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风光简介
Posted 风光
篇首语: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宜兴风光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宜兴风光简介
江南水乡,人杰地灵
陶都宜兴东临美丽富饶的太湖之滨,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地处沪、宁、杭的中心,是一个文化发达的新兴城市。
宜兴古称阳羡,荆溪,自秦始皇设阳羡郡起,至今已有二千二百多年历史。
在该地曾先后发掘出新石器时代的陶片、唐五代的青瓷窑址以及明代以前的紫砂罐残片;早在宋代,褐黑色的建窑茶具已深受各位饮家所珍赏,所以到明代时宜兴紫砂壶名家辈出,紫砂茶具遂广受欢迎。
由宜兴到鼎蜀镇一段,风景迤俪,如鼎山、庚桑、善卷、慕蠡诸洞、东l?、西l?水区、国山碑、周孝候墓<BR>、蛟桥诸名迹,风光秀丽独特,溶洞奇异天成,奥妙无穷,竹海绿涛满倾,蔚为壮观;茶洲清香四溢,生机勃勃;湖光山色相映,也别具神韵。
唐代,宜兴郡以好茶闻名全国;从唐肃宗到明太祖的六百年间,常州阳羡茶均为上等好茶;并且设立了“<BR>贡茶院”。
明太祖洪武年间废除团茶政策,遂带来了制茶方法的改革,由于宜兴独有一种澄泥陶,颜色绛紫,其制品通称“紫砂器”,通常也简称“紫砂”,紫砂经过生产、发展的过程,到明代末期臻于成熟,此后经久不衰。
宜兴紫砂从明、清开始就已经具有了相当的知名度。
在景德镇瓷都之外,又并列了一个陶都——宜兴。
其产品畅销国内外,日本也以紫砂为珍品而来华学习造壶技术。
此外,宜兴紫砂茶壶更与中国茶同销欧洲,成为欧洲制壶的蓝本,足见宜兴紫砂的珍贵。
宜兴景点详细介绍
别有洞天的陶都宜兴,物产丰富,风光迷人,是陶文化、茶文化、竹文化、洞穴文化兼具的独特旅游胜地。
宜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距太湖西64公里,与浙江、安徽两省接壤;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盛产大米、毛竹、茶叶、溪蟹和太湖鱼虾,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古称荆溪,渊远流长,文物古迹众多,境内山多水多,山水相依,景色秀丽。
宜兴素以陶瓷工艺扬名。
从几何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到精美的紫砂陶,均为陶中上品。
宜兴制陶技术精益求精,不断改进。
宜兴陶器发明创造于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成熟于晋宋,大放异彩于明清。
相传春秋时代的范蠡与西施,亦曾在此制陶。
如今宜兴陶业中心鼎蜀镇,已由过去的家家做坯、处处皆窑的集镇,变成了拥有二十多家工厂、近两万名工人机械化生产的多品种陶瓷工业基地。
宜兴又以茶叶、毛竹生产基地著称。
宜兴阳羡紫笋茶历来与杭州龙井茶,苏州碧螺春齐名,被列为贡品。
三国时代以“国山舜茶”称雄江南,唐朝以“阳羡唐贡茶”名扬天下。
在宜兴山区,茶园依山就坡,一望无际,人称“茶的绿洲”。
这里的太华山区,是江苏最大的毛竹基地。
全市竹林面积达18万亩。
翠竹连岗接坡,挺拔茂密,层峦叠翠。
山风过处,竹影婆娑,绿浪起伏,有“竹海”美称。
宜兴雅称“洞天世界”,80多个石灰岩溶洞千姿百态,遍布全市。
尤以“江南第一古迹”暨“海内奇观”善卷洞与张公洞及绚丽多彩气势宏伟的灵谷洞名扬天下。
宜兴现已列为太湖中大风景区之一,是对外开放的旅游胜地,旅游机构、旅游设施正在不断齐全。
明天的宜兴,将更加灿烂辉煌!
相关参考
徐溥徐溥,字时用,号谦斋,宜兴(今江苏宜兴)人。生于明宣宗宣德三年(1428)。出身于官宦家庭,他的祖父徐鉴,曾做过琼州知府,在任时勤政爱民,为地方做了不少好事。名声很好。徐溥年轻时,性情沉郁,一心求
宜兴竹海风景区位于苏、浙、皖三省之界,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风景名胜区、省级森林公园、无锡旅游十八景及宜兴十佳景点之一。 宜兴盛产竹,自古有“竹的海
明朝人物中文名:路惠期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历史lishixinzhi.com)出生地:江苏宜兴主要成就:《鸳鸯绦》人物生平路惠期[明](约公元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名不详,号海来道人,江苏宜兴人。生卒
【地理位置】 宜兴市位于北纬31°07\'~31°37\',东经119°31\'~120°03\'。地处江苏省南端、沪宁杭三角中心,东面太湖水面与苏州太湖水面相连,东南临浙江长兴,西南界安徽广德,西接
宜兴周边是武进、金坛、溧阳、安徽广德、浙江长兴还有太湖,大家心目中那些苏南强县,跟宜兴完全搭不着边。苏南分西南和东南,宜兴地处苏西南,太湖西岸,除了会遭受太湖水患,还有宜溧山脉的大片山地。这里不是苏东
人物档案 姓名:李娃 字:孝娥 别称:李孝娥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籍贯:江苏宜兴 所处朝代:宋朝 出生地:宜兴 出生时间:公元1101年 去世时间: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
宜兴紫砂壶中国人早就将喝茶看作是一种艺术,因而不但讲究茶的品质,同时也十分注重茶具。在众多的茶具中,紫砂壶的历史虽然比不上越窑、建窑、定窑等唐宋时期的著名茶器,但自创始起就备受茶人推崇,在以茶为国饮的
1.紫砂茶具,典雅精美,气质独特,自明朝以来已有500年的历史,以江(1)m水=m总-m壶=0.88kg-0.48kg=0.4kg,∵ρ=mV,∴壶的容积:V空=V水=m水ρ水=0.4kg1.0*10
人物档案 姓名:李娃 字:孝娥 别称:李孝娥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籍贯:江苏宜兴 所处朝代:宋朝 出生地:宜兴 出生时间:公元1101年 去世时间: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
知名人物 任援道生平故事简介,任援道历史评价,任援道怎么死的?
任援道,字良材,又名亮才,号豁庵。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出生于江苏宜兴县城西大街永宁巷进士第任家[1]。任家是宜兴望族,先祖在清代累有功名,北洋时期还有不少政界要员。任援道毕业于河北保定军官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