,“黄袍加身”的赵匡胤召宰相范质等议政。召见之初设座赐茶,与之“坐而论道”。范质

赵匡胤施行“废座撤茶”是为能在文臣面前立威?

茶始盛于唐,至宋影响力达到顶峰,不仅成待客“必需品”,更发展成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而推动者恰是宋太祖赵匡胤。960年二月,“黄袍加身”的赵匡胤召宰相范质等议政。召见之初设座赐茶,与之“坐而论道”。范质

赵匡胤为何要在宰相脸上画圈圈?

面对昔日的兄弟,今天的臣子,如何尽快的明确身份,赵匡胤颇费了一番功夫。按照惯例,大臣入见之时,可是坐着回话,有一天,赵匡胤召见丞相议事,借口说,我眼睛不好,麻烦把奏章拿到近前来吧。宰相范质于是上前,赵

赵匡胤为何要在宰相脸上画圈圈?

面对昔日的兄弟,今天的臣子,如何尽快的明确身份,赵匡胤颇费了一番功夫。按照惯例,大臣入见之时,可是坐着回话,有一天,赵匡胤召见丞相议事,借口说,我眼睛不好,麻烦把奏章拿到近前来吧。宰相范质于是上前,赵

胥臣有何历史贡献?他真的比孔子早一百多年提出了因材施教吗?

  春秋晋文公时期,晋国胥氏的胥臣受到晋文公的召见。晋文公重耳最近为了一件事情而烦恼,因为胥臣曾经是晋文公的老师和高参,所以晋文公找到了胥臣,希望胥臣能给自己一些建议。  晋文公所烦恼的事情不是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