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板桥的历史

Posted 板桥

篇首语:智慧并不产生于学历,而是来自对于知识的终生不懈的追求。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太康板桥的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太康板桥的历史

周口市太康县板桥镇

概况辖33个行政村,88个自然村。

面积90.2平方公里,人口5.6万人。

许郸铁路、省道吴黄路及大广、永登高速穿境而过。

为市级重点镇。

名称来历唐末,始祖从山西洪洞迁此,居住河东,为方便过河,建一座木板桥,故名。

1965年由逊母口公社、常营公社析置板桥公社,1983年改为板桥乡,1998年撤乡建镇。

自然环境耕地97890亩,土质为两合土、淤土和砂碱土。

黄水沟、影张沟、新运河流经全境。

经济特色 以罗家、谢家为中心,发展西瓜面积1万亩;以双陵寺村为中心,发展以大小叶女贞、黄杨等为主的花卉基地1500亩;以罗家、谢家、影张等村为主,发展三星椒基地1万亩;2004年兴建万利源棉纺有限公司,生产能力达到3万纱锭。

板桥乡位于太康县西南部,南与西华县西华营镇毗邻,西与扶沟县大新镇接壤,北邻常营镇,东连逊母口镇。

辖区南北长12.5公里,东西宽10公里,总面积90.2平方公里。

全乡33个行政村,88个自然村,230个村民组,耕地面积97890亩,人口52532人。

属粮棉大乡,盛产小麦、棉花、玉米、花生、豆子、绿豆、芝麻、果蔬等。

1998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4.03亿元,其中四级工业产值2.56亿元,财政收入31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71元。

粮食总产4534万公斤,小麦总产3651万公斤,棉花总产皮棉578万公斤。

黄牛存栏1.74万头,生猪存栏1.89万头,羊存栏2.26万只,家禽30.22万只。

近年来,该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双万亩麦棉高产高效示范区得到农业部专家和省、地、县领导和好评。

花菇生产形成规模,成为予东花菇生产基地。

板桥农机厂生产的SH-180型小泵、悬挂式缺口圆盘耙和STF型清选脱粒机畅销省内外,供不应求。

板桥面粉厂年产值260万元,创利税21.6万元。

大梁庄养殖场放养元鱼2600只,年产值10万元。

我乡交通便利,水电供应正常,村村通程控电话和有线电视,公益设施较为完备。

资源丰富,项目多多,潜力巨大,保证为投资者提供优惠政策、优质服务和优良环境。

农业亮点:

(一)板桥乡双万亩麦棉高产高效示范区简介

为增加麦棉套种的生产效益,探索夺取麦棉高产高效的栽培模式,我乡从1997年开始建立了双万亩麦棉高产高效示范园区。

示范区跨11个行政村,面积2万亩。

成立了由书记穆德安为组长的高产高效示范领导组,建立了高产开发办公室,由副乡长孙克功任办公室主任。

抽调32名技术骨干组成了技术指导组,要求每个技术人员做到“三知”、“三会”、“三到位”:即知户主、知地块、知面积,会具体操作、会技术指导、会解决常见问题,人到位、思想到位、指导到位。

重点推行了“统一规划、统一模式、统一供种、统一技术规程、统一指挥”等五个方面的统一,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97、1998连续两年小麦单产突破400公斤,皮棉单产突破100公斤,提前二年达到了产量指标,探索了一整套适合麦棉套种棉区的科学技术方案。

1997年9月农业部专家曾给予高度评价:“这么大面积的示范获得高产,是建国以来长江以北所没有过的。”

(二)板桥乡花菇生产简介

乡党委、政府经多方调查研究,考核论证,决定在全乡范围内大力发展花菇生产。

1998年,在示范场和兵马张、谢家、大陆岗、东张4个行政村作为栽培中心,给予重点扶植。

聘请专家、技术员全程指导生产,全乡发展200户10万袋,户均取得经济效益4600元。

1999年,发展到10个专业村2000户,种植50万袋。

预计产值1000万元,新增社会效益800万元,实现利税64万元。

欢迎广大客户签订供销合同。

板桥乡主要企业简介:

(一)板桥农机厂

该厂位于板桥十字大街西南角,坐南朝北,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干部职工214人,其中技术人员46人。

始建于1967年,原属乡办集体企业,现为私营企业,法人代表张西贤,责任人穆德安。

该厂系96年党委书记工程,板桥乡龙头企业,太康县十强企业之一。

拥有固定资产247万元,流动资金589万元。

年产值1100万元,实现利税100万元。

主要产品为:不泵、圆盘耙、精选脱粒机等。

该厂以生产双密封、记扬程农用水泵为主,年产量5万台。

SH-180型水泵91年、92年分别荣获省优产品奖和省科技成果二等奖,被国家专利局定为专利产品,96年荣获中国国际新技术名优产品博览会金奖。

产品畅销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90多个县市,深受用户欢迎。

96年该厂与省治金研究所共同研制的新产品--悬挂式缺口圆盘耙填补了我省的一项空白,被太康县农机公司指定为推广产品。

该产品是与四轮、手扶相配套的取代铁钉耙的理想产品,既能深耕细作,又能桔秆还田、灭茬破土,特别适用于间作套种灭茬。

该项目投入设备60万元,流动资金80万元,已形成批量生产。

该厂生产的STF-45型清选脱粒机,脱净率900%,破碎率0.7%,质优价廉,成为农民的拖手货。

(二)板桥等级面粉厂

该厂位于板桥西南方向,板西公路西侧工业小区南端,坐西朝东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

