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苹果历史典故
Posted 苹果
篇首语:有些人不管变得多么衰老,却从不失去他们的美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烟台苹果历史典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烟台苹果历史典故
烟台自古有苹果。
明代以前叫作“奈”,明代以后称为“平果”,不过那时的苹果口味实在不敢恭维,果肉绵,果汁少,所以又称绵苹果。
苹果花改写历史的时刻出现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
据史料记载,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在毓璜顶东南(今北海宾馆 中国苹果产量第一县栖霞市
对面)的一片山坡上,出现了一座果园,果园的正门上方高悬着一块匾额,匾额上用中英两种文字书写着:广兴果园。
果园的主人是来自美国的牧师倪维思。
倪维思夫妇1871年自美国返回烟台时,这位爱好园艺的牧师从他的家乡纽约州带来了十几种西洋苹果树苗,这对美国夫妇是为了在异国他乡仍能尝到家乡的水果,还是遵从上帝的旨意造福人间,不得而知,但是,烟台乃至中国大地上从此开始了西洋苹果与本地苹果嫁接的历史却是不争的事实。
数年后,大约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倪维思夫妇带来的苹果苗结出了与本地苹果迥然不同的果实,这种苹果个儿大,皮儿薄,汁儿多,瓤儿脆,酸甜可口。
于是,便不断有当地百姓通过各种途径取得西洋苹果的枝条,与当地的绵苹果嫁接,很快,在当时的芝罘西沙旺、南山一带便出现了蔚为壮观的苹果园。
二十世纪初,经常到烟台出售农副产品的福山县绍瑞口村的青年农民唐殿功,当他经过广兴果园,看到果园里那与众不同的苹果时,便产生了将洋苹果嫁接到自家果园的想法。
一次,在经过果园时,他趁看园人不注意,便剪下几根枝条,回村后嫁接到自家的果园里,三年后结出了甜美的果实,这便是后来闻名遐迩的烟台青香蕉苹果。
唐殿功又将自家果园的枝条剪下送于乡亲们嫁接栽培。
自此,青香蕉便在绍瑞口村一带繁衍开来,并一度成为烟台苹果的主打品种。
参考资料:://baike.baidu/view/41725.#8
相关参考
公元前金苹果特洛伊战争普通苹果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朝鲜苹果抗美援朝志愿军互相让苹果进入中小学课本烟台苹果昨晚口渴从书包摸出个苹果在衣服上一蹭就吃,拉了一晚上的肚子给分吧~嘻嘻更多追问追答追问朝鲜苹果和烟
一、烟台的历史是什么烟台历史悠久。夏朝,东夷族建过国;商朝,置莱侯国;西周初,置莱子国;秦朝,先为齐郡地,后为胶东郡地;西汉,置胶东国;东汉,置东莱郡;唐朝,置登州、莱州;宋朝,仍置登州、莱州;明朝,
规划部门以事关烟台城市形象和长远发展的重点工程规划设计为突破口,先后进行了烟台火车站、市行政中心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案的招标和评审,制定了朝阳街、所城历史街区保护规划,聘请国内一流专家召开了烟台市城市和建
世界条约 烟台条约是什么时候签订的呢?烟台条约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如何评价烟台条约?
中国清政府和英国签订《烟台条约》1875年,马嘉理案发生后,英国人以此为借口,迫使软弱无能的清朝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烟台条约》,并且要求中国派使赴英赔礼道歉。在侵略者的武力威胁下,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同
1876年(清光绪二年)9月17日,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刚刚四天,清政府就批准了该项条约。接着就次第实行《烟台条约》中的各项规定及烟台谈判时的某些谅解,使英国很快就享受到通过该条约所获取的各种权利。其
一、2013年高中烟台历史会考试题及答案22、(1重农抑商思想特点:(1)以个体家庭为生产单位;(2)男耕女织(3)精耕细作(4)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2、(1重农抑商思想特点:(1)以个体家庭为生产单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烟台条约》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76年英国以“马嘉理事件”为借口,迫使清政府于9月13日签订中英《烟台条约》。共3部分16款,主要内容有:(1)增辟宜昌、芜湖、温
烟台开元盛世怎么样?就是烟台市芝罘区幸福开元C区周围污染的情况还好,没有什么大型企业,但是离热力公司供热的那个地方比较近,绿化情况还可以,周边的人素质都不咋地,暴发户和幸福本地居民居多,居民素质不太高
1875年(清同治十四年)2月21日马嘉理被杀案发生后,英国政府乘机将此事件播扬扩大,处心积虑地对清政府进行讹诈,妄图利用这一案件达到其更广泛的侵华目的,攫取更多更大的侵华权益。从1875年2月21日
位于烟台市南大街上的福建会馆又称天后行宫,始建于1884年(清光绪十年),落成于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是由福建船帮商贾集资修建的一座供奉海神娘娘(天后圣母)的封闭式古典寺院建筑会馆所用的全部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