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之战他侥幸逃脱,让赵宋血脉传承至今,习俗奇特,结婚穿白衣
Posted 家谱
篇首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崖山之战他侥幸逃脱,让赵宋血脉传承至今,习俗奇特,结婚穿白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崖山之战他侥幸逃脱,让赵宋血脉传承至今,习俗奇特,结婚穿白衣
南宋祥兴二年(即元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宋朝与蒙古在崖山展开海战,最终宋军惨败,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据说当时追随他殉国的共有十万军民。有人认为南宋的灭亡是中国古典时代的终结,故有「 ”崖山之后无中华”之说。但是崖山之战中仍有赵宋皇室侥幸逃脱,他们在福建隐姓埋名数百年,让赵宋血脉传承至今。 黄姓通婚案 根据《宋氏家谱》记载,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福建漳浦县发生了一起黄姓通婚案,按明朝法律,同姓之间是严禁结婚的,此时的黄姓男子将自己的家谱上交御史朱鉴查阅,证明自己本是赵宋皇室后裔。朱鉴查阅之后将家谱归还「 ”黄家”,并上奏朝廷,朱元璋批准他们恢复赵姓。 隐居百年 据家谱记载,漳浦赵氏是赵匡胤之弟赵匡美的后代,他的十世孙赵若和在崖山之战中侥幸逃脱,后来定居在今福建漳浦县畲乡,为了躲避元朝的屠杀,他以「 ”皇”的谐音「 ”黄”为姓。到明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时,赵若和的十世孙赵范被任命为浙东按察司兵备道副使。他回到「 ”家乡”之后,开始以「 ”清明上河图”为蓝本,拓建赵家堡。 故国情怀 赵氏后人将对故国的思念全都寄托在赵家堡的建设上,他们为了防御当时倭寇的侵扰,将城堡建设得异常坚实,而内部则「 ”布局之意,处处乃沿汴京之旧”,他们仿照清明上河图建设了「 ”汴派桥”,并取「 ”完璧归赵”之意建设了堡内最主要的建筑「 ”完璧楼”(不知明朝皇帝对此会作何感想)。 奇特风俗 为了纪念先祖避难的艰辛历程,赵家堡中有一个奇特的习俗,即新人结婚之时必须穿白衣白裤,手中拿着白色布条,这种礼服被他们成为「 ”象头衣”,婚礼结束后,象头衣便会被长期保存,知道双亲过世之时才会再次穿上,然后就会当成寿衣和自己一同埋葬。相关参考
崖山之战简介:公元1279年2月,南宋残军与元军在新会崖门海域(今属广东省江门市)展开了一场历时20多天的大海战,这是宋朝末年宋朝军队与元军的一次战役,中国方面对参与这场战争的人数有30万及50万两种
崖山之战战争经过:祥兴二年(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派汉人投降大将张弘范进攻赵昺朝廷。后来在不久以前攻占广州的西夏后裔李恒也带领援军也加入张弘范军。此时宋军兵力号称20多万,实际其中十数万为文官、宫
崖山海战,又称崖门战役,是1279年(元至元十六年,南宋祥兴二年)中国宋朝军队与元朝军队在崖山(今广东新会南崖门镇)进行的大规模海战。这场战役直接关系到南宋流亡朝廷的兴亡,因此也是宋元之间的决战。这场
崖山之战历史争议:在广东省湛江市硇洲岛。站在岸边堆积的熔岩乱石之上,雾霭茫茫,水天一线,惊涛如诉。湛江文化研究专家、湛江市博物馆原馆长陈志坚介绍,相传当年流亡至此的南宋皇帝赵昰和抗元军民正是在这里愤慨
祥兴二年(1279年)3月19日,南宋与蒙元在崖山展开大战,史称“崖山海战”,在这一战中,宋军奋力一搏,但是,仍然被元军击败,随后,元军包围了崖山(今新会崖门),左丞相陆秀夫背着年仅七岁的小皇帝赵昺,
宋末三杰张世杰,是南宋末年著名抗元将领,在南宋风雨飘摇,甚至已经无力回天之际,他仍然与诸多义士坚持抗元,维护南宋统治。因为他的民族大义,他的坚持抗元,所以后世人将其与陆秀夫、文天祥并称
历史人物 崖山之战——元朝灭亡南宋的最后一战,宰相陆秀夫抱着幼帝投海殉国
宋度宗赵禥(qí)即位后,孱弱无能,智商低于正常人水平,荒淫甚于理宗,整天宴坐后宫,与妃嫔们饮酒作乐。宋度宗连批答公文也交给四个最得宠的女人执掌,号称春夏秋冬四夫人。封贾似道为太师,倍加宠信,将朝政统
崖山之战战争背景:崖山海战,又称崖门战役、崖门之役、崖山之战、宋元崖门海战[3]等,是1279年(元至元十六年,南宋祥兴二年)中国宋朝军队与蒙古军队在崖山(今广东新会南崖门镇)进行的大
崖山之战战争背景:崖山海战,又称崖门战役、崖门之役、崖山之战、宋元崖门海战[3]等,是1279年(元至元十六年,南宋祥兴二年)中国宋朝军队与蒙古军队在崖山(今广东新会南崖门镇)进行的大
南宋与蒙古的崖山之战崖山之战是1279年,南宋军队与蒙古军队在广东崖山进行的大规模海战,也是古代中国少见的大海战。场战役直接关系到南宋的兴亡,也是宋元之间最后的决战。战争的结果是元军以少胜多,宋军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