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孙策有几个弟弟?孙策弟弟众多为什么传位给孙权?
Posted 弟弟
篇首语: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孙策有几个弟弟?孙策弟弟众多为什么传位给孙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孙策有几个弟弟?孙策弟弟众多为什么传位给孙权?
汉末三国时期,与魏国蜀国三分天下的吴国,虽然在大部分情况下不太惹人注意,因为大家都被蜀国的“正统”与魏国的“不正统”吸引过去了,但其实吴国的历史同样也很精彩。吴国孙权是三国中最后一个称帝的,当初孙策死的时候,将吴国大权交给他,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孙策自己的儿子太过年幼难以担当大权,所以选了弟弟孙权。不过,虽然儿子很小,但是孙策并不只有孙权一个弟弟,为什么最终会选中孙权呢?
1.孙策的弟弟
孙策死时有长子名孙绍,然而年纪实在太小,孙绍199年10月出生,而孙策是200年5月死亡,死的时候儿子才只有半岁,当然无法担当大任。再来看孙策的弟弟,孙策一共有四个弟弟,分别是孙权、孙翊、孙匡、孙朗,后面三个弟弟的知名度显然远远不及孙权,真实可能会有人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存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个弟弟的生平。
或许因为并不是最终的掌权者,或许因为出身,他们的事迹有记载的并不多。孙翊,是孙坚的第三子,在孙策临终前也曾经被举荐为继任者,但是孙策没有选择他。孙权继任之后,孙翊任丹杨太守,最终因为部将妫览、戴员对孙翊不满,买通家将边鸿刺杀孙翊。孙匡,孙坚第四子,孙坚死后孙匡袭爵为乌程侯,建安二年汉室朝廷下旨改命孙策为乌程侯。至于孙朗,就只记载了他是庶出,生母不明,再无其他。
2.孙权
说完了其他弟弟,再来看看孙权。因为本文要说的是孙策为何要选择孙权,所以孙权继任之后的事情就不提及了。孙权是孙策最大的弟弟,孙坚第二子,在为人方面崇尚侠义,处处体现一个“仁”字,喜爱蓄养贤才。也正是因此,孙权逐渐与自己的父兄齐名。孙权经常跟随孙策参与内部事务的决策,孙权表现出来的才能天赋令孙策惊叹不已。
3.孙策为什么选择孙权
或许正是因为这份能力,孙策也就有意地想要培养孙权,每到宴请宾客的时候,孙策就会回头对孙权说,将来这些人都会是你的手下。孙策当然不是能够预料到自己的死亡,那个时候他所想的,应该只是希望自己的弟弟能够成长起来,协助自己,孙氏一同治理东吴,一个能打一个能守,必将使天下格局重新划分,所以如果孙策没死,吴国或许会是另一番景象。
孙权在孙策面前展现出了很高的能力,但在孙策临终前,也有大臣提议传位孙翊。陈寿对于孙翊的评价是“骁悍果烈,有兄策风”,看起来应该是与孙策志趣相投,但是陈寿的另一句话或许能给我们启示“性峭急,喜怒快意,治数责数,谕以道义”。孙策很明白孙翊的性格,急躁鲁莽,如果孙翊继位之后总想着复仇,吴国哪里还有将来可言?
至于另外两个弟弟,都没有什么过人的才能,孙策明白,自己的选择只有孙权,即使一开始可能不被看好,但是事实证明,孙策的选择没错,“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的确是唯一合适的人选。
相关参考
孙策为什么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孙权?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孙策是孙坚之子,当年孙坚乃江东之虎,征战能力极强。正所谓虎父无犬子,孙策为
古人权力的交接一般是子传父业,鲜有兄弟相及。一般来说,嫡子尚小由大臣辅佐等成年再移交。然而历史上有两个奇怪的案例便是直接传位给兄弟。其一是孙策把权力移交给弟弟孙权。其二是赵匡胤死后太宗继位。后者疑云太
古人权力的交接一般是子传父业,鲜有兄弟相及。一般来说,嫡子尚小由大臣辅佐等成年再移交。然而历史上有两个奇怪的案例便是直接传位给兄弟。其一是孙策把权力移交给弟弟孙权。其二是赵匡胤死后太宗继位。后者疑云太
三国孙策传位给二弟孙权,为什么不传位给孙翊?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从中国封建制度的世袭制“父死自续,兄终弟及”的特点看,孙策去世时传位给自己的嫡长子比传位给孙权更加名正
很多人都不了解孙策把位子传给孙权,并非他儿子,你当他心甘情愿?其实是他聪明,接下来跟着本站小编一起欣赏。>当年孙坚也是称霸一方,对于打仗来说,孙坚是很厉害的,也难怪那时候他被称为江东之虎了。而孙策是孙
对于孙策的英年早逝,很多人都感到惋惜,一代“小霸王”就这样落幕了实在是太可惜了。孙策临死前,把江东大业交给了自己的弟弟孙权,很多人会有疑惑,当时的孙策明明是有儿子的,按常理来说,交给儿子才是正道,弟弟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江东小霸王孙策在丹徒狩猎之时,遭到刺客袭击,重伤。他自知不久于人世,便把年仅十七岁的胞弟孙权叫到身旁,语重心长地嘱咐了几句,让其继承自己的霸业,便一命呜呼。孙策怎么把自己辛辛
曹操曾言:“生子当如孙仲谋!”此处的孙仲谋,指的是江东之主孙权。他从十九岁起,便从哥哥孙策手中,接过了江东基业,在群雄角逐中,他不但没有被吞并,反而脱颖而出,与曹操、刘备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要知道,论
中国古代权利是世袭的,父亲死了把位子传给儿子,似乎是天经地义。不过有两个人有点特殊,一个是雄才大略的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若其不才,君可自取。康熙皇帝认为这是刘备的权术
从三国志上看,很显然,二弟孙权受益最大,自此六郡八十一州尽收于囊中。而且变故后,他的所作所为也让人存疑。在《三国志・吴书・孙策传》中,陈寿对孙策的评价是:“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