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的最强国是楚国,而不是齐国

Posted 诸侯

篇首语: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的最强国是楚国,而不是齐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的最强国是楚国,而不是齐国

在春秋战国的历史上,若论哪个国家保持强国的地位最久,答案恐怕不是春秋首霸的齐国,更不是横扫六合的秦国,而是自始至终都是一派强势的楚国。

看看春秋战国的历史就知道了,齐国在齐桓公死后,虽然依旧保持着大国地位,但国力每况愈下,一直到了齐景公时代才重新焕发起来,后来的战国时代,齐国虽然一度和秦国并为东西帝,但一场燕国进攻,使齐国一蹶不振。

而一度是中原最强国的晋国,虽然继齐国之后继承了霸主身份,但风光了几代人之后,先被秦国打败,后被楚国打败,而后又遭三家分晋的战乱,分裂出来的韩赵魏三国,韩国一直都是战国七雄里的最弱者,魏国虽在战国初期一度强大,但遭到齐秦两国连续打击之后,就越发沦落到陪衬地位。赵国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一度成为仅次于秦的第二军事强国,但一场长平之战,把多年积累的老底全都赔光,彻底失去了和秦国叫板的本钱。在所有春秋战国国家里,若论强国地位保持时间最长的,自始至终,都是诸侯中力量强大的王朝,却惟独楚国。

楚国的发达,赶上了齐桓公首霸的时代,之后整个春秋战国时代里,他都是中原诸侯无法小视的力量,甚至到了战国晚期,他更成为六国中唯一能够与强秦扳手腕的国家。在春秋中期至战国早期,楚国的疆域,相当于中原各强国的总和,到了战国中期的公元前300年左右,楚国的疆域曾包括了今天湖南、湖北、陕西、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区,甚至西南的广西、云南,南部的广东,它也有所染指。疆土最盛时,国土面积达到了一百万平方公里以上,人口五百多万。在同时期的世界上,波斯帝国已经灭亡,马其顿帝国分崩离析,罗马帝国还在内战之中。据有长江中下游地区,脚踩几乎整个中国南部的楚国,是当时世界上当之无愧的超级大国。

楚国这个超级大国,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强大的楚国,在春秋战国的早期,是一个没有名分的国家。

楚国的先祖,按照各类史料的记录,尤其是屈原的记录,是源于黄帝的子孙芈氏,也就是说,楚人也是属于华夏族的一支。楚国的兴起,源自商周时期居住在江汉平原的楚部落,楚国的先祖季连曾做过周文王的老师,到了其曾孙熊绎的时候,被册封为子爵,获得了在江汉地区节制一方的授权,但是比起中原诸侯的王爵身份,他的地位却要低得多。

熊绎时代的楚人,虽然得到了周天子的册封,但很不被待见。熊绎曾经在周成王会盟诸侯的时候负责管理茅酒,比起各路诸侯的尊贵来,虽然他是子爵,却只是个勤杂工角色。此事也令熊绎知耻后勇,归国后的熊绎,开始了他率领楚人艰苦创业的道路,他们在江汉平原刀耕火种,开辟山林,引进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历经几代人的辛苦经营,终于开始发展壮大。

比中原诸侯更加艰难的是,因为生存的缘故,楚国从立国之初开始就面临着南方蛮族的严重威胁。灭三苗、平山越,楚国的国土以汉水平原为中心,向后来的中国南方各省扩张着,终于有了楚地千里的庞大版图,而楚人也在这一次次血与火的征战里接受了华夏文明的洗礼,完成了由部落到文明国家的转变。

楚国真正有了名分,是楚武王在位的公元前740年左右,既然周王室不给我名分,那我就自封名分,强大起来的楚武王就是这么做的。对楚国这种自立为王的行为,周王室虽然憋气,却也没有办法,这时期的中原,已经陷入了周王室衰微,诸侯战乱的时代,周天子自身都难保,还管你楚王的名分?不服气的当然还有中原的诸侯国,但此时与楚国毗邻的黄河流域,无论是郑国还是宋国,都已不具备单独面对楚国的实力,黄河流域与楚国之间的强弱对比早已经易形。

从楚武王开始,楚国的北方边境局面,已经从当年的抵抗中原诸侯侵扰,变成了此时的主动出击,不断占领中原诸侯土地,黄河流域的宋国、蔡国、郑国等国家的迅速削弱,与此关系颇大。楚武王的儿子楚文王在位时期,将楚国的国都定在郢都,以此为中心,楚国很快有了楚地千里的广阔版图。到了楚成王在位时期,周天子终于承认了楚国的王位,要求楚国节制百越,无侵中国。对于楚国的畏惧,可谓溢于言表。

