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临死前,为何传位于弟弟孙权,而不是儿子
Posted 士族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孙策临死前,为何传位于弟弟孙权,而不是儿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孙策临死前,为何传位于弟弟孙权,而不是儿子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江东小霸王孙策在丹徒狩猎之时,遭到刺客袭击,重伤。他自知不久于人世,便把年仅十七岁的胞弟孙权叫到身旁,语重心长地嘱咐了几句,让其继承自己的霸业,便一命呜呼。孙策怎么把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拱手送给了孙权,而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难道他没儿子?还是另有原因。下面笔者依据《三国演义》,结合自己的见解,简要分析如下:
第一孙策名义上还是东汉的臣子,把江东传给不满十岁的幼子,汉献帝不会承认。孙策,出生于175年,到公元200年遇刺身亡时才25岁,即使他十五六结婚,也才不到10岁。事实上,当时,孙策名义上还是东汉的臣子,官拜讨逆将军,爵位是吴侯。
如果他把江东托付给他的儿子孙绍,汉献帝会承认吗?一个不满十岁的小孩还是无民事行为人,无法胜任讨逆将军,更无法管理江东八十一州。换句话说,孙绍也只能继承孙策的吴侯爵位,当个富家翁,不能继承江东基业。反观孙权,当时十七岁,已经成年,具备了掌管江东的实力。孙权当时岁数虽不大,但很有才华,颇有贤名,十五岁就被吴郡太守朱治察举他为孝廉。演义中记载
“权年十五,治举为孝廉”
第二孙坚的基业还包含他父亲孙坚的遗产,并不都是他的,传给孙权比他儿子更合适。孙坚去世时,他的军队也散了,年仅20岁的孙策只能屈尊给袁术打工。可是他在袁术手下打工,没有受到重用,便产生了独自创业的想法。自主创业是需要兵马粮草的,孙策一无所有,只能把他父亲孙文台遗留下的金镶玉玺典押给袁术,才总算借出三千兵马,五百马匹,作为创业的启动资本。孙坚领着借来的三千精兵,又召集父亲的旧部,如黄盖、韩当、程普等大将,经过几年征战,平定江东。
从这里看,孙策的手下,中坚力量大部分是其父亲孙坚的旧部。他们是看在孙坚的面子,才跟随孙策开疆拓土,让他们忠于和孙坚隔了两代的孙绍,估计不会太信服吧。而孙权同样是孙坚的儿子,和孙坚地位相当,黄盖、韩当、程普等大将从心理上更愿意接受孙权。
第三江东内部不稳,当时孙坚虽然以绝对武力强行统一江东,可还是有很多反对者。孙策就是被反对势力所刺杀身亡的。孙策在统一江东时,极其蛮横,得罪了很多人。如他就是被自己所杀的吴郡太守许贡的三个门客刺杀的,身负重伤,回到府内,脾气暴躁,一命呜呼的。因此,江东需要一个能坐江山的君主,不是像自己一样盲目扩张的君主,而这恰恰是孙权的强项。演义中记载
“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第四江东时门阀士族的天下,孙氏只是其代言人而已。孙策从江北渡江,征服江东本地士族,许诺不伤害其自身利益,才取得他们的拥护。如果他强行传给自己年幼的儿子,势必会被各个士族所架空,如陆家、步家、张家等,都是地方豪强。你只有能给他们带来利益,他们才会拥护你,而一个小孩子是不能令他们所信服的,时间长了,就会发生动乱,孙策所统一的江东分崩离析。
在孙权接掌江东几年后,即公元208年,曹操率领83万水路大军,号称百万大军,征讨江东。孙权召集群臣商议对策,主和派占了多数,大都是地方门阀士族,因为大战会伤害到他们的利益。他们夸大曹操有多么厉害,不可力敌,与之对战必败云云,希望孙权归顺曹操。江东投降了曹操,仅仅是损害了孙氏家族的利益,不再是江东的一把手,文武百官们该干嘛还干嘛,各司其职,没有一丁点损失。后来,晋伐吴,东吴各地闻风而降,把吴主孙皓给卖了,证明了士族力量的强大。
