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王攘夷齐桓公九合诸侯成春秋一霸
Posted 齐国
篇首语:枕上从妨一夜睡,灯前读尽十年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尊王攘夷齐桓公九合诸侯成春秋一霸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尊王攘夷齐桓公九合诸侯成春秋一霸
长勺之战齐国败给了鲁国,可是,这并不影响齐桓公后来称霸中原。过了十多年,燕国遭到附近的山戎部落的袭击,打了败仗。燕国马上派人去齐国寻求救援,齐桓公决定率军援救燕国。
公元前663年,当齐国大军赶到的时候,山戎已经带着抢到的百姓和财宝逃走了。齐楚两国的军队联合起来,一直向北追击。可是没想到,却被敌人引进了一个迷谷,怎么转也转不出去。最后,管仲想出了一个主意,他建议找来几匹老马,让它们走在前面带路,或许可以走出迷谷。齐桓公命人挑了几匹老马,大军就跟在马后面,果然找到了路的出口。后来,齐桓公终于帮助燕国打败了山戎。
不久,邢国遭到了狄人部落的攻击,向齐求助。于是齐国军队又赶到那里赶跑了狄人,并帮助邢国修建了城墙。接着,齐桓公又带领军队去援救被狄人侵袭的卫国,帮助他们在黄河南岸重新建立了都城。
因为齐国四处援助别的国家,所以齐桓公在各诸侯国中的威望逐步上升。除了位于中原南部的楚国,别的国家都对齐国恭恭敬敬。
楚国在开垦南方土地的时候,逐渐收服了一些部落,国家也渐渐强盛起来,因此,不仅不把齐国放在眼里,甚至也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
面对骄横的楚国,齐桓公约集了宋、鲁、陈、卫、郑、曹、许七国军队,联合向楚国进攻。楚王得知这个消息,也急忙准备迎战。
楚王派使者去见齐桓公:“楚国在南方,齐国在北方,你我素无来往,也没有大的矛盾,如今,您率领大军来征讨是为什么呢?”
管仲反问道:“虽然你我两国没有瓜葛,可是都是周天子所封的诸侯国。当初太公受封的时候就被授权,如果谁要是不服从天子,齐国就有责任去征讨。如今你们中断了向天子的朝贡,这是什么意思呢?”
使者连忙说:“没有继续进贡是我们的错,以后一定按时进贡。”使者走后,联军继续拔营前进,一直到达了召陵。
稍后,楚成王又派屈完去探问。齐桓公将屈完带到了联军阵前,让他一起去看从中原来的各路兵马。只见联军军容整洁,士气高涨。齐桓公十分得意地对屈完说,拥有这样的军队,还有什么不能攻破的呢?
屈完笑道:“您的军队的确非常优秀,可是您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尊敬是因为您讲道义,帮助弱小。如果您执意要动用武力,我们的国力虽然不抵联军,可是用方城做城墙,用汉水做壕沟,您就是带来再多的人也未必能攻得进来。”
齐桓公见屈完态度强硬,猜想,攻打燕国也不是很容易的事。而且燕国已经承认了错误,答应继续向周朝进贡,自己也有了面子。于是齐桓公号召各国在昭陵订立了盟约,之后便各自回国了。
后来周王室发生了纠纷,齐桓公帮助太子姬郑巩固了地位。太子继位后,即为周襄王,为了报答齐桓公,周襄王特地将祭祀太庙的祭肉给齐桓公送去,也算是一份厚礼。齐桓公借此机会,又在宋国的葵丘集合各路诸侯,招待了天子使者,并订立了一个盟约。盟约规定,大家要修水利,防水患,不能将水排在邻国的疆土。如果邻国产生了粮食危机,到别国购买不能禁止。但凡签订盟约的诸侯,对待彼此都要友好相待。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葵丘会盟”,这也是齐桓公最后一次会合诸侯。他组织像这样的会盟一共有九次,因此称为九合诸侯。待到管仲和齐桓公相继去世后,齐国发生了争夺王位的内乱,公子昭逃到了宋国,齐国的霸主地位至此结束。
齐桓公是历史上有名的霸主,他提出“尊王攘夷”,号召诸侯各国和睦相处,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建立一个新秩序,也使得华夏文化不至于在战乱中被摧毁殆尽。可是齐桓公只是“尊王”,却没有“成王”的野心,因此他只能是个霸主,而成不了一统天下的君主。
相关参考
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在齐桓公在位的期间,他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因此逐步强盛起来。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
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在齐桓公在位的期间,他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因此逐步强盛起来。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
尊王攘夷-管仲的故事 春秋时代齐国著名的宰相管仲,帮助齐桓公,九次号召天 下诸侯,共同抵御外夷的侵略,保卫中原文化;率领诸侯 尊崇周王室,匡正天下,完成尊王攘夷的大业。大家都称赞 管仲的伟大功
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在管仲的辅佐下“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公认的一代霸主。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秉持着公平与正义的霸主,竟然也曾经狠心用屠刀灭掉了一个国家。齐桓公在称霸
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在管仲的辅佐下“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公认的一代霸主。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秉持着公平与正义的霸主,竟然也曾经狠心用屠刀灭掉了一个国家。齐桓公在称霸
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在管仲的辅佐下“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公认的一代霸主。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秉持着公平与正义的霸主,竟然也曾经狠心用屠刀灭掉了一个国家。齐桓公在称霸
,名小白,前685年至前643年在齐国执政。当时齐国辖地约相当于今山东北部,算得上是一个大国。齐桓公的父亲齐僖公执政时,已有“小伯”之称,桓公上台后,任用大政治家管夷吾为相,尊之为仲父,放手地让他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齐桓公身为春秋五霸之首,执政期间,选贤举能,推行改革,尊王攘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天子赏赐,民心所向。那么如此顺承天意的有道霸主又曾得到过上天的那些帮助呢
在春秋战国时代,齐桓公绝对是千古一王,在管仲辅佐下开创了第一个霸业,尊王攘夷,九合诸侯,雄霸天下,气势何其恢弘,何其壮烈!但是,管仲死后,齐桓公晚年却被饿死,而且饿死后尸体长达67天不能下葬,最后生蛆
齐桓公九合诸侯 齐国虽然在长勺打了一次败仗,但是这并没有影响齐桓公后来的霸主地位。过了十多年,北方的燕国(都城在今北京)派使者来讨救兵,说燕国被附近的一个部落山戎侵犯,打了败仗。齐桓公就决定率领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