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均未成功,每次失败的具体原因,你都知道吗

Posted 汉书

篇首语: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均未成功,每次失败的具体原因,你都知道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均未成功,每次失败的具体原因,你都知道吗

隋朝亡于隋炀帝杨广之手,这一点毋庸置疑,同时也要清楚一个问题,杨广并非一无是处,甚至称得上颇有能力,创科举、修运河以及建东都,均是杨广当皇帝时的成就。开疆拓土没有错,可惜杨广太急躁,连年对外用兵,尤其三征高句丽的失败,造成无法收拾的局面。

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不在乎一城一地之得失,而隋军接连三次劳师远征均未成功,损失极为惨重,每次失败各不相同,背后的具体原因,你都知道吗?分析此事之前,先普及一个常识,高句丽跟高丽只有一字之差,容易让人弄混淆,傻傻分不清楚。

根据《汉书》记载,高句丽早在公元前1世纪就存在,起初疆域范围在吉林一带,后来逐渐扩大。而高丽直到公元十世纪才建立,二者之间的关系不可混为一谈,三国曹魏名将毌丘俭,曾攻克高句丽都城,却未能将其彻底灭掉。

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战火持续两百余年,无暇顾及周边,高句丽趁机发展起来,也越来越嚣张。中国古代帝王,只要不太昏庸,骨子里都有一统天下的梦想与决心,眼里容不下沙子,即所谓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隋炀帝的父亲杨坚,晚年着手对付高句丽,召集30余万大军,打算一劳永逸。高句丽国君一看这阵势,吓得赶紧派使者谢罪,考虑各种因素,杨坚暂时下令撤军。隋炀帝征高句丽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完成先帝遗愿,二是看出高句丽日后必成中原之大患。

公元612年,上百万隋朝将士集结完毕,由步兵、水兵和骑兵组成,踏上第一次进攻高句丽的征途。由于属于客场作战,负责粮食补给等事宜的后勤人员竟高达两百万,占据压倒性优势,可惜还是兵败而归,且不算财物损失,光战死沙场的将士都超过三十万。

这次隋军失败,隋炀帝负主要责任,为何这样说呢?将领奉皇帝旨意,凡事都要听从隋炀帝安排,哪怕机会再好,都不许擅自行动,否则就是抗旨。由于隋炀帝坐镇后方,战报传递耽误大量时间,错过最好的进攻机会,简单来说,就是隋炀帝自己贻误战机。

隋朝实力雄厚,次年便卷土重来,第二次征讨高句丽,隋炀帝吸取上次的教训,情况得到很大改善,接连取得不错战果。然而,留守京师的权臣杨玄感举兵谋反,得知后方起火,隋炀帝连夜下令班师回朝,再不回去大本营都没了,所以再次失败。

连续两次不成功,并未打消隋炀帝灭高句丽之决心,他坚信“事不过三”的道理,誓不罢休的毅力令人称赞。最后一次征高句丽,隋军气势衰减,高句丽也快扛不住了,与此同时,各地起义军让隋炀帝非常头疼,只能选择撤军。高句丽的问题,直到唐高宗在位时才彻底解决,也算圆了隋炀帝生前最大的心愿。

参考资料:《隋书》《汉书》《中国高句丽史》

相关参考

同样是远征高句丽,为何隋炀帝失败亡国,唐太宗却能用兵成功

隋唐时期,两个朝代都做了一件类似的事情,那就是远征高句丽,然而结果却大不相同。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却都以失败告终,最终引发国内矛盾,导致隋朝灭亡;然而唐朝五次东征,却成功将辽东收复,尽占高句丽,且唐

历史军事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一旦成功将功比秦始皇,可惜被他给毁了

  一句话来评价杨广非常精准:“罪在当代,功与千秋”  首先杨广绝对不是昏君,我们所说的昏君是“不明事理,不够聪明,头昏眼花”。  但是我们看到杨广“统军灭陈、南平林邑、西吞吐谷浑,开科取士、修隋朝大

李世民为报中原王朝之耻 唐太宗的三征高句丽

一、背景隋炀帝对高句丽的连年征战使得隋国力锐减,民心丧失,这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618年,唐高祖建立唐朝后,就努力与高句丽荣留王修好,双方于622年交换战俘。624年,荣留王接受了唐的年号

李世民为报中原王朝之耻 唐太宗的三征高句丽

一、背景隋炀帝对高句丽的连年征战使得隋国力锐减,民心丧失,这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618年,唐高祖建立唐朝后,就努力与高句丽荣留王修好,双方于622年交换战俘。624年,荣留王接受了唐的年号

隋炀帝为何三征高句丽?高句丽国王到底干了什么事儿?

  热播电视剧《独孤天下》最近落下帷幕,大家争来争去的天下,最后落到了杨坚手中。杨坚代周建隋,称帝登基,成为历史上著名的隋文帝。  杨坚去世之后,皇位传给了隋炀帝杨广。而原本国富民强的隋朝,到了隋炀帝

房玄龄为何反对唐太宗征讨高丽? 临死上谏

唐朝建国时,朝鲜半岛上是“三国鼎立”的局面,这个三个国家分别是新罗、百济和高句丽。隋炀帝曾三征高句丽,但相当失败,不但没了灭掉这个小国,反而把自己先玩完。唐朝建立后,与三国都保持和好姿态。三国的国王都

房玄龄为何反对唐太宗征讨高丽? 临死上谏

唐朝建国时,朝鲜半岛上是“三国鼎立”的局面,这个三个国家分别是新罗、百济和高句丽。隋炀帝曾三征高句丽,但相当失败,不但没了灭掉这个小国,反而把自己先玩完。唐朝建立后,与三国都保持和好姿态。三国的国王都

从隋朝到清朝的历史大事20件

1、三征高句丽三征高句丽是隋炀帝杨广在从大业八年(612年)到大业十年(614年)对高句丽进行的三次战争。三次均为炀帝御驾亲征。从大业七年(公元611年)起,刚刚结束巡游江都的炀帝便开始为这次东征进行

明明粮仓粮食足够百姓吃50年,隋炀帝:一粒不给

隋朝的灭亡有很多原因,隋炀帝杨广的暴政是其中之一,他在位时好大喜功,三征高句丽,开凿大运河,修建宫殿等,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民不聊生,百姓时常饿死,最后引得民怨沸腾,纷纷起义推翻了隋朝的统治。隋炀帝

历史人物 隋炀帝为什么打高句丽

隋朝是我国历史上最痛恨高句丽的朝代。隋朝公元581年建立,公元618年灭亡,短短38年,隋朝发动了四次对高句丽的征伐,平均每9年就征讨一次。隋朝很快被农民起义攻灭和四次征伐高句丽,尤其是隋炀帝三征高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