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粮仓粮食足够百姓吃50年,隋炀帝:一粒不给
Posted 百姓
篇首语: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明粮仓粮食足够百姓吃50年,隋炀帝:一粒不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明粮仓粮食足够百姓吃50年,隋炀帝:一粒不给
隋朝的灭亡有很多原因,隋炀帝杨广的暴政是其中之一,他在位时好大喜功,三征高句丽,开凿大运河,修建宫殿等,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民不聊生,百姓时常饿死,最后引得民怨沸腾,纷纷起义推翻了隋朝的统治。 隋炀帝被杀之后人们开始打开隋朝的粮仓,发现里面的粮食足够全国的百姓吃上50年的时间,统治者如此骄奢淫逸,百姓们却饿死路边,这也能解释为何隋朝只经历了短短二世就被推翻了。 隋炀帝的父亲文帝在位时,是一个勤政爱民的皇帝,隋朝的财富大多也是在这个时候积累起来的,可惜到了杨广这一代,短短十几年就将隋朝的基业彻底毁掉了。 公元605年隋炀帝为了方便前往南方巡游玩了,强征百姓修建河渠,数以万计的百姓活生生地累死在这里,公元612年大运河的修建工程开始7年后,隋炀帝又再次派兵东征,不少士兵死在路上。 为了修建东都洛阳,隋炀帝每月都要奴役200万人,大量的土木工程在不断的修建,百姓们苦不堪言,不仅没有喘息的时间,还要饿着肚子给皇帝干活。 大量的劳动力被征用,致使乡间的田地无人耕种,百姓们无米可炊,民间还发生过人吃人的悲剧,就算是这样的悲剧在不断的发生,粮仓富足的杨广也不肯开仓赈济,分一粒粮食给自己的人民,难怪百姓们要推翻他了。相关参考
隋朝虽然国祚不长,但却是中国最强大、最富裕的王朝之一。在隋文帝杨坚的领导下,隋朝国泰民安,户口殷盛,仓库里存放的粮食竟然可以吃50年。隋朝灭亡后,唐朝人仍然吃了好多年。这个时代被后世称为——开皇之治。
在汉朝皇帝里,汉景帝刘启不算多出色,毕竟他一不没开国,二没有壮举。其实在景帝期间,他推行的是修生养息,顺其自然,反而百姓生活得到了安宁!据说国库里的钱多的让绳子腐烂,粮仓里的粮食旧的吃不了新的又收上来
木质粮仓粮仓是粮食储备的实体,具有转漕、赈灾等基本功能,皆有政治、经济和军事性质。秦汉的粮仓按行政隶属划分为:国家粮仓、郡粮仓、县仓(可能也存在乡仓)。边郡地区则设有专门的粮仓以保障军事供应,这些粮仓
隋朝粮仓到底有多厉害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有些话,我们只需要听一听就可以了,不需要太较真。“一个粮仓”如果真是现代技术都无法超越,那么我们就走
文·段宏刚我国历史上有两个朝代很有话题性,一个是秦朝,另一个是隋朝,它们大起大落,虽然在很短时间内就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但存在感都很强,对历史做出的贡献,让后人受益匪浅。秦朝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
卫所制度是明代最主要的军事制度。卫所制度吸取了历史上的屯田经验>是一种寓兵于农、守屯结合的建军制度。明太祖曾深以创设这一军制为荣>他曾夸口说:「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明代从京师到府州
现代人吃喝不愁,还兴起了浪费粮食的风潮,表面上大家都把袁隆平当偶像,感谢袁隆平让中国人吃饱饭,但是喜欢糟蹋粮食的也不在少数。如果生在古代,被说是浪费粮食了,遇到灾害更是恨不得连土都吃。古代农业三大灾害
历史人物 清朝五大清官之彭鹏,开粮仓赈灾,为百姓祈求风调雨顺
在康熙年间,出现了一大批的廉政清明的官员,受到了百姓的爱戴,也载入了史书的名册之中,以供后人学习为榜样,通过历史的演绎,我们认识了许多奉公为百姓的好官,而彭鹏更是不得不提的一个人,他的出现也为一方百姓
1984年非洲粮食问题1984年,非洲出现了战后以来最严重的粮食短缺,有36国发生粮荒,共缺粮近800万吨,有1.5亿人处于饥饿状态,占非洲总人口的1/3。大批人口摄取不到足够的热量,造成营养不良,老
“皇帝”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一个分量很重的词。如果一个人被冠以“皇帝”二字,那么一般就意味着他是这个国家的主宰,是天下权利最大的人。别人为之奋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