1997年建成并投产,系板桥行政村支部书记工程,私营企业,职工18人,法人代表庞红军、资产总额100万元,固定资产60万元。

该厂生产的标准面粉一直畅销不衰,远销郑州、巩义、许昌、南阳等地。

年产值260万元。

创利税21.6万元。

(三)大梁庄养殖场

板桥乡大梁庄养殖场场长梁胜利,农大毕业,运用所学知识自筹资金10万元养殖元鱼(鳖),开辟水面400平方米,放养2600头,年纯收入达10余万元。

板桥乡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一)对引进资金者按比例奖励

凡引进无偿资金的按到位资金的30%奖励引资者;引进无息、贴息资金使用一年以上者,奖励引资者5%,使用两年以上者奖励10%;引进借贷资金年息等同或低于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使用期一年以上者,奖引资者3%,每增加一年奖励增加1%。

对引进项目者给予一次性奖励500元。

引进资金、项目奖励资金由受益单位支付,无具体受益单位的由乡财政支付。

(二)欢迎参与租赁、承包、股份、私营、个体投资经商。

(三)在工业区投资建厂的,三年免收地皮款、工商管理费。

乡企业委负责办理各种手续,协调与职能部门关系。

乡政府负责协调30%的流资贷款指标。

企业上交税收的20%作为奖励返还法人代表。

(四)保证四能:水、电、路、话。

(五)其它优惠政策按县招商引资优惠办法执行

相关参考

板桥镇的历史悠久

清乾隆以前,板桥街火灾频发,街民捐资修建魁星阁,以截断“火”源,并扎制青龙,全街戏耍,“以龙(水)治火”。从此,“青龙街”成了板桥街的代称。魁星阁又名环秀亭,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建筑高二丈多,坐北面南,

郑板桥是怎样的一个人

郑板桥,人称板桥先生,他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时期的画家,除此之外,他还是诗、书也不差,被人称为是“诗书画三绝”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扬州八怪”中的重要代表人物,而相比其他画家,郑板桥先生只画兰、竹、石

太康陵墓在哪里 姒太康的历史评价

  姒太康又称夏后太康、帝太康,是启的儿子、的孙子,夏朝的第三位国君。太康继位后第一年就被夺去国政,史称“太康失国”,虽说他在位四年,实际上只统治了夏朝一年不到。  太康  太康葬在哪里  太康陵位于

清朝文豪郑板桥生平简介

郑板桥简介郑板桥简介,郑板桥原名郑燮,号板桥,因此世人称他为板桥先生。是我国清朝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画家,生于1693年,卒于1765年。郑板桥的祖籍在苏州,他后来生活在现在的江苏省兴化县。郑板桥画

清朝著名的书画家郑板桥有哪些品质

郑板桥的品质郑板桥是我国古代清朝时侯的著名诗人,画家,有着高洁的品质,在后世一直为人们所敬仰。那么郑板桥的品质有哪些呢?郑板桥图片郑板桥的品质有很多,很多都值得后人学习,下面我们就简单的说说郑板桥的品

郑板桥写竹明志的故事

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居士、板桥道人,江苏兴化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曾任山东范县县令、潍县知县。郑板桥一生,以写

太康县历史名人

一、河南周口太康历史、人物、景点、太康,夏朝君主,生卒年不详,启长子,启病死后继位。太康自小跟着父亲启享乐,即位后生活比启还腐败,只顾饮酒游猎,不理政事,在去洛水北岸游猎时,为后羿夺去国政。实际上只在

揭秘清代著名文人郑板桥竟然是同性恋?

郑板桥,原名郑燮,号板桥,所以人称板桥先生。郑燮祖籍苏州,1736年进士。在郑板桥做官前后,他都是居住在扬州,以书画为生。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他的诗、书、画被后人世称“三绝”。他也是清代非常有代

探秘为何清代文人多同性恋 郑板桥自曝同性恋

在中国的历史,也有同性断袖的事例,尤其是在清朝,那么,为什么同性恋多出现在清朝呢?在中国,同性恋的历史也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华夏始祖黄帝。清代学者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二中说:“杂说称娈童始

为何清代文人多同性恋 郑板桥自曝同性恋

同性恋自古就有,面对如今的社会,同性恋原来越多,人们也慢慢的开始接受他们,就算是同性恋结婚,大家也会真诚的祝福他们。那么,古代的同性恋又是怎样的呢?在中国的历史,也有同性断袖的事例,尤其是在清朝,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