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县城的白朴公园有什么历史
Posted 河曲
篇首语:须知少年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河曲县城的白朴公园有什么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河曲县城的白朴公园有什么历史
白朴,汉族,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
生于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年),至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在世,此后行踪不详。
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县),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
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杂剧家。
元曲四大家之一(另外三位是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
白朴出身官僚士大夫家庭,他的父亲白华为金宣宗三年(1215年)进士,官至枢密院判;仲父白贲为金章宗泰和间进土,曾做过县令,叔父早卒,却有诗名。
白家与元好问父子为世交,过从甚密。
两家子弟,常以诗文相往来。
随着年岁的增长,社会阅历的扩大,白朴的学问更见长进。
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年),白朴36岁。
这年四月,元世祖命各路宣抚使举文学才识可以从考者,以听擢用,时以河南路宣抚使入中枢的史天泽推荐白朴出仕,被他谢绝了。
他既拂逆史天泽荐辟之意,自觉不便在真定久留,便于这年弃家南游,更以此表示他遁世消沉,永绝仕宦之途的决心。
然而,眷妻恋子的情肠终不能割断,他也经常为自己矛盾的心情所煎逼,感到十分痛楚。
尽管如此,他还是要远离那车马红尘之地。
他先到汉口,再入九江,41岁时曾北返真定,路经汴京。
此后,再度南下,往来于九江与洞庭之间,到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在金陵定居下来。
这前后,可能因为他的真定原配去世,他曾为妻丧而回到过真定,逢着这个机会,又有人建议他去朝中做官,却被他谢绝了。
此后不久,他即返金陵。
从此,主要在江南的杭州、扬州一带游历,直到81岁时,还重游扬州。
而后,他的行踪就无从寻觅了。
白朴放浪形骸,寄情于山水之间,但他却并不可能真正遁迹世外,对现实熟视无睹。
加之,他的足迹所至,恰恰是曾经繁华一时,而今被兵火洗劫变为的荒凉境地。
前后景象的对比,更激起他对蒙古统治者的怨恨。
他以诗词来宣泄这种怨恨,控诉蒙古统治者的罪恶行径。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白朴游至九江,再入巴陵。
九江昔日的繁华,却被一扫而光,留在他眼底的是萧条冷落,他不禁无限伤感地叹息道:“纂罢不知人换世,兵余独见川流血,叹昔时歌舞岳阳楼,繁华歇”。
至于金陵怀古,杭城“临平六朝禾黍、南宋池苑诸作,”处处抒发遗民的心情,“伤时纪乱,尽见于字里行间。”其感物伤情从笔下款款道出。
200x年,河曲集资修建白朴公园。
相关参考
考研逃犯古代玄武门秦王春秋司马相如卓文君韩信经典
生平简介白朴(1226—约1306),字太素,号兰谷,原名恒,字仁甫,祖籍T州(今山西河曲一带),后迁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元代著名戏曲作家。与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称为“元曲四大家。”白朴出身官僚
人物档案 姓名:白朴 别名:白恒、白仁甫、白太素、白兰谷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金末元初 出生地:山西河曲一带 出生时间:1226年 去世时间:约1306年 信仰:道
人物档案 姓名:白朴 别名:白恒、白仁甫、白太素、白兰谷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金末元初 出生地:山西河曲一带 出生时间:1226年 去世时间:约1306年 信仰:道
白朴人物生平简介 白朴生于1226年,卒于1306年,是元代著名的诗人和元曲家,因为在元曲杂剧上的突出贡献,后人又将他称为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的作品极大地丰富了戏曲种类,而白朴也在中国元杂剧历史
白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三人并称为“元曲四大家”。白朴大约生活在公元1226年到公元1306年间,世家出生,原名白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祖籍州,后迁居真定
白朴 白朴是元代著名杂剧作家,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之一,著有《梧桐雨》《墙头马上》《东墙记》《天净沙·秋》等作品,在元代杂剧的创作中有着重要地位。 白朴代表作 据元人钟嗣成《录鬼簿》著录,白
白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三人并称为“元曲四大家”。白朴大约生活在公元1226年到公元1306年间,世家出生,原名白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
白朴(公元1226—约公元1306)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白朴自幼聪慧,记忆过人,精于度曲。终身未仕。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
白朴(公元1226—约公元1306)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白朴自幼聪慧,记忆过人,精于度曲。终身未仕。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