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太上老君吗
Posted 老子
篇首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你知道太上老君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你知道太上老君吗
你知道太上老君吗?"太上老君便是老子"的徽号。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你知道太上老君吗?拂尘一拂,变化万千。"太上老君便是老子"的徽号。
老子是个神一样的人物,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两千多年来,各种学派或吸取,或改造与继承,总有他的影子存在。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者,他的学说博大精深,玄妙至极,常言人所不能言,道人所不能道。后世的命世英才都从他那里吸取"养分"。张良、诸葛亮、刘基等等,在这些拨乱反正、匡救时弊的大贤大才身上,无不留有老子学说的烙印。他被尊奉为道教教祖,是一个神秘而睿智的华夏民族精英。
老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家。在国际影响上,他是唯一可以和孔子抗衡的中国思想家。他所开创的道学与孔子开创的儒学一起,成为中国文化的两大主流,共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生卒年代不详。据史书记载,他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史"(管理图书的史官),深谙周朝的图书典籍,学识渊博。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古礼等方面的学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记载,老子晚年,看到周王朝日渐衰落,就弃官西去,至函谷关时,遇见关令尹喜,他对老子说:"您这就要隐去了,请把您的见解学说给我写下来吧。"于是,老子著书上下篇共五千多字言道德之义,这就是著名的《道德经》。书写成后,老子便过着隐居的生活,后人不知其下落。
《道德经》又名《老子道德经》,简称《老子》。该书用韵文写成,阐述了他所谓道德的本意,是一部富有哲理性的著作。书中没有引用西周以来官方的典籍训诰,却吸收了一些民间歌谣。有学者认为《老子》成书于战国时期,为道家后学根据老子思想言论发挥补充而成,但从整体看来,这部书体现了老子的思想。
老子的整个哲学体系的核心范畴是"道",提出了天道无为的思想,反对天道有知的宇宙观。在老子以前和老子的时代,人们认为天是有意志的,是最高的神,可以主宰万物,人世间的一切都是由它决定的。老子经过考察、了解自然界的变化,认为天只不过是一种物质,它没有意志,不能主宰人世间的吉凶祸福,"道"才是天地万物的本源。那么,"道"是什么呢?他解释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意思是说,有一个混然一体的物在天地出现之前就已有了,它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独立地存在,按照定的规律循环运行着,它产生万物,它是宇宙万物之母。我不知道如何称呼它,就给它起个名字叫"道"。"道"在老子的心目中是无形、无象、无体的,是世界万物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他又强调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人以地为根据,地以天为根据,天以道为根据,道以自然为根据。这就进一步指明,世间万物的生长、发展、变化,都是受自然规律约束的,并不是受上天的意志支配的。老子用物质的自然之道,否定了天或上帝这个造物主的存在,从而使天神的绝对权威被摧毁。
老子认为,客观事物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而是彼此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对立着的两个方面。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就是说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等等,都是对立统一的,失去了这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存在。他还看到事物的发展都是向着相反的方面转化的,故而他提出了"反者,道之动"的命题,"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祸中包含着福,福又含有祸的因素,它们可以互相转化,祸可以变成福,福又可以变成祸。从这一原则出发,他主张"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辱(黑)"。反对刚强和进攻,他说:"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认为守柔处下,以弱胜强,以柔胜刚,这样才可避免败亡。老子发现了事物的矛盾性,也认识到矛盾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但他却忽略了转化的条件,以及对立面的斗争在转化中的作用,以至于把转化看成是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这反映了老子思想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老子还提出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即"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原则。