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之战,为何陆秀夫一定要带着七岁的小皇帝殉国
Posted 皇帝
篇首语:常识并不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见的东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崖山之战,为何陆秀夫一定要带着七岁的小皇帝殉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崖山之战,为何陆秀夫一定要带着七岁的小皇帝殉国
祥兴二年(1279年)3月19日,南宋与蒙元在崖山展开大战,史称“崖山海战”,在这一战中,宋军奋力一搏,但是,仍然被元军击败,随后,元军包围了崖山(今新会崖门),左丞相陆秀夫背着年仅七岁的小皇帝赵昺,纵身跳海而死,南宋在崖山的十万军民,听说小皇帝殉国,也相继投海殉国,南宋灭亡。
那么,崖山之战惨败,南宋年仅七岁的小皇帝赵昺必须要死吗?陆秀夫为何忍心带着小皇帝跳海自杀呢?
陆秀夫(1236年—1279年),字君实,一字宴翁,别号东江,楚州盐城长建里(今江苏省建湖县建阳镇)人。陆秀夫是南宋左丞相,与文天祥、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崖山海战兵败,陆秀夫带着小皇帝跳海自杀,时年四十四岁。
赵昺(1272年-1279年),南宋第九位皇帝(1278年-1279年在位),他是宋朝最后一位皇帝。赵昺是宋度宗第三子,宋恭帝、宋端宗的弟弟,曾被封为信国公、广王、卫王,生母为俞修容。景炎三年(1278年)4月在冈州即皇帝位,改元祥兴。
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跳海自杀,小皇帝只有七岁,还是一个小孩子,七岁的孩子,虽然他是皇帝,但是,他什么都不懂,就这么死了,这不能不说非常悲壮、残忍和无奈。
祥兴二年(1279年)正月,元将张弘范率水陆两路大军直逼崖山。崖山背对着山面对着大海,地势非常险要,张世杰下令焚烧岛上的房屋,人马全部登上船只,然后,将一千多条战船排成长蛇阵,用绳子紧紧连接在一起,船的四周筑起城楼,船上涂上一层厚厚的湿泥,缚上一根根长木。将小皇帝赵昺乘坐的船安置在中间,表示将士与舰船共存亡。
张弘范见宋军战船集结,行动不便,想用赤壁之战,周瑜火烧曹操连环战船的那一招,先用小船装满柴草,再浇上油,点火后乘风攻击南宋水军。南宋军船上的湿泥挡住了火势,大火烧不过来,长木又顶住了火船,使元军的火攻失败了。张弘范又阻断了宋军的水源,封锁了海口。宋兵饥渴交加,处境危险。张弘范见此机会,派人劝降,被张世杰断然拒绝。
祥兴二年二月初六(1279年3月19日),南宋和蒙元军队进行了最后的决战,张弘范分兵四路,发动猛攻。南宋军正在拼命抵抗时,忽然听到张弘范所在的指挥船上奏起了音乐。南宋军以为这是元军将领在举行宴会,战斗就松懈了。谁知此乐声是元军总攻的讯号,张弘范的指挥船直扑而来,箭如雨下。元军在乱箭掩护下,夺走了宋军七艘战船。各路元军一齐猛扑过来,从中午到傍晚,海战进行得异常激烈。最终,在激烈的交战中,南宋军遭到惨败。
陆秀夫先逼自己的妻子儿女跳海自尽,然后换上朝服,到赵昺的船上拜见皇帝,陆秀夫哭着对小皇帝说,现在到了这个时候,陛下应该以身殉国,说完,背着哭泣的小皇帝,跳海殉国。张世杰得知皇帝殉国,也跳海殉国了。
《宋史》记载:陆秀夫走卫王舟,王舟大,且诸舟环结,度不得出走,乃负昺投海中,后宫及诸臣多从死者,七日,浮尸出于海十余万人。
陆秀夫为什么要带着小皇帝自杀呢?
这是因为陆秀夫觉得如果突围不成,一旦皇帝落入蒙古人手中,会受到侮辱。德祐皇帝(宋恭帝)当年被掳北上,已经使国家遭受了极大的耻辱,不能再重蹈覆辙。
一个七岁的孩子,正是花一样的年龄,却被带着一起死,非常残忍和悲壮。小皇帝无法选择他的家庭,无法选择他的生活,也无法选择他的生命,不能不说是一种残忍。
而陆秀夫宁死殉国,也表现出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相关参考
崖山之战他侥幸逃脱,让赵宋血脉传承至今,习俗奇特,结婚穿白衣
南宋祥兴二年(即元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宋朝与蒙古在崖山展开海战,最终宋军惨败,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据说当时追随他殉国的共有十万军民。有人认为南宋的灭亡是中国古典时代的终结,故有「”崖
宋末三杰张世杰,是南宋末年著名抗元将领,在南宋风雨飘摇,甚至已经无力回天之际,他仍然与诸多义士坚持抗元,维护南宋统治。因为他的民族大义,他的坚持抗元,所以后世人将其与陆秀夫、文天祥并称
陆秀夫 陆秀夫与、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崖山海战失败后,他背着少帝赵投海而死,后人为纪念这位与国共存亡的抗元英雄,将其遗著汇编成《陆忠烈集》。 陆秀夫墓 《三合镇志》称,陆秀夫投海殉国之
崖山之战战争经过:祥兴二年(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派汉人投降大将张弘范进攻赵昺朝廷。后来在不久以前攻占广州的西夏后裔李恒也带领援军也加入张弘范军。此时宋军兵力号称20多万,实际其中十数万为文官、宫
赵昺是南宋最后一个皇帝,宋度宗的儿子,宋端宗的弟弟,曾先后封为信王、广王、卫王。临安危急时,大臣陆秀夫等人保护端宗逃亡到福建,赵昺也在母亲杨淑妃带领下,暗暗出城,逃到泉州。宋朝小朝廷到达广东后,与元军
历史人物 小皇帝赵昺必须要死吗 陆秀夫为什么带小皇帝跳海自杀
对陆秀夫和小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祥兴二年(1279年)3月19日,南宋与蒙元在崖山展开大战,史称“崖山海战”,在这一战中,宋军奋力一搏,但是,仍然被元军击败,随后,元
今天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陆秀夫背小皇帝跳海是英雄行为还是谋杀?想过孩子的感受吗,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我们都知道,南宋末年,蒙古人把南宋流亡政府追到崖山,左丞相陆秀夫背着小皇帝,从船头上往海里惊天一跳
历史人物 崖山海战,南宋10万军民为啥宁可跳海,也不与元兵做最后一搏
崖山海战,永远是中国人抹不去的痛。面对元兵的追杀,丞相陆秀夫背着8岁的小皇帝跳海自尽,10万军民紧随其后纷纷跳海。那么,南宋10万军民为啥宁可跳海自尽,也不与元兵拼死一搏呢?>>(崖山)>崖山的位置在
蒙古灭西夏与金国的时候,只花了二十多年,为何灭南宋要45年?
蒙古灭西夏与金国的时候,只花了二十多年,为何灭南宋要45年?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公元1235年蒙古大汗窝阔台发兵攻宋,拉开了宋蒙战争的序幕。1279年,崖山之战,宋军战败,陆秀夫背着年
陆秀夫陆秀夫,字君实,楚州盐城(今江苏盐城)长建乡长建里人。他是南宋的最后一个丞相,他坚持抗元,失败后背驮南宋的小皇帝投海自杀,因而在中国历史上有很高的知名度。他与抗元不屈的文天祥、张世杰被并称为“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