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宜兴紫砂壶

Posted

篇首语: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宜兴紫砂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宜兴紫砂壶

宜兴紫砂壶

中国人早就将喝茶看作是一种艺术,因而不但讲究茶的品质,同时也十分注重茶具。在众多的茶具中,紫砂壶的历史虽然比不上越窑、建窑、定窑等唐宋时期的著名茶器,但自创始起就备受茶人推崇,在以茶为国饮的中国,博得“世间茶具称为首”的美誉。尤其是宜兴的紫砂壶最为名贵。如明万历年间的著名文学家袁宏道在其笔记《时尚篇》就记载:“近日小技著名者尤多,然皆吴人。瓦瓶(紫砂壶)如龚春、时大彬,价至二三千钱,龚春尤称难得。”明末清初戏剧家李渔也曾说过:“茗注(泡茶之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又说“壶必言宜兴陶,较茶(评茶)必用宜壶。”称颂宜兴紫砂壶是最为理想的注茶器。因此,紫砂茶壶已经超越了简单的茶具,成为珍贵的工艺品了。

一般认为紫砂茶壶的制造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早就驰名中外,享有天下“神品”之称。古人对名手制壶,视为“贵重如衍璜”、“珍重比流黄”、“价疑琳”,觅汤一壶,赛过无价之宝。

宜兴窑紫砂壶

紫砂茶壶之所以名贵,主要有七绝:一是茶无浴汤气,色香,味皆蕴;二是夏天泡茶,隔日不易馊;三是冬天泡茶,沸水注入不炸裂;四是茶壶久用,不放茶叶,仍有茶香味;五是传热缓慢,壶热而不烫手;六是壶盖严密,倒茶无落“帽”之忧;七是壶色和谐不褪,久用越发光亮。

“茗注莫妙于砂”,紫砂壶之妙,在于紫砂泥料有着特殊的性能。紫砂泥料蕴藏于深岩之中,开采后又经人工精选,故有“岩中岩”、“泥中泥”之称。泥色红而不嫣,紫而不姹,黄而不骄,黑而不墨,质地细腻且含有砂性,经高温烧成,仍具有较好的透气性能。得天独厚的紫砂陶土,使茶壶、茶杯产生了独有的功能。

制作紫砂茶壶,工艺十分讲究。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艺人们创造了各有千秋的制壶技艺,成千种茶壶“方圆非一”、器型各异,有讲究线条的茶壶,古色古香,清新悦目;有注重浮雕装饰的茶壶,多姿多态,以壶传艺;有富于生活情趣的象形茶壶,形态逼真,见壶生景;还有集文字、书法、绘画、篆刻诸艺术于一体的茶壶,字随壶传,壶随字贵。优美的紫砂茶壶,在我国工艺美术产品中放射着灿烂的光芒。

(蔡旭)

相关参考

宜兴历史

1.紫砂茶具,典雅精美,气质独特,自明朝以来已有500年的历史,以江(1)m水=m总-m壶=0.88kg-0.48kg=0.4kg,∵ρ=mV,∴壶的容积:V空=V水=m水ρ水=0.4kg1.0*10

康熙紫砂壶,康熙年制龙纹紫砂壶

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紫砂壶都有哪些特点人在运用紫砂壶的时分,常常考究一个气密性。然则许多壶友都有个曲解,以为紫砂壶就是要按住下面的气孔就倒不出水,一滴水流下来也不可。当然,有气密性严实的最好,然则万万

备受推崇的品茶用具紫砂壶生产于何时

季我努学社>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本文作者为季我努学社青年会员李晨。>明代紫砂壶的起源>紫砂壶的鼻祖相传是一个名叫供春的人,具体的生卒年依然不详,但大致知道是明朝中期嘉靖年间出生,中国自古

历史秘闻 备受推崇的品茶用具紫砂壶生产于何时

季我努学社>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本文作者为季我努学社青年会员李晨。>明代紫砂壶的起源>紫砂壶的鼻祖相传是一个名叫供春的人,具体的生卒年依然不详,但大致知道是明朝中期嘉靖年间出生,中国自古

紫砂壺的流行

自紫砂壺橫空出世以來,就以其返璞歸真的質感以及「方非一式、圓不一相」的繁多式樣深入人心,而且,在壺的泥坯上揮刀疾書,雕刻山水、花鳥、飛禽、走獸、書法、印章,使得紫砂壺成為一門繁復的藝術工程。應該說,紫

紫砂壺的流行

自紫砂壺橫空出世以來,就以其返璞歸真的質感以及「方非一式、圓不一相」的繁多式樣深入人心,而且,在壺的泥坯上揮刀疾書,雕刻山水、花鳥、飛禽、走獸、書法、印章,使得紫砂壺成為一門繁復的藝術工程。應該說,紫

中国古代是怎样喝茶的

欢迎关注小湿说历史,相信各位喝茶的人都知道紫砂壶的存在,但是在紫砂壶出现之前,人们用什么东西喝茶呢?谈到喝茶,咱们中国的老祖宗们真是有很多很多很丰富的历史。其实最早我们中国人喝茶是很早的。而且我相信最

宜兴竹海导游词

宜兴竹海风景区位于苏、浙、皖三省之界,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风景名胜区、省级森林公园、无锡旅游十八景及宜兴十佳景点之一。    宜兴盛产竹,自古有“竹的海

宜兴风光简介

江南水乡,人杰地灵陶都宜兴东临美丽富饶的太湖之滨,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地处沪、宁、杭的中心,是一个文化发达的新兴城市。宜兴古称阳羡,荆溪,自秦始皇设阳羡郡起,至今已有二千二百多年历史。在该地曾先

江苏宜兴的特色

【地理位置】 宜兴市位于北纬31°07\'~31°37\',东经119°31\'~120°03\'。地处江苏省南端、沪宁杭三角中心,东面太湖水面与苏州太湖水面相连,东南临浙江长兴,西南界安徽广德,西接