自然、无为就是"道"生育万物自然而然,无意志,无目的。他看到了人民与统治者之间的矛盾,认为百姓难治的原因是统治者太有为,对百姓剥削、压榨太过造成的,人民遭受灾难的根源,是统治者过重的剥削。他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还说:"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这是说统治者的宫殿修得漂亮,可是老百姓的农田荒芜了,仓库也空虚了;统治者穿戴华丽,佩带着锋利的宝剑,饱吃精美的饮食,占有多余的财货,他们这些人就叫作强盗头子。他抨击统治者剥削穷苦百姓来满足自己的欲壑,这种无道的政治是不合理的。他认为合乎天道的政治,应当是:"天之道,损有佘以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告诫统治者应当"无为而治",少一些欲望,少一些作为。否则,会激起人民的反抗。对待人民,他主张要"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用这"无为"的方法来治理人民,人民就老实,天下就能太平,政权才能稳固。
老子的理想社会和政治是"小国寡民"。老子描绘的社会图景是:国家要小,人民要少。即使有各种器具,也不使用,人民不用拿生命去冒险,也不用向远方迁移。虽有车船用不着乘坐它,虽有武器装备也没有地方用它,人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他怀恋这种结绳记事简单原始的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由于当时各诸候国间连年战争,生活动荡,民不聊生,人民迫切希望社会安定的愿望。但老子不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这种"小国寡民"的主张违背人类进步,是社会倒退,只不过是一种空想,反映了没落阶级对现实斗争的无可奈何,逃避现实的消极态度和思想。
老子是我国春秋时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用虚无的本体"道"代替商周以来的天命论,否定客观世界的物质本源。他看到自然界的盛衰消长、社会上的对立和斗争,认识到事物的对立方可以互相转化,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但他把这种变化认为是循环往复,看不到事物不断向前发展变化的本质,因此具有很大的保守性。他教人无为、居下、自然、柔弱、愚鲁,从反面看问题,他的这一思想,扩大了人类文化的广度和深度,增加了韧性。同时也抹煞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导致消极的宿命论。老子的思想丰富而深刻,既有唯物主义倾向又有唯心主义的成份,对后世的思想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关参考
顺宗的后宫嫔妃都没有与皇帝身份相配套的后妃身份。她们史书中的皇后名分都是多年以后追加的谥号。这是因为顺宗在位时间短,没有来得及册封的缘故。有意思的是,顺宗的嫔妃虽然没有皇后和皇妃的名号,但她们都直接从...
你知道红色间谍佐尔格吗?你知道苏联的红色间谍理查德·佐尔格(RichardSorge,1895—1944)吗?在“二战”史上,他被誉为“间谍巨星”。据说他能做到:不撬保险柜,但想得到的文件会送到他手中
说到古代四大美女,大家都很熟悉:西施、王昭君、貂蝉和杨玉环。不过,古代还有四大丑女,你知道吗?嫫母嫫母是四大丑女之首,据说长得像夜叉一样。但是人家嫁的好啊,嫁给谁了呢?就是我们炎黄子孙的祖先,轩辕黄帝
你知道化学吗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化学的话,那就是:有趣!是的,化学是非常有趣的一门科学,能激发人无限的好奇心。一般来说,说到化学时,人们总会提到实验室、试管……似乎化学总与这些东西相连,其实不然。化学
你知道美国的巴顿将军吗?乔治·巴顿(GeorgeSmithPatton,1885—1945)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陆军上将。受家族影响,他从小便着迷于军事并坚信自己将来会成为一名将军。后来,他在结束军事预
我们都知道雇佣兵是无政府,无组织的一种特殊成员,他们不管是非对错,只要雇主给钱他们就干,所以很多媒体把雇佣兵称为“独立军事承包商”。那么你知道全球最大的雇佣兵集团是哪一个吗?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哥萨克
汉朝历史 你可能知道吕后将戚夫人虐成“人彘”,但你知道“骨醉”吗
时常看到古装影视中的宫廷美人心计,她们为了权力、地位,不择手段不断推出血雨腥风的惊悚剧目,在历史上有这样两位皇后为虐杀情敌,发明了两种酷刑:一种叫“人彘”;另一种叫“骨醉”。(《神话》中的吕雉)一、人
汉朝历史 你可能知道吕后将戚夫人虐成“人彘”,但你知道“骨醉”吗
时常看到古装影视中的宫廷美人心计,她们为了权力、地位,不择手段不断推出血雨腥风的惊悚剧目,在历史上有这样两位皇后为虐杀情敌,发明了两种酷刑:一种叫“人彘”;另一种叫“骨醉”。(《神话》中的吕雉)一、人
生活中光速处处可见,打开手电筒,就会有光,那你知道光的传播速度吗?光的传播速度是30万千米每秒,相当于3亿米/秒。今天我们就了解下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任何物体不会超过光速3亿米/秒”你信吗?我们知道
你知道红十字会创立的历史吗?1862年,瑞士慈善家杜南(Jean-HenriDunant,1828—1910)发表《索费林诺记事》,倡议在世界各国成立志愿救援团体,在战时照顾伤员。次年,以他为首的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