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食获得重生 可怕的耆那教宗教信仰

Posted 宗教

篇首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绝食获得重生 可怕的耆那教宗教信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绝食获得重生 可怕的耆那教宗教信仰

2、近代的耆那教

绝食获得重生 可怕的耆那教宗教信仰

信仰,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信仰,每个国家也有许多不同的信仰,这次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印度的一个古老宗教,那里的人们会在生命快要到心头时进行绝食,寻求新的“重生”!

耆那教是印度传统宗教之一,该教是一种禁欲宗教,其教徒主要集中在西印度。耆那教徒不从事以屠宰为生的职业,也不从事农业。主要从事商业、贸易或工业。耆那教不讲究信神,但崇拜24祖。

耆那教是一个比佛教还要古老的宗教,和佛教类似,其基本教义是灵魂转世,另外还认为天下万物皆有生命。

虔诚的耆那教徒为让印度不再屠杀牛而禁食直到死亡。

2.耆那教也有极具争议的一面,那就是认为绝食至死可加快转世投胎。

3.绝食之举被称为“印式安乐死”。

近代的耆那教

印度耆那教之四:近代的耆那教
耆那教最初的活動中心是恆河流域,公元前3世紀,由於摩揭陀地區12年連續發生災荒,於是耆那教開始由北南移,轉移到南印度德干高原和西印度地區。
公元1世紀左右,它分裂為天衣派和白衣派,後來兩派又繼續分裂。白衣派主張男女一樣能獲得拯救,各種姓一律平等,否認裸體的必要性,主張僧侶穿白袍。允許出家人佔有一定的生活必需品,允許男女結婚生育等。這一派主要活動區域是印度的拉賈斯坦邦、古吉拉特邦等地。天衣派較為保守,注重苦行,歧視婦女,禁止婦女進入寺院和廟宇,對白衣派的主張均持反對態度,要求僧侶基本上裸體,只有最偉大的聖人才能全裸。這一派主要活動在南印度的卡納塔克邦以及北方邦。
從公元8~12世紀,耆那教在印度部分地區由於受到當地統治者的重視與支持而得到發展,如在卡納塔克、古吉拉特等地分別修建了不少耆那教寺廟,使非暴力思想廣泛傳播。
到12世紀後,隨著當時阿富汗軍事力量的入侵和伊斯蘭教的傳入,耆那教徒大批被殺,不少寺廟被焚,致使耆那教遭到很大破壞。13世紀時耆那教處於衰微狀態,但在南印度的泰米爾納杜和卡納塔克等地的耆那教仍有些秘密活動。
從15世紀中葉至18世紀,耆那教在歷史上出現了多次改革運動。最初由古吉拉特的白衣派所發動,其領導人為郎迦·辛哈(lonka singh),故稱郎迦派運動,此運動以反對偶像崇拜和繁瑣的祭祀儀式為宗旨,起了一定作用。後來於1652年又出現了以羅瓦吉(lavaji)為領導的斯特納格瓦西派運動(sthanakavasi),繼續從事宗教改革。與此同時,耆那教的裸體派也出現了改革運動,如北印度的裸體派分支毗娑盤提派(Bisapan-thi),提出建築富麗堂皇的寺廟和供奉更多神明的主張。其主張遭到以特羅般提派(Terapanthi)的強烈反對,明確地反對偶像崇拜和繁瑣的祭祀活動,對耆那教的鞏固與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由於宗教信仰的原因,耆那教徒一般不從事以屠宰為生的職業,諸如當兵、屠夫、皮匠等,甚至也不從事農業。在他們看來農夫犁地也會傷害蟲類等生物,所以耆那教徒從事商業、貿易或工業的較多,由於他們講究誠實和道德,他們成了印度優秀的商人或著名財團。著名的瓦爾昌德、達爾米亞和賈恩三個財團的家族都是耆那教徒。
17世紀以後,在近代啟蒙運動的影響下,耆那教又揭起改革的旗幟,出現了由多第毗阿領導的郎迦斯運動;18世紀又有維拉吉領導的斯特那迦瓦西派運動。他們主張用人道主義、博愛等觀點解釋耆那教的古老教義,並對後期奉大雄為偶像進行崇拜等現象進行了批判。
天衣派耆那教寺廟是印度德里最古老的耆那教寺廟,始建於1656年。歷經多次改建,這座寺廟現在是一座宏偉的紅色砂岩建築。它位於古老的月光集市大街,宏偉的紅堡對面。在大廟後面的第二座建築物內,有著名的禽鳥醫院。
17世紀,莫卧兒王朝皇帝沙賈汗興建新首都德里城(今日老德里),城牆內的主要街道月光集市,位於皇宮紅堡之前。他邀請了一些耆那教金融家定居在此,還允許他們建造臨時建築,作為耆那教寺廟。耆那教社區在廟內供奉三尊大理石偶像。據說神像原來保存由一位莫卧兒軍隊的耆那教軍官保存。
在莫卧兒王朝時期,不允許寺廟建塔。這個寺廟沒有正式的塔,直到印度獨立以後,廣泛重建寺廟時才建塔。在1800年至1807年,帝國財政官獲得批准,在月光集市以南的耆那教社區,建造一個有塔的寺廟。該寺廟以精細雕刻著稱,現在被稱為新廟。1931年,一位天衣派耆那教僧人來到德里。他是八個世紀以來第一位訪問德里的天衣派耆那教僧人。
18、19世紀西方資產階級的文化和科學傳入印度後,以耆因為代表的耆那教改革家們,企圖用西方哲學和心理學來解釋耆那教的古老概念。
在印度約有教徒300萬人;白衣派流行於古吉拉特地區,空衣派流行於米索爾地區。大部分教徒是商人、工廠主和城市中的富裕居民。他們建立了幾十個組織,如耆那教友誼協會、耆那教青年大會、世界耆那教傳教會等,並修建了很多廟宇、道院、文化研究機構和學校,出版宣傳教義的書刊。在國外也有不少組織,如英國有耆那教兄弟會,聯邦德國有傳播耆那教教義的圖書館。過去,在中國天津也有耆那教的傳道組織。印度耆那教組織參加了一系列的國際宗教會議,在國內外均有一定的影響。

