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女临朝听政十三年,荒淫无度,毒死儿子,被扔进黄河溺死
Posted 年
篇首语: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此女临朝听政十三年,荒淫无度,毒死儿子,被扔进黄河溺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此女临朝听政十三年,荒淫无度,毒死儿子,被扔进黄河溺死
说起女性临朝听政,很多人会想到吕后、武则天以及慈禧太后,这些人物手段毒辣,富有政治手腕,在民间有很高的知名度。其实,历史上女性临朝听政的人物很多,比起吕后等人,人们常常会忽略北魏的宣武灵皇后胡氏。
胡氏,司徒胡国珍之女,她的真实姓名已不可考,一说为胡充华,一说为胡承华。我们根据习惯暂且称其为胡充华。胡充华出身普通官僚家庭,能够入主后宫,步入历史舞台要得益于她的姑姑。
胡充华的姑姑原是出家修行的尼姑,擅长讲解佛理。当时的宣武帝崇信佛教,时常要人安排僧尼到宫廷讲授佛理,胡充华的姑姑就是其中之一。时间久了,她就放出风来说,胡氏不仅容貌绝佳,而且德行一等。宣武帝听了之后,召见胡充华,封其为世妇,随侍左右。胡充华人长的漂亮,还有才艺,更重要的是富有心计,很快就宣武帝迷得团团转。没多久,胡充华就为宣武帝生下了唯一存活下来的儿子元诩。由于是唯一的男嗣,元诩很快立为太子。
我们知道,历来后宫“母以子贵”,而在北魏却恰恰相反,“子贵母死”,也就说如果儿子被立为太子,那么做母亲的就要被处死。北魏之前,为了防止子弱母强、外戚干政,有多个朝代间或推行“子贵母死”,而到了北魏却将其制度化。换言之,根据旧度,胡充华一定是要被处死的。
胡充华深知这一点,便施展政治手腕,笼络刘腾、于忠、崔光等朝中大臣,为其求情,甚至为其改制。就这样,胡充华非但没死,还被晋封为贵嫔。宣武帝去世后,元诩即位,是为孝明帝,胡充华为皇太妃。当时皇太后高氏尚在,高氏原是宣武帝的皇后,也是胡充华的老对手。胡充华自然容不得她,便逼迫高氏到瑶光寺出家为尼,如此皇太后之位便落到胡充华的头上。
当时的孝明帝只有六岁,年幼无知,朝纲大事无法处置。胡充华便临朝听政,代行决断,到了后来她又自称为朕,改令称为诏,处理国家事务,掌握了最高权力。胡充华听政初期,肃正朝纲,亲自断案,颇有一番作为,一时间朝廷风气为之一振。
但好景不长,胡充华听政不久,变得滥用权力、荒淫无节起来。胡充华私蓄面首,常常与人宴饮玩乐,当时她垂涎孝明帝的叔叔清河王元怿美色,便逼迫元怿与自己同房,甚至还将国家大事委托元怿处理。于情于理于法不容,天下人对胡充华极为唾弃。
胡充华沉湎玩乐,被领军元叉、长秋卿刘腾等人钻了空子,他们先是奉迎孝明帝,后又软禁胡充华,北魏朝政大权自此旁落刘腾、元叉之手。刘腾死后,胡充华伺机解除了元叉的职务,再度临朝听政,但她本性难改,继续在宫廷淫乱不止,广植党羽,朝野内外人心涣散,国家处于崩溃的边缘。
孝明帝长大后,有感于自己母亲祸乱,决心夺取政权,执掌国政,便发密诏,让手握重兵的大都督尔朱荣前来协助。不料,事情败露,胡充华大为恼火,一气之下,毒杀了孝明帝。
孝明帝死后,胡充华执掌的北魏变得愈发动荡起来。尔朱荣趁着胡充华假立太子的机会,发兵南下,攻下洛阳。胡充华情急之下,躲如寺院,削发为尼。后来,尔朱荣找到胡充华,将其和假立的那位皇帝,一同扔进滔滔黄河,胡充华连同她的罪恶永沉河底。
胡充华临朝听政长达十三年,自己行为无节,国家祸乱不止。胡充华之后,北魏一分为二,不出数十年,东、西两魏便相继被北齐、北周所取代,魏朝正式灭亡。而这一切的变故,胡充华是负有一定责任的。
相关参考
在中国封建时代的时候,一旦一个皇子被立为太子,那么他的母亲势需要被赐死。这么做的原因其实是为了防止外戚过问朝政罢了。在中国东汉时期的时候,就经常显现败绩过问朝政的情形。到了北魏之后,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再
黄巢起义失败以后,唐僖宗回到长安。这时候,唐王朝的中央政权已经名存实亡。各地藩镇在镇压起义过程中,扩大势力,争夺地盘,成为大大小小的割据力量。其中最强大的是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和宣武(治所在今河南开封)节
孙悟空的武器那也是相当有名的,曾经是东海龙宫的定海神针,据说是当年大禹为了测定水位而使用的神铁,后来成为孙悟空的武器之后,也是一路降妖除魔,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不过,当年孙悟空被抓回天庭,扔进八卦炉炼
郭布罗·婉容(1906年11月13日—1946年6月20日),字慕鸿,号植莲,满洲正白旗(达斡尔族)。清朝逊帝溥仪的妻子,清朝与中国的末代皇后,后为伪满洲国皇后。“婉容”二字及她的字“慕鸿”来自《洛神
郭布罗·婉容(1906年11月13日—1946年6月20日),字慕鸿,号植莲,满洲正白旗(达斡尔族)。清朝逊帝溥仪的妻子,清朝与中国的末代皇后,后为伪满洲国皇后。“婉容”二字及她的字“慕鸿”来自《洛神
历史人物 刘邦身边最惨的谋臣,为他一连拿下70多个城池,却被扔进锅里煮死
楚汉之争时,曾有这样一个传奇人物,为刘邦出谋划策,接连拿下齐国80余座城池,此人不是韩信,也不是张良,而是名不见经传的郦食其。>历史对郦食其的描述并不多,战国时期魏国人,秦灭六国以后,郦食其家道中落,
历史人物 后宫干政界的“鼻祖”,临朝听政达41年,终被儿子通过政变推翻
本站网导读:小编整理了相关“后宫干政界的“鼻祖”,临朝听政达41年,终被儿子通过政变推翻【图说】”的详细内容,以方便你了解!但凡提到干政的女人们,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会是武则天或慈禧太后,其实早在两千多年
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北魏孝文帝病卒,宣武帝即位。宣武帝当政后,宽以撮下,北魏朝政自此日趋衰败。延昌四年(公元515年),宣武帝病死,年仅7岁的孝明帝即位,其母胡太后临朝听政。神龟三年(公元5
看过《芈月传》的读者可能知道,芈月儿子秦昭王当政之后,芈月作为宣太后垂帘听政长达四十年,始开“临朝称制”先河。不过历史上“临朝称制”,即作为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在皇帝年幼时垂帘听政的厉害的女性角色
说到垂帘听政,人们首先会想到清朝的“辛酉政变”,会想到统治中国47年的慈禧太后。其实,在慈禧垂帘听政之前,中国历史上女人执政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但能其一生伴历六位皇帝,三次垂帘听政的,又三次退隐归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