这时期的楚成王,在楚国历史上是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之所以不太出名,主要因为他运气不好,生活的年代先是有齐桓公九合诸侯的霸业,如日中天的声威;后又有晋文公称霸中原,继续尊王攘夷的大业,将这位楚王的声威给衬了下去。他在位的时期,和这两位春秋霸主都曾经对话过,先是和齐桓公针锋相对,险些酿成两大强国之间的全面战争,最终在正确认识了双方实力对比后主动求和,却也让齐桓公意识到此时楚国的强大。

(凤凰是楚国的图腾,楚人自古尊凤崇凤。)

而另一位霸主晋文公,与楚成王更有渊源,早年他还是个流亡公子的时候,就曾得到楚成王的帮助,而后两人兵戎相见,在城濮打了一战,结果是楚成王大败,晋文公确立了霸主地位。但这一战,晋国赢得相当惊险,当时晋国联合中原齐国、秦国两大强国与楚国对垒,但总兵力尚不及楚国的一半,如果不是楚将狐偃轻敌冒进,被晋齐秦三国联军合围,此战的结果恐怕还不好说。

而先后败北于两位霸主之手的楚成王,其实也是春秋时期的一位杰出君主,他在位的时期,正是楚国休养生息的关键时期。楚成王芈晖,公元前671年至公元前626年在位,在这44年里,楚国奉行的政策,是布德施惠,结好诸侯,他主动修复了自楚武王起与周王室以及中原王朝的紧张关系,退还了部分占领中原诸侯的领土,主动向周天子进贡,面对齐桓公的军事压迫,他有礼有节,既保持了领土完整,又让齐桓公认识到了楚国的强大实力,不得不采取敬而远之的政策。

相关参考

秦国和齐国为什么并称 ”东西二帝”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国分别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就战国七雄来说,除了楚

战国七雄中本是楚国最强,为何最终称霸的却是秦国

楚、秦两国的恩怨,说来实在话长。历史上就流传着一句话叫做:“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而预言者便是一位在史册中以“南公”留名的楚人,预言的时间,就在楚怀王客死咸阳之后,距离秦亡近百年。公元前226年,当时

作为一个春秋小国 曹国是怎么把自己玩死的

在春秋时期,华夏大地有很多诸侯国,绝大多数的都是小国,虽然这些小国的历史不像齐国、晋国那样丰富多彩,可它们也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味道,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曹国的故事。周武王姬发当上天子之后,就把一个叫振

春秋战国为什么统一天下的是秦国 而不是楚国呢

约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的五百多年时间,属于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春秋战国阶段。自春秋初期到战国末期,能够一直存在的强国主要就齐楚秦这三家。其中,在中原国家看来,深居荆蛮地区的楚国被认为是“暴发户”

战国时期最强的一个小国,远胜战国七雄,全部由武林高手组成

战国时期,中原大地动荡不安,七雄相争。在战国七雄中,以秦国和齐国为最强。秦王与齐王各自立为东帝和西帝,但一山不容二虎,齐国与秦国都想一统天下,因此两国也在竞争。可是这中途齐国内部却出现了问题,而这一切

历史上楚国怎么灭亡的楚国灭亡后哪国是首领

1、楚国灭亡经过前263年,楚考烈王继位,任用春申君为令尹,春申君派兵助赵国解邯郸之围,又领兵灭鲁国,楚国一度复兴。但前241年,春申君组织东方国家最后一次合纵,但被秦军所败,楚考烈王怕秦国报复,再次

大事件后,战国为何执意要让青雉继任元帅,而不是实力最强的赤犬

海军三大将是海军最高战力的标志,他们的地位仅次于元帅,而实力更是不输于四皇。在新世界这个地方,海军也正是因为拥有大将实力的军人,才能够与包括四皇在内的海贼们相抗衡。大事件中,赤犬重伤白胡子,青雉斩断了

垂沙之战是楚怀王背弃齐国而导致别国联合攻楚

...?为什么会发生垂沙之战呢?在战国中期的时候,齐国和楚国一直都坚持“合纵”政策,但是楚怀王在之后突然改变联齐抗秦的计划,竟然转而投向秦国。之后是因为什么而促使了垂沙之战的发生呢?因为楚怀王投靠了秦昭王,...

在战国时期占领巴蜀地区的诸侯为什么是秦国而不是楚国

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秦国出兵占领了被称为「”天府之土”的巴蜀地区。秦国的实力在控制巴蜀地区后大幅度提升,史学界公认占领巴蜀地区是秦国在战国时期最有远见的举措之一。从地理的角度来说,秦国位于黄河

在战国时期占领巴蜀地区的诸侯为什么是秦国而不是楚国

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秦国出兵占领了被称为「”天府之土”的巴蜀地区。秦国的实力在控制巴蜀地区后大幅度提升,史学界公认占领巴蜀地区是秦国在战国时期最有远见的举措之一。从地理的角度来说,秦国位于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