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图霸中原之战(春秋时期)

Posted 诸侯

篇首语:知识是万物中的指路明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齐桓公图霸中原之战(春秋时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齐桓公图霸中原之战(春秋时期)

春秋前期,齐桓公为夺取对中原地区的控制权而进行的战争。

一度称雄中原的郑庄公逝世后,其霸业亦随之衰落。代之而起的是齐桓公。他重用具有改革思想的管仲等人,制定了富国强兵,尊王攘夷的图霸战略。齐根据其地近东海,土地肥沃更富渔盐之利的有利条件,在经济上施行“拥地衰征”,“通货积财”等发展农业、商业的政策,并“使民鬻之四方”,运盐至内陆各国.换回金属。

用以制造兵器。同时还设立了允汁犯人缴纳金属及兵器赎罪的制度。政治上实行“叁其国而五其鄙,定民之后。成民之事”的政策,将国都地区,划为二十一乡(每乡二千家):工商之乡六、士乡十五;将鄙野之农民,划为五属(每属九万家),分级管理,并建立荐举及监督制度以加强统治。军事上实行“作内政而寓军令”的政策.规定士乡国人专服兵役,世代相传,以保障拥有充足、稳定及高质量的兵源。

并将士乡按轨(五家)、里(五十家),连(二百家),乡(二千家)四级编组。军队与之合―,亦按伍、小戎,连、旅四级编组,每家出战士一人,一乡二千人为一旅,五旅组为一军,全国共三军。由于战士“世同居.少同游”,官兵彼此熟悉了解,所以“夜战其声相闻足以无乱,昼战其目相视足以相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军队的凝聚力及战斗力。外交上实行“奉天子令令诸侯,内尊王室,外攘四夷”的政策,以适应当时王室衰微,列国互争,戎狄南侵,荆蛮北渐的局势。

桓公即位的次年(前683年)即灭谭,将齐西部疆域扩至济水流域。桓公五年(前681年),齐与对立的鲁国重新通好。齐桓公随后以平定宋内乱为由,召集鲁、宋,陈、蔡、邾等国之君在北杏会盟。同年,齐又以遂君未应召赴会为借口,出兵灭遂,完全控制了广大的济、汶地区。

六年,齐攻宋时,除有陈、曹等小国参加,周王亦遣大夫率军助战;七年诸侯在鄄会盟时,与会的宋、郑、卫、陈之君均表示听命于桓公外,标志着周王及实力较强的中原诸侯均已承认齐桓公的霸主地位.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齐国的霸权与控制范围,齐桓公曾四度发兵击退山戎、赤狄等异族军队,“援燕,救邢、存卫之举,使介威望大增。周惠王于十年(前667年),惠王遣卿士召伯廖赴齐,赐封桓公为伯侯,正式确认为诸侯领袖。

此时,楚国正力图向中原发展,并连年发兵攻打附齐的郑国。为此,齐桓公于周惠王二十一年(前656年)率八国联军击蔡、攻楚。桓公发动战争的目的在于争霸。而指导思想却是注重“兼弱”与“胜一而百服”,所以虽对弱小国家无情兼并,而对中等国家则力求慎战、少战,对实力强大之国,更尽可能避免决战。

相关参考

八国攻蔡楚之战(春秋时期)

周惠王二十一年(公元前656年),在齐桓公图霸中原之战中,齐、鲁、宋、卫、郑、陈、许、曹联军进攻蔡国(今河南上蔡南)、楚国(今湖北大部、河南南部)的作战。春秋中早期,值齐桓公致力于图霸中原时,南方强国

北制之战(春秋时期)

北制之战是指周桓王二年(公元前718年),在郑庄公图霸中原之战中,郑军在北制(即制,今牛河南荥阳汜水镇)击败南燕军的作战。周桓王二年四月,郑庄公为抱去年宋、卫、陈、蔡联兵攻郑之役,发兵攻卫。一度进至卫

历史秘闻 北制之战(春秋时期)

北制之战是指周桓王二年(公元前718年),在郑庄公图霸中原之战中,郑军在北制(即制,今牛河南荥阳汜水镇)击败南燕军的作战。周桓王二年四月,郑庄公为抱去年宋、卫、陈、蔡联兵攻郑之役,发兵攻卫。一度进至卫

春秋战国 管仲是如何辅佐齐桓公称霸中原百年

  鲁庄公九年(前685)齐鲁干时之战,鲁军失败后,齐大夫鲍叔率领军队,代表齐桓公前往鲁国,表达齐国的意愿。公子纠被杀以后,其辅佐管仲随鲍叔返齐。回国以后,鲍叔对齐桓公说,管仲是天下奇才。您若仅仅治理

春秋战国 齐桓公击败匈奴祖先之战,交战前都做了哪些准备

齐征山戎之战,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也是一次不寻常的远征。此战而后,中原势力延伸到滦河域流和辽西地区,燕国成为该区域的实际控制者,原来聚居在此地的山戎族群则继续向外迁徙,进入茫茫大草原,逐渐发展成为后来

春秋战国 齐桓公击败匈奴祖先之战,交战前都做了哪些准备

齐征山戎之战,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也是一次不寻常的远征。此战而后,中原势力延伸到滦河域流和辽西地区,燕国成为该区域的实际控制者,原来聚居在此地的山戎族群则继续向外迁徙,进入茫茫大草原,逐渐发展成为后来

齐桓公死后宋楚两国争夺霸主地位 泓水之战背景

公元前643年(周襄王九年),春秋时代第一位霸主齐桓公逝世后,齐国因君位继承而引发内乱。次年,宋襄公出兵协助齐孝公取得君位。同时,楚成王借齐国中衰、中原无霸的机会将势力渗入中原地区。宋襄公不顾宋国国力

齐桓公死后宋楚两国争夺霸主地位 泓水之战背景

公元前643年(周襄王九年),春秋时代第一位霸主齐桓公逝世后,齐国因君位继承而引发内乱。次年,宋襄公出兵协助齐孝公取得君位。同时,楚成王借齐国中衰、中原无霸的机会将势力渗入中原地区。宋襄公不顾宋国国力

尊王攘夷齐桓公九合诸侯成春秋一霸

长勺之战齐国败给了鲁国,可是,这并不影响齐桓公后来称霸中原。过了十多年,燕国遭到附近的山戎部落的袭击,打了败仗。燕国马上派人去齐国寻求救援,齐桓公决定率军援救燕国。公元前663年,当齐国大军赶到的时候

历史人物 齐桓公简介 齐桓公的儿子 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的结局

  本名:姜小白  别称:齐桓公、公子小白  所处时代:春秋时期  民族族群:华夏族  出生时间:不详www.cha138.com  去世时间:前643年10月7日  主要成就:尊王攘夷,成为中原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