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元曲作家白朴简介 白朴最后结局如何

Posted 作品

篇首语: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元曲作家白朴简介 白朴最后结局如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元曲作家白朴简介 白朴最后结局如何

  白朴人物生平简介

  白朴生于1226年,卒于1306年,是元代著名的诗人和元曲家,因为在元曲杂剧上的突出贡献,后人又将他称为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的作品极大地丰富了戏曲种类,而白朴也在中国元杂剧历史长河中,占有一席突出的位置。代表作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天净沙》等等。

  白朴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父亲白华是金朝的一位官员,并且和元好问家是很好的世交关系。

  白朴出生不久,南京已经被蒙古军所包围,白朴的父亲白华是金朝的一位重臣,每天为国家的存亡而四处奔走,根本无暇顾及白朴母子。后来,蒙古军决定炮轰汴梁城,白华和皇上渡河而走,不得已把妻儿留在汴京,蒙古军攻入城后,抢劫了很多东西,在这次战争中,白朴母子走失了。幸亏元好问将白朴姐弟解救出来,将白朴姐弟带入他家抚养。

  元好问对待白朴姐弟视如己出,在生活方面处处照顾两姐弟。白朴自幼聪明好学,在元好问的熏陶之下,白朴在文学方面也有不俗的成绩。

  后来,白朴的父亲白华投奔了元朝。恰逢白华在真定,元好问听说后,将白朴姐弟带去归还白华,白华十分感激,后来白朴还作诗一首感谢元好问的收留养育之恩。政治稳定后,白朴和父亲也安定下来,白朴听从父亲的指导,安心做学问。而白朴在诗歌等方面的造诣越来越高,期间有人提拔他做官但是白朴都谢绝。

  白朴从小经历过战乱,蒙古军攻打汴京的场景历历在目,这也让白朴十分憎恨蒙古军,所以,白朴一生没有踏入过仕途。因为有了这样动荡的乱世经历,白朴的诗歌作品大多以反映现实主义相关。白朴一生最恨蒙古军的恶行,于是他决定一辈子都不入世,在游览大好河山中,白朴的感触越深,利于他的创作灵感。

  白朴一生写有很多作品,通过这些诗歌、戏剧作品,道出世间百态和人生冷暖。白朴的诗歌作品大多为朴实的词藻,但是因为作品有强烈的现实风格,所以依然深受后人喜爱。

  因为他在元曲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后人将白朴称为元曲四大家之一。在元杂剧方面,白朴最为经典的代表作品便是《墙头马上》,这部杂剧是白朴最富盛名的一部作品。

  它和《拜月亭》、《西厢记》、《倩女离魂》一起被称为“元代四大爱情剧”,后人对他这部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白朴的代表作品

  白朴一生写有很多作品,通过这些诗歌、戏剧作品,道出世间百态和人生冷暖。白朴从小经历过战乱,蒙古军攻打汴京的场景历历在目,这也让白朴十分憎恨蒙古军,所以,白朴一生没有踏入过仕途。因为有了这样动荡的乱世经历,白朴的诗歌作品大多以反映现实主义相关。白朴的诗歌作品大多为朴实的词藻,但是因为作品有强烈的写实主义风格,所以依然深受后人推崇。

  白朴的元曲在历史上享有很高的盛名,以《墙头马上》为例,这部杂剧是白朴根据前人的作品改编而来,白朴丰富了故事情节,设置了跌宕起伏的故事矛盾,通过讲述李千金和裴少俊的爱情历程,给观众展示了一位个性丰满、敢爱敢恨的女性形象.

  在当时,白朴对李千金的个性设置,无疑具有最大的亮点,正是通过李千金的言语和行为,宣告了她积极追求爱情,不为封建礼教所束缚的人性解放宣扬,在谱写爱情赞歌同时,鼓励世人勇敢突破封建思想。

  除此之外,白朴的散曲也有很多代表作,最为突出的就是小令。小令十分简短,数十字就能刻画出出作者的思想观点,比如《天净沙春》,这是白朴经典作品之一,他用了春天大量的意象进行了画面组合,然后由远及近,写出了眼前庭院中的景象,柳树抽出了新条,随风摆荡,显得如此婀娜多姿。而阁楼中的那位妙龄女子想必也是欣赏这般春光美景吧。白朴借景抒情,在这首作品中,抒发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道出热爱生活之感。

  白朴最后结局如何

  他先到汉口,再入九江,41岁时曾北返真定,路经汴京。此后,再度南下,往来于九江与洞庭之间,到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在金陵定居下来。这前后,可能因为他的真定原配去世,他曾为妻丧而回到过真定,逢著这个机会,又有人建议他去朝中做官,却被他谢绝了。此后不久,他即返金陵。从此,主要在江南的杭州、扬州一带游历,直到81岁时,还重游扬州。而后,他的行踪就无从寻觅了。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元曲四大家白朴简介 白朴是怎么死的

  白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三人并称为“元曲四大家”。白朴大约生活在公元1226年到公元1306年间,世家出生,原名白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祖籍州,后迁居真定

历史人物 元朝杂剧作家、戏曲作家白朴简介,白朴的诗有哪些

生平简介白朴(1226—约1306),字太素,号兰谷,原名恒,字仁甫,祖籍T州(今山西河曲一带),后迁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元代著名戏曲作家。与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称为“元曲四大家。”白朴出身官僚

历史人物 白朴生平简介与历史成就及典故

白朴(公元1226—约公元1306)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白朴自幼聪慧,记忆过人,精于度曲。终身未仕。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

历史人物 白朴生平简介与历史成就及典故

白朴(公元1226—约公元1306)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白朴自幼聪慧,记忆过人,精于度曲。终身未仕。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

白朴代表作 白朴的天净沙秋

  白朴  白朴是元代著名杂剧作家,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之一,著有《梧桐雨》《墙头马上》《东墙记》《天净沙·秋》等作品,在元代杂剧的创作中有着重要地位。  白朴代表作  据元人钟嗣成《录鬼簿》著录,白

元曲

  元曲(汉语拼音:Yuanqu),中国元杂剧和元代散曲的合称。两者均以当时流行的北曲配乐,出现了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等元杂剧作家和一大批优秀的散曲作家,创作出一大批对当时和后世影响较大的作品

历史人物 元曲四大家是谁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但历史上还有部分人认为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和白朴。关汉卿生平简介元曲四大

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白朴的师傅是谁?白朴的代表诗词

  人物档案  姓名:白朴  别名:白恒、白仁甫、白太素、白兰谷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金末元初  出生地:山西河曲一带  出生时间:1226年  去世时间:约1306年  信仰:道

历史百科 元曲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曲作家。最早提出“四大家”之说的是明代何良俊的《四友斋丛说》:“元人乐府称马东篱、郑德辉、关汉卿、白仁甫为四大家。”元曲产生于金末的“俗

历史人物 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白朴的师傅是谁

  人物档案  姓名:白朴  别名:白恒、白仁甫、白太素、白兰谷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金末元初  出生地:山西河曲一带  出生时间:1226年  去世时间:约1306年  信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