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为何坚决不还香港

Posted 希特勒

篇首语: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丘吉尔为何坚决不还香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丘吉尔为何坚决不还香港

温斯顿·丘吉尔,英国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二战时期的盟军领袖,雅尔塔三巨头之一。他除了是一个政治家,演说家,还是一个作家和历史学家。他曾得到过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丘吉尔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他做过很多常人无法替代的贡献,但是对于中国,这位著名的政治家就不是那么友好了。

丘吉尔之前的英国采取过一个非常著名的绥靖政策,导致希特勒的胆子越来越肥,最后开启了二战的战端。丘吉尔上台之后,坚定地要求和希特勒作战,即使欧洲大半已经丧入希特勒之手,丘吉尔依旧带领着英国人民抗击法西斯。这是我们都比较熟悉的。

但是丘吉尔真的一点都不“绥靖”吗?事实上,他在远东的政策就是他前任张伯伦的绥靖政策。日本当年入侵中国,整个沿海地区沦丧敌手,唯一的补给线就是滇缅公路,日本人要求英国人把滇缅公路给关掉,丘吉尔为了维护自己在缅甸和印度的利益,就答应了。当时驼峰航线还未开辟,中国一下子丧失了接受国际援助的最后一根动脉,而丘吉尔却不以为然。

丘吉尔对中国的态度是非常恶劣的,他告诉英国人,不必把用来打希特勒的资源用到远东拯救一个毫不相干的中国,罗斯福屡次劝诫说你对中国的态度是错误的,中国日后必将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但是丘吉尔就是不听。

丘吉尔作为英国首相,代表的是英国的利益,无论是他在西藏问题的立场上,还是归还英国租界的问题上,所作出的决定都是非常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的。当年我们要求拿回属于自己的土地,但是丘吉尔只愿意归还一个上海,因为当时上海也不在他的手中,在日本人的手中,他让我们自己从日本人的手里拿——你借走的东西被别人抢了,你不应该抢回来再还给我们?

在香港的问题上,丘吉尔的态度更加强硬,丘吉尔根本就拒绝谈论归还香港、九龙的问题,我们在这个问题上也做出了妥协,香港是割让的,九龙是租借,你先把九龙还给我们吧。丘吉尔不答应,说:英国人民选我当首相,不是让我出卖英国的国家利益的。

1949年4月渡江战役期间,英国皇家海军无视警告,闯入长江流域,和解放军发生军事冲突,侵犯一个主权国家的水域这本是英国人自己的错,但丘吉尔拒绝买单,还叫嚣着要派来中国实施报复行为。

通过以上种种,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蒋介石要在日记中表达对丘吉尔的不满了。

相关参考

为何屡次拒绝会见丘吉尔 宋美龄外交风云

当宋美龄风靡美国受到热烈欢迎时,英国也向宋美龄发出了邀请。英国外相艾登向顾维钧保证,一定用最庄重堂皇的仪式来接待宋美龄。一向矜持的英国绅士为何也仿照美国人做起了宋美龄的发烧友?这有其缘由。时至1943

越南战争期间,英法为何坚决不肯参战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众所周知,「”越南战争”是二战以来美国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深远的战争。这场规模浩大的战争以美国战败撤出战场,南越(越南共和国)被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国)吞并统一为结束

琅琊榜:梅长苏风雪中来劝靖王时,为何坚决不带飞流

导语:琅琊榜:梅长苏风雪中来劝靖王时,为何坚决不带飞流?答案很揪心古装剧大家并不陌生,对于里面的勾心斗角也是隔岸观火的状态。最近琅琊榜这部作品很火爆,这个作品之前有很多来的旧的版本,新翻拍的这一期作品

雅尔塔会议,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都有哪些底牌,为何牺牲中国

雅尔塔会议,这个影响了整个二战后世界局势的会议,并没有给世界带来和平,相反却让整个世界进入冷战。法国总统戴高乐曾经无比愤怒地表示,这是一个分赃的会议,充满了暗箱操作。而且三巨头在背着中国的情况下,瓜分

刘备伐吴为何如此坚决?就算是诸葛亮的劝诫,还是执意要去

刘备伐吴为何如此坚决?就算是诸葛亮的劝诫,还是执意要去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其实很多人都是对这段历史有着很多的疑问的,比如说为什么当时的刘备如此的坚定的要去伐吴呢?很多人都是觉得刘备的这

刘备借荆州为什么不还 揭刘备借荆州不还的原因

人们总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这是一个普通人都懂的道德问题,可是在中国的历史上据发生了这么一起事件,相信大家也是知道小编要说的是谁呢?刘备,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因借荆州不还从而被人诟病至今,到底是什么

三国历史上赵云为何坚决不娶赵范的嫂嫂樊氏?

赵云兵不血刃,拿下了桂阳。要说这桂阳太守赵范,对赵云是真不错。他不单降了赵云,还和赵云结拜了兄弟。结拜兄弟也就算了,他还要将自己的寡嫂樊氏许配给赵云。结果,三国史上的“道德完人”赵云不干了,他勃然大怒

管仲临终时为何坚决反对鲍叔牙接任相位?

...他的相位,管仲却极力反对鲍叔牙接替自己为齐相,这是为何呢?如果您不清楚此事,

吴三桂等三藩势力强大,康熙年轻且实力不足,为何敢坚决撤藩

其实不是敢不敢的问题,而是迫在眉睫,不得不撤藩,清初各地抗争不止,清廷忙于镇压,裁撤常规兵备是甭想了,还得陆续投入新生力量参与剿灭,军费支出比刚入关时还要大,一年的正赋875万两白银,光吴三桂一藩就需

八国联军侵华时,七个国家要求瓜分清朝,哪一国为何坚决不同意

中国近代可以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代,这个时代,中国人遭到外来西方的侵略,任凭西方人在中国为非作歹,而当时的清王朝可以说是根本无作为,今天笔者就给大家讲讲当年八国联军背后的那些故事,当时七个国家打算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