相关参考

世界历史 耆那教简介

耆那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这个名字来自灵魂(灵魂或生命力,但大写,也被赋予精神征服者)因为它坚持所有生物都拥有一个永远存在的不朽灵魂,这个灵魂可以通过坚持耆那教。它起源于印度北部并从那里传播到南

改变世界的人 玛哈维拉简介,玛哈维拉的故事

约公元前599~前527玛哈维拉(意思是“伟大的英雄”)这个称号,耆那教徒通常用来指创立其宗教的主要人物──筏驮摩那。筏驮摩那于公元前599年出生在印度东北部,与乔达摩·释加牟尼同生在一个地区,但是比

耆那教的衰落

印度耆那教之三:耆那教的衰落耆那教與佛教都興起於公元前6世紀。"耆那"意為勝利者,亦為該教24代祖的共同稱號。自古印度開始直到孔雀王朝,耆那教因一直受到歷代國王的支持和庇護,而不斷擴大和發展。到公元前

近代的耆那教

印度耆那教之四:近代的耆那教耆那教最初的活動中心是恆河流域,公元前3世紀,由於摩揭陀地區12年連續發生災荒,於是耆那教開始由北南移,轉移到南印度德干高原和西印度地區。公元1世紀左右,它分裂為天衣派和白

耆那教的教義與經典

印度耆那教之二:耆那教的教義與經典(1)教義與學說耆那教的世界觀是自然神論與萬物有靈論,他們認為神並非宇宙的主宰,亦非創世者,原始物質與個體靈魂均自生不滅,唯有抑制情慾,過苦行生活始能得到解脫。同時又

世界历史 古埃及人为了死后重生制作木乃伊这5 个元素缺一不可

古埃及人祈求死后能重生、复活,获得永生。从先史先王朝时代起便会举办隆重的埋葬仪式。先王朝时代后半开始,菁英阶层兴起,社会结构趋向复杂,身分差异的出现也影响到墓地的大小。墓地范围扩大后,在大多数的椭圆形

世界历史 古埃及人为了死后重生制作木乃伊这5 个元素缺一不可

古埃及人祈求死后能重生、复活,获得永生。从先史先王朝时代起便会举办隆重的埋葬仪式。先王朝时代后半开始,菁英阶层兴起,社会结构趋向复杂,身分差异的出现也影响到墓地的大小。墓地范围扩大后,在大多数的椭圆形

比十字架更厉害的刑具 既方便又可怕的大字架

宗教法庭时期起诉异端人士需要不断发明可怕的刑具。宗教法庭假定罪名都是真的,不会认为被告是无辜的。审讯者为了让异端人士招供,发明方便行刑的工具,那就是大字架。大字架利用压力、张力和压缩力的物理学,来阻断

世界历史 梵文简介

梵语在印度教中被视为古老的语言,在那里被印度教天神用作交流和对话的手段,然后被印度雅利安人使用。梵文也广泛用于耆那教、佛教和锡克教。术语“梵语”源自前缀“Sam”的连接,意思是“samyak”,表示“

历史人物 印度民族领袖甘地选择绝食就是为了反暴力?

甘地是印度民族领袖,他领导印度人民战胜英国殖民者,使印度独立,被印度誉为国父,还被世人尊称为圣雄,甘地的轶事有哪些呢?  甘地旧照甘地的轶事有许多,其中绝食是甘地的轶事中最经典的事件,甘地多次利用绝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