第五江东外部,荆州刘表和江夏黄祖虎视眈眈。孙策深知,如果刘表得知自己死去,刘表和黄祖必然会趁此天赐良机,偷袭江东,甚至远在许昌的曹操和幽州的袁绍也会分一杯羹。江夏太守黄祖曾经射杀孙坚,是江东孙氏的世仇,到了“有你没我,有我没你”的地步。如果刘表和黄祖得知江东政权不稳,必然会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集结兵马,攻取江东。现在江东刚刚统一,极其不稳,如果强行传位给自己的幼子,很难守得住。
以上就是笔者根据《三国演义》,总结出孙策明明有儿子,还要传给自己的胞弟孙权的五大原因(个人见解),有不足之处,欢迎各位朋友批评指正。当然,孙策传给孙权,而不是自己的儿子,还有很多原因,在这儿不一一细说了。
相关参考
古人权力的交接一般是子传父业,鲜有兄弟相及。一般来说,嫡子尚小由大臣辅佐等成年再移交。然而历史上有两个奇怪的案例便是直接传位给兄弟。其一是孙策把权力移交给弟弟孙权。其二是赵匡胤死后太宗继位。后者疑云太
对于孙策的英年早逝,很多人都感到惋惜,一代“小霸王”就这样落幕了实在是太可惜了。孙策临死前,把江东大业交给了自己的弟弟孙权,很多人会有疑惑,当时的孙策明明是有儿子的,按常理来说,交给儿子才是正道,弟弟
孙策的死不得不说是一件很让人惋惜的事情,原本江东还有诸多事情要依靠他,他却在统一江东六郡的同一年就遇刺身亡了,十足十的英年早逝。他临死之前,把江东大权托付给了弟弟孙权,而当时自己还有几个孩子,那么孙权
曹操曾言:“生子当如孙仲谋!”此处的孙仲谋,指的是江东之主孙权。他从十九岁起,便从哥哥孙策手中,接过了江东基业,在群雄角逐中,他不但没有被吞并,反而脱颖而出,与曹操、刘备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要知道,论
把曹操刘备都熬死了,孙权却不能统一天下,孙策临死前说得很明白
三国时期孙权可以说在那个年代少有的高寿之人,活了71岁,他“熬死”了不知多少同时代的人,那么在曹操刘备后的三国时代,孙权为何没有什么建树,东吴似乎连统一天下的意愿都没有。其实从孙权一生的所作所为来看就
汉末三国时期,与魏国蜀国三分天下的吴国,虽然在大部分情况下不太惹人注意,因为大家都被蜀国的“正统”与魏国的“不正统”吸引过去了,但其实吴国的历史同样也很精彩。吴国孙权是三国中最后一个称帝的,当初孙策死
历史人物 孙策临死前将大乔托付给孙权照顾 孙权是怎么对待大乔的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孙策和孙权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家知道三国中哪个国家是后来崛起的吗?要说崛起的国家,那只有东吴了。这个国家临海,加上交通便利,经济也比较发达,被当地的人民称为福地。这个国
在政治斗争中,父子成仇、兄弟反目都不是什么稀奇事。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中国好哥哥”孙策,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把大权留给弟弟而不是儿子的主,最后得到了什么结果。>对三国有些许了解的看官都知道,三足鼎立吴地的代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孙策的文章,欢迎阅读哦~1,铜镜给我拿镜子来,我要看看这些贼子把我伤成什么样子了?孙策冲着大乔道。大乔小心翼翼的给他拿来铜镜,道:伯符,还是别照了吧?孙策道:照。大乔把铜镜
孙策留给孙权的是一笔丰厚的资产,但平静的浪涛下是暗流涌动,危机四伏。掌舵人稍有不慎,随时都有翻船的危险。从孙策对张昭的遗言中可以看出他的忧心忡忡。孙权接手时有六个郡我们一般知道刘备临死前对诸葛亮托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