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一旦成功将功比秦始皇,可惜被他给毁了
Posted 昏君
篇首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一旦成功将功比秦始皇,可惜被他给毁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一旦成功将功比秦始皇,可惜被他给毁了
一句话来评价杨广非常精准:“罪在当代,功与千秋”
首先杨广绝对不是昏君,我们所说的昏君是“不明事理,不够聪明,头昏眼花”。
但是我们看到杨广“统军灭陈、南平林邑、西吞吐谷浑,开科取士、修隋朝大运河”等功绩,很显然并不是一个昏君可以干的出来的。即使放在我国历朝历代的君主之中,除去“隋亡”这条罪名以外,其在为政措施上,包括经济、外交、水利、军事、宗教,甚至其自身的文学修养水平(杨广写诗很牛逼)都是名列前茅的君主。
杨广不昏,那隋怎么会亡呢?因为他是暴君。杨广的残暴就在于他可以为了自己的功绩而不顾百姓,就拿世人最熟悉的修大运河和三征高句丽来说好了,这两件事几乎是“隋亡”的导火线,数百万的百姓和军队无休止成为杨广“功绩”上的垫脚石,这势必会引起人民的反抗。再加上一直觊觎隋杨江山并蠢蠢欲动的士族力量,几乎在顷刻之间便瓦解了大隋的龙脉。
这点可以说是杨广欠考虑的,更是杨广万万没有想到的。其实以当时杨广的打算,如果三征高句丽完成,其功绩将不输汉武晋武二帝、甚至直逼秦皇,这是他不顾一切代价都要拿下高句丽的原因,这个诱惑是任何一个有志气的君主所不能避免的。可惜千算万算,他还是漏了士族的觊觎。士族一朝兵起,顷刻瓦解了大隋龙脉,隋炀帝也成了亡朝的“昏君”。
相关参考
隋唐时期,两个朝代都做了一件类似的事情,那就是远征高句丽,然而结果却大不相同。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却都以失败告终,最终引发国内矛盾,导致隋朝灭亡;然而唐朝五次东征,却成功将辽东收复,尽占高句丽,且唐
隋唐时期,两个朝代都做了一件类似的事情,那就是远征高句丽,然而结果却大不相同。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却都以失败告终,最终引发国内矛盾,导致隋朝灭亡;然而唐朝五次东征,却成功将辽东收复,尽占高句丽,且唐
热播电视剧《独孤天下》最近落下帷幕,大家争来争去的天下,最后落到了杨坚手中。杨坚代周建隋,称帝登基,成为历史上著名的隋文帝。 杨坚去世之后,皇位传给了隋炀帝杨广。而原本国富民强的隋朝,到了隋炀帝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导致民怨沸腾,最后隋朝被李唐取而代之。隋炀帝不恤民力,举国远征高句丽,难道仅仅是为了炫耀武力吗?要知道隋炀帝是一个暴君而不是一个昏君,他不知道频繁的战争劳民伤财容易动摇帝国根基这个道
一、背景隋炀帝对高句丽的连年征战使得隋国力锐减,民心丧失,这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618年,唐高祖建立唐朝后,就努力与高句丽荣留王修好,双方于622年交换战俘。624年,荣留王接受了唐的年号
一、背景隋炀帝对高句丽的连年征战使得隋国力锐减,民心丧失,这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618年,唐高祖建立唐朝后,就努力与高句丽荣留王修好,双方于622年交换战俘。624年,荣留王接受了唐的年号
1、三征高句丽三征高句丽是隋炀帝杨广在从大业八年(612年)到大业十年(614年)对高句丽进行的三次战争。三次均为炀帝御驾亲征。从大业七年(公元611年)起,刚刚结束巡游江都的炀帝便开始为这次东征进行
隋朝是我国历史上最痛恨高句丽的朝代。隋朝公元581年建立,公元618年灭亡,短短38年,隋朝发动了四次对高句丽的征伐,平均每9年就征讨一次。隋朝很快被农民起义攻灭和四次征伐高句丽,尤其是隋炀帝三征高句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导致民怨沸腾,最后隋朝被李唐取而代之。隋炀帝不恤民力,举国远征高句丽,难道仅仅是为了炫耀武力吗?要知道隋炀帝是一个暴君而不是一个昏君,他不知道频繁的战争劳民伤财容易动摇帝国根基这个道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导致民怨沸腾,最后隋朝被李唐取而代之。隋炀帝不恤民力,举国远征高句丽,难道仅仅是为了炫耀武力吗?要知道隋炀帝是一个暴君而不是一个昏君,他不知道频繁的战争劳民伤财容易动摇帝